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32,分1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明處
明正
明揚(yáng)
聲稱
宣明
露章
聲明
聲援
秘訣
顯然
誦言
公選
私書
顯行
私事
《國語辭典》:明處(明處)  拼音:míng chù
1.明亮的地方、有光亮的地方。如:「這畫要擺在明處,好讓人一進(jìn)來就看到?!?br />2.公開的場合。如:「有話就在明處說嘛!何必如此畏首畏尾?!?/div>
《國語辭典》:明正  拼音:míng zhèng
做證、證人。《清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劉天祥并晚婆婆來,就帶著合同,一并赴官,又拘李社長明正。」
《國語辭典》:明正典刑  拼音: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该髡湫獭狗褐敢勒辗晒_處刑。傳統(tǒng)法中,多見于處決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一○。宣帝待霍氏》:「使顯等稍自悛改,則霍氏富貴,將來未艾。奈何悖逆之節(jié),愈益馴嘄,而不容掩匿,茍不明正典刑,天下其謂帝何?其勢不得不誅耳?!姑?。陸采《明珠記》第三四折:「故戶部尚書租庸使劉震,忘累朝之厚恩,受逆賊之偽命,除將明正典刑外,妻子俱合隨坐?!?/div>
《漢語大詞典》:明證(明証)
亦作“ 明証 ”。亦作“ 明正 ”。
(1).明確的證據(jù)。 漢 王符 《潛夫論·考績》:“諺曰:‘曲木惡直繩,重罰惡明證。’”朱子語類卷四三:“雖無明證,看得來是如此?!?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二章第五節(jié):“ 商 朝有軍隊(duì)與監(jiān)獄,甲骨文已有明證?!?br />(2).證人;作證。清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哥哥,則今日請我友人 李社長 為明証,見立兩紙合同文字,哥哥收一紙,兄弟收一紙?!?span id="wo56ogt" class="book">《清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相公隨即差人捉 劉天祥 并晚婆婆來,就帶合同,一併赴官。又拘 李社長 明正?!?/div>
《漢語大詞典》:明揚(yáng)(明揚(yáng),明敭)
亦作“ 明敭 ”。
(1).公開張揚(yáng)或宣揚(yáng)。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而論,是自明揚(yáng)主上之過。”續(xù)資治通鑒·宋徽宗政和五年:“比引問於聽事之所,先以疏其過惡,次以明揚(yáng)君父不殺之恩,率皆面闕稽顙再拜以謝?!?br />(2).舉用;選拔。《梁書·處士傳·庾詵》:“明敭振滯,為政所先;旌賢求士,夢佇斯急?!?北周 庾信 《謹(jǐn)贈(zèng)司寇淮南公》詩:“小人司刺舉,明敭實(shí)濫吹?!?倪璠 注:“敭,舉也?!?宋 王安石 《節(jié)度使加宣徽》:“比以明揚(yáng),屢更煩使,遂躋膴仕,良副訏謨?!?清 何啟 胡禮垣 《新政論議》:“與其效奔競于權(quán)門,夤緣而竊天家之爵,孰若聽捐資于當(dāng)?shù)?,明揚(yáng)而邀天秩之榮。”
《國語辭典》:聲稱(聲稱)  拼音:shēng chēng
1.聲明、宣稱、自稱。如:「關(guān)于本案所生弊端,主管人員聲稱毫不知情?!?br />2.名聲。《舊唐書。卷一八五。良吏傳上。李素立傳》:「至遠(yuǎn)子畬,初為汜水主簿,處事敏速,有聲稱?!?/div>
《國語辭典》:宣明  拼音:xuān míng
1.明顯、光耀?!稘h書。卷二二。禮樂志》:「月穆穆以金波,日華耀以宣明。」
