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4詞典 6分類詞匯 78
《漢語大詞典》:公坐
(1).因公務(wù)犯罪。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又諸居職其犯公坐者,以法律從事?!?span id="bjfsnnq"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庚子,太常博士 鄧餘慶 ,坐受誓戒不及,在法,私罪當(dāng)劾舉主,詔釋之。帝因謂宰相曰:‘連坐舉官,誠亦不易;如此公坐,猶或可矜?!?br />(2).謂公眾場合。宋書·袁湛傳:“ 重 ( 謝重 )子 絢 , 湛 之甥也,嘗於公坐陵 湛 ?!?span id="62a0btp" class="book">《元典章·吏部六·儒吏》:“本府州官公坐對眾,將犯重刑人某至徒人某,對各人家屬同行引審?!?/div>
《國語辭典》:公益  拼音:gōng yì
1.社會公共的利益。
2.為公共利益的服務(wù),常指勸募捐獻(xiàn)給需要的大眾。
《漢語大詞典》:公本
公眾的奏本。《醒世姻緣傳》第三二回:“鄉(xiāng)宦們肯上公本,求圣恩浩蕩,將錢糧或是蠲免,或暫停徵。”
分類:公眾奏本
《國語辭典》:公善  拼音:gōng shàn
屬于眾人或國家公眾的善事,造福人類的事業(yè)。道德行為最后的目的。如:「在上位者施政應(yīng)當(dāng)以公善為首要考量?!?/div>
《漢語大詞典》:公宴(公讌)
亦作“ 公筵 ”。 公卿高官或官府的宴會。文選·王粲〈公讌〉詩 張銑 解題:“此侍 曹操 讌,時 操 未為天子,故云公讌?!?span id="5alohci" class="book">《南史·王筠傳》:“ 筠 又能用強(qiáng)韻,每公讌并作,辭必妍靡?!?南朝 陳 徐陵 《與李那書》:“王人授館,用阻班荊;常在公筵,敬析名作?!?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明經(jīng)求第,則顧人答策;三九公讌,則假手賦詩?!?span id="0jgkmq8" class="book">《與友人論五言古詩書》:“故其(三 曹 )公讌、述懷、贈答之詩,亦遂以五言為之。”
(1).公讌。南史·王藻傳:“ 藻 性謙退,不求聞達(dá),善屬文,尤好古體。自非公宴,未嘗妄有所為?!?span id="jsufidh" class="book">《醒世恒言·獨(dú)孤生歸途鬧夢》:“敘過寒溫,送過敕印,把大小軍政一一交盤明白,才吃公宴。”
(2).公眾宴請。 巴金 《雪》第二章:“中午局里全體職員公宴了 馮局長 ?!?/div>
《漢語大詞典》:公葬
公眾為死者舉行的葬禮。 袁鷹 《悲歡·校園隨想》:“年歲大點(diǎn)的那位,正敘述從更年長的同志那里聽來的三十年前的情景:…… 昆明 三萬多群眾,怎樣給四位殉難者出殯,在這兒舉行公葬?!?/div>
《國語辭典》:公中  拼音:gōng zhōng
公眾?!度辶滞馐贰返谌呋兀骸腹姓f:祭的是大圣人,必要個賢者主祭,方為不愧?!?/div>
分類:公眾
《國語辭典》:老虎  拼音:lǎo hǔ
一種兇猛的野獸。形似貓,全身黃褐色,有黑色斑紋,喜肉食。參見「虎」條。
《國語辭典》:公評(公評)  拼音:gōng píng
1.公平的論斷?!都t樓夢》第三八回:「今日公評:『詠菊』第一,『問菊』第二。」
2.眾人公開的評議。
《國語辭典》:私下  拼音:sī xià
暗中、不公開、不欲人知。元。關(guān)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教我把罪犯私下招承,不比那小去處官司孔目。」《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兩人私下算計(jì),只須收到一百二十位學(xué)生,已有很大一筆出息?!挂沧鳌副橙恕?。
《漢語大詞典》:公信
公眾的憑信;公家的信用。慎子·威德:“故蓍龜所以立公識也,權(quán)衡所以立公正也,書契所以立公信也,法制禮籍所以立公義也,凡立公所以棄私也?!?span id="eolpzac" class="book">《人民日報》1951.9.30:“基層單位應(yīng)將交款者的姓名,交款數(shù)目及銀行所發(fā)給的收款單據(jù)全部公布,以昭公信?!?/div>
《國語辭典》:廣眾(廣眾)  拼音:guǎng zhòng
人數(shù)眾多?!妒酚?。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稠人廣眾,薦寵下輩?!购蠖嘀腹妶龊稀!读凝S志異。卷一二。苗生》:「此等文,只宜向床頭對婆子讀耳,廣眾中刺刺者可厭也?!?/div>
《國語辭典》:控訴(控訴)  拼音:kòng sù
1.申訴?!督鹌棵贰返谌嘶兀骸盖槭栌暄汨茫战涛矣星殡y控訴。」《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不忍他含冤負(fù)屈,故此來到臺前控訴,乞老爺筆下超生!」
2.非現(xiàn)有常見法律專有名詞。在某些法令中,會出現(xiàn)「刑事控訴」、「代位求償權(quán)控訴」等用語。
《國語辭典》:公憤(公憤)  拼音:gōng fèn
眾人共同的憤慨?!独蠚堄斡洝返谖寤兀骸杆源蠹覄恿斯珣崳R心齊意要破這一案。」《文明小史》第一回:「太尊媚外,永順縣察看礦苗;童子成軍,明倫堂大抒公憤?!?/div>
分類:公眾憤怒
《漢語大詞典》:公情
公眾的情感。 媧石女氏 《弔國民慶祝滿政府之立憲》:“今我國立憲,其為一二人之政見乎?抑為國民之公情乎?奚待智者而后知?!?/div>
分類:公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