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了官事
 
了卻公家事
  
官事未易了
 
癡兒計
 
癡兒了官事
 
了官中事
 
癡兒了公事
 
兒癡不了
 
癡兒公事了
 
公家事自笑癡兒
 
了卻官癡

相關人物
楊濟


《晉書》卷四十七〈傅玄列傳·(子)傅咸(子)傅敷〉~326~
駿弟濟素與咸善,與咸書曰:「江海之流混混,故能成其深廣也。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觀每事欲了。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癡,復為快耳!左丞總司天臺,維正八坐,此未易居。以君盡性而處未易居之任,益不易也。想慮破頭,故具有白?!瓜檀鹪唬骸感l(wèi)公云,酒色之殺人,此甚于作直。坐酒色死,人不為悔。逆畏以直致禍,此由心不直正,欲以茍且為明哲耳!自古以直致禍者,當自矯枉過直,或不忠允,欲以亢厲為聲,故致忿耳。安有悾悾為忠益,而當見疾乎!」居無何,駿誅。咸轉(zhuǎn)為太子中庶子,遷御史中丞。
《國語辭典》:公家  拼音:gōng jia
國家或公眾。《禮記。王制》:「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養(yǎng)士。」《三國志。卷一二。魏書。毛玠傳》:「公家無經(jīng)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div>
《國語辭典》:太公家教  拼音:tài gōng jiā jiào
1.書名。收集唐以前流行于民間的格言疏語,綴為一書,以教諭兒童?!?a target='_blank'>玉照新志》卷三:「世傳太公家教,其言極淺陋、鄙俚,然見之唐李習之文集,至以文中子為一律,觀其中猶引周漢以來事,當是有唐村落間老校書為之?!?br />2.元時對家規(guī)的通稱。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二折:「住住住!你也休鬧,請你個太公家教咱!」
《國語辭典》:公家機關(公家機關)  拼音:gōng jiā jī guān
泛指政府所設置的各個工作單位。如:「他在公家機關服務至今已十幾年了。」
《漢語大詞典》:公家婆姨
方言。稱女工作人員。 丁玲 《三日雜記》:“她常憨憨的望著我笑,悄悄地告訴我說她歡喜公家婆姨。”
《國語辭典》:公家人  拼音:gōng jia rén
在公家機關任職的人員。如:「身為公家人,要堅守崗位,為民服務?!?/div>
《國語辭典》:國家(國家)  拼音:guó jiā
指具備領土、人民、主權和政府四個要素的政治團體,是共享語言、文化、社會與歷史的共同體。
《國語辭典》:官家  拼音:guān jiā
1.皇帝?!冻蹩膛陌阁@奇》卷七:「官家作戲,忒沒道理?!挂卜Q為「官里」。
2.公家。宋。蘇軾 初到黃州詩:「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br />3.做官人家。如:「官家千金」、「官家小姐」。
《國語辭典》:公事  拼音:gōng shì
1.公家的事務?!睹献?。滕文公上》:「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挂沧鳌腹偈隆?。
2.公文。如:「這件公事請盡快擬辦。」
3.犯人?!端疂G傳》第三四回:「我是上司取公事的都監(jiān),有甚么買路錢與你?」也稱為「公事人」。
4.訴訟案件。《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也有幾個大膽的,站在傍邊看縣尹相公怎生斷這公事?!?/div>
《國語辭典》:公私  拼音:gōng sī
公家和私人。如:「那個人開公司車載家人出游,公私不分,被開除了!」《三國演義》第一二○回:「時皓居武昌,揚州百姓溯流供給,甚苦之;又奢侈無度,公私匱乏?!?/div>
《國語辭典》:歸田(歸田)  拼音:guī tián
1.歸還田地?!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上》:「民年二十受田,六十歸田?!?br />2.辭官返鄉(xiāng),歸隱田園。如:「解甲歸田」。
《國語辭典》:官府  拼音:guān fǔ
1.官署的總稱?!段究澴?。武議》:「農(nóng)不離其田業(yè),賈不離其肆宅,士大夫不離其官府?!顾巍A谠此吻鍌鳌担骸盖寰邮坎粸槭兄?,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鄉(xiāng)黨,以士大夫自名者,反爭為之不已?!?br />2.長官。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我向這屏墻邊側(cè)耳偷睛覷,誰曾見這官府?」
《國語辭典》:公車(公車)  拼音:gōng jū
1.兵車?!对娊?jīng)。魯頌。閟宮》:「公車千乘,朱英綠縢,二矛重弓?!?br />2.官車?!吨芏Y。春官。巾車》:「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辨其用與其旗物,而等敘之,以治其出入。」
3.漢代的官署名稱。掌管徵召,及受章奏,亦上書者所詣;清舉人入京會試叫上公車,就是依此而來。《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買臣到西京上書,待詔公車?!?br />4.復姓。如秦公子針字伯車,后世別為公車氏。
《國語辭典》:公車(公車)  拼音:gōng chē
公共汽車的縮稱。參見「公共汽車」條。
《國語辭典》:官道  拼音:guān dào
由政府開鑿修筑的道路。唐。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詩:「蟲蛇白晝攔官道,蚊蚋黃昏撲郡樓。」
《國語辭典》:公田  拼音:gōng tián
1.古井田法,稱居中的一區(qū)。《詩經(jīng)。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br />2.公家的田?!逗鬂h書。卷五。孝安帝紀》:「公田假與貧民。」晉。陶淵明〈歸去來辭。序〉:「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br />3.舊時一族公有的「族田」,族人也習稱為「公田」。
《國語辭典》:井田  拼音:jǐng tián
1.周代授田之法。以地一方里畫成九區(qū),由八家各占百畝,稱為私田,中間百畝為公田,因形如井字,故稱為「井田」。
2.泛指田地。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豈令罄井田而起塔廟,窮編戶以為僧尼也?」
《漢語大詞典》:了事癡(了事癡)
猶言辦事迷。指醉心政事。語出《晉書·傅咸傳》:“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癡,復為快耳!” 宋 楊萬里 《冬暖》詩:“暫閑何似長閑好,無事非關了事癡?!?宋 陸游 《冬日》詩:“幸是原無了事癡,偷閑聊復學兒嬉?!?宋 陸游 《題直舍壁》詩:“文書那得廢哦詩,羞作羣兒了事癡;付與后人評此老,一丘一壑過 元規(gu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