2.闡揚(yáng)、宣揚(yáng)?!稘h書。卷九。元帝紀(jì)》:「相守二千石誠能正躬?jiǎng)诹?,宣明教化,以親萬姓?!埂段倪x。左思。魏都賦》:「于前則宣明顯陽,順德崇禮。」
3.公布明示?!盾髯?。正論》:「上宣明,則下治辨矣?!?/div>
《國語辭典》:露章  拼音:lù zhāng
公布彈劾或薦舉章奏的考核程序?!稘h書。卷八六。何武傳》:「所舉奏二千石長吏必露章,服罪者為虧除,免之而已?!埂!端问?。卷一六○。選舉志六》:「嘉定十二年,命監(jiān)司、守臣舉十科政績所知自代,露章列薦,并籍記審察,任滿,則取其舉數(shù)多、有政績行誼者升擢之?!?/div>
《國語辭典》:聲明(聲明)  拼音:shēng míng
1.公開解說以昭告大眾。如:「聲明作廢」。
2.佛教謂研究語言的學(xué)問?!断易钟洝罚骸歌笊栽疲骸荷僮謱W(xué)于先師般若瞿沙,聲明文轍將盡微致?!弧?/div>
《國語辭典》:聲援(聲援)  拼音:shēng yuán
應(yīng)聲援助?!吨軙?。卷一七。若干惠傳》:「朝議欲收輯河南,令惠以本官鎮(zhèn)魯陽,以為聲援?!埂度龂萘x》第三二回:「可發(fā)檄使武安長尹楷屯毛城,通上黨運(yùn)糧道;令沮授之子沮鵠守邯鄲,遙為聲援。」
《國語辭典》:秘訣(祕訣)  拼音:mì jué
私密且有效的處理方法或關(guān)鍵。《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老叟授以秘訣數(shù)萬言,多是變化隱秘之術(shù)?!埂段拿餍∈贰返谌幕兀骸改乔昂箢^末兩場,自己覺得不好處,偏偏主考圈了許多,方才知道下場的秘訣?!?/div>
《國語辭典》:顯然(顯然)  拼音:xiǎn rán
1.明白易見?!秴问洗呵?。審應(yīng)覽。重言》:「臣聞君子有三色,顯然喜樂者,鐘鼓之色也?!埂度龂?。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興復(fù)二郡,威鎮(zhèn)兇暴,功勛顯然。」
2.公開?!秶Z。吳語》:「寡君句踐使下臣郢不敢顯然布幣行禮?!?/div>
《國語辭典》:誦言(誦言)  拼音:sòng yán
公正或公開的說話?!稘h書。卷三。高后紀(jì)》:「平陽侯馳語太尉勃,勃尚恐不勝,未敢誦言誅之?!挂沧鳌冈A言」。
《漢語大詞典》:公選(公選)
謂公開選拔,公眾薦舉。《漢書·董仲舒?zhèn)鳌?/a>:“廣延四方之豪儁,郡國諸侯公選賢良俢絜博習(xí)之士,欲聞大道之要,至論之極?!?宋 曾鞏 《中書舍人除翰林學(xué)士制》:“非智能材諝,拔出一時(shí),豈稱公選?!?span id="ymewogt" class="book">《元典章·吏部六·令史》:“理問所令史未有選取定例,已后有闕,擬於各路三考司吏給由到省人內(nèi)公選?!?/div>
《漢語大詞典》:私書(私書)
隱秘不公開的書信。墨子·號(hào)令:“挾私書行請謁及為行書者……皆斷無赦。”史記·酷吏列傳:“﹝ 郅都 ﹞為人勇,有氣力,公廉,不發(fā)私書,問遺無所受,請寄無所聽?!?宋 張先 《卜算子慢》詞:“一餉凝思,兩袖淚痕還滿。恨私書又逐東風(fēng)斷。”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六·魚腹書:“又私書一紙,半已浥爛,詞甚悽惋。似是婦人欲寄所私,不遂,投河死?!?/div>
《漢語大詞典》:顯行(顯行)
(1).光耀地運(yùn)行。《楚辭·九辯》:“愿皓日之顯行兮,云蒙蒙而蔽之?!?br />(2).公開行動(dòng)。 宋 沈作喆 寓簡卷十:“凡盜賊、姦淫、羣飲為過惡者,白晝不敢顯行也。”
《國語辭典》:私事  拼音:sī shì
1.個(gè)人的事?!睹献印k墓稀罚骸腹庐?,然后敢治私事?!埂豆僭捴改?。卷二。官商吐屬》:「不是官差,是辦自己私事去了?!挂卜Q為「私務(wù)」。
2.隱密不愿公開的事?!都t樓夢》第四三回:「原來寶玉心里有件私事,于頭一日就吩咐茗煙:『明日一早要出門,備下兩匹馬在后門口等著?!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