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公理  拼音:gōng lǐ
1.世人所公認的道理?!段拿餍∈贰返诙鸹兀骸富橐隹梢宰杂?,乃是世界上的公理?!?br />2.科學上推理的基本,無須證明者。如:「幾何公理」。
《國語辭典》:公理自在人心  拼音:gōng lǐ zì zài rén xīn
(諺語)是非自有公論。如:「公理自在人心,惡人自有惡報?!?/div>
分類:諺語是非
《漢語大詞典》:公理化方法
從少數不加定義的原始概念和少數不加證明的基本命題(公理)出發(fā),按特定演繹推理規(guī)則推導出這一學科中其他命題(定理),并構成一個演繹系統(tǒng)的方法。任何特定的公理化系統(tǒng)都不是絕對嚴格和完備的。
《國語辭典》:公論(公論)  拼音:gōng lùn
公眾或公正的評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王曰:『噫!其自有公論?!弧埂度龂萘x》第五一回:「都督此言,甚是公論。」
《漢語大詞典》:理義(理義)
(1).公理與正義。孟子·告子上:“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有人問 袁侍中 曰:‘ 殷仲堪 何如 韓康伯 ?’答曰:‘理義所得,優(yōu)劣乃復未辨?!?宋 葉適 《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其學本於師友,成於理義,輕爵祿而重出處,厚名聞而薄利勢?!?明 海瑞 《興革條例·刑屬》:“小民不顧理義當否,以訟輸為深愧。”
(2).指社會道德規(guī)范,行事準則。呂氏春秋·勸學:“人君人親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於不知理義?!?高誘 注:“不知理義,在君父則不仁不慈,在臣子則不忠不孝?!?br />(3).專指儒家的經義。北史·劉芳傳:“ 芳 音義明辨,疑者皆往詢訪,故時人號為 劉石經 …… 芳 理義精贍,類皆如是。”文獻通考·經籍九:“ 公羊 、 穀梁 考事甚疏,然理義卻精,此二人乃是經生,傳得許多説話,往往不曾見國史。” 清 戴震 《題〈惠定宇先生授經圖〉》:“夫所謂理義,茍可以舍‘經’而空憑胸臆,將人人鑿空得之,奚有於經學之云乎哉?”
《漢語大詞典》:無義(無義)
(1).沒有公理正道;不講正義。論語·陽貨:“子曰:‘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span id="dsswr1a" class="book">《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 曹覊 諫曰:‘戎眾以無義,君請勿自敵也?!?span id="fmdtcso" class="book">《史記·田單列傳》:“ 王蠋 曰:‘忠臣不事二君……國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刼之以兵為君將,是助 桀 為暴也。與其生而無義,固不如烹?!?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伐喪無義,叛盟無信?!?br />(2).沒有情誼,不講情誼。參見“ 無情無義 ”。
《國語辭典》:無情無義(無情無義)  拼音:wú qíng wú yì
不講情面道義?!都t樓夢》第六六回:「你不知道這柳二郎,那樣一個標致人,最是冷面冷心的,差不多的人,都無情無義。」
分類:有情情義
《漢語大詞典》:正信
(1).佛教語。篤信正法之心。《維摩經·方便品》:“受諸異道,不毀正信;雖明世典,常樂佛法?!?唐 白居易 《唐東都奉國寺禪德大師照公塔銘》:“起正信,見本覺?!?明 宋濂 《佛光普照大師塔銘》:“茍無以聳動瞻視何以表真悟而啟正信哉?!?br />(2).謂篤信公理道義之心。 唐 元結 《與韋洪州書》:“里有正信之士為辯之,然后鄰家通歡?!?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當彼流離異地,雖不遽忘其邦,方言正信,拳拳未釋?!?/div>
《漢語大詞典》:正誼(正誼)
(1).本來的意義;正確的意義。 漢 孔安國 《古文孝經訓傳序》:“吾愍其如此,發(fā)憤精思,為之訓傳,悉載本文,萬有餘言,朱以發(fā)經,墨以起傳,庶后學者覩正誼之有在也?!?span id="qxqb2ny" class="book">《明詩紀事·屠應埈》引 明 黃佐 泰泉集:“ 漸山 英穎天出,文不待蒐羅綴緝而自充遠,正誼發(fā)乎搆思,浩氣動乎操觚?!?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雖間有遺書,傳諸其人,非經竄易,即託依附;求諸原文,亦單詞賸義而外,未聞正誼?!?br />(2).公正的道理。 郭沫若 《滿江紅·天外人歸》詞:“半月長談爭正誼,四方公論明真相?!?蔣光慈 《懷拜輪》詩:“我們同為被壓迫者的朋友,我們同為愛公道正誼的人們?!?br />(3).辯正意義。 嚴復 《〈原富〉按語》:“正誼不謀利,明道不計功?!?br />(4).維護公理,主持公道。 胡適 《這一周》:“但我們知道 蔡先生 的為人,知道他這種正誼的決心不是今日才有的。”
《國語辭典》:仲長統(tǒng)(仲長統(tǒng))  拼音:zhòng cháng tǒng
人名。(西元179~219)字公理,東漢高平人。倜儻好學,曾參曹操軍事,喜論說古今政俗。著有《昌言》,三十四篇。
《國語辭典》:有天無日頭(有天無日頭)  拼音:yǒu tiān wú rì tóu
比喻黑暗無公理。《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說話的,若如此,真是有天無日頭的事了。」也作「有天沒日頭」、「有天無日」。
分類:黑暗公理
《國語辭典》:有天無日(有天無日)  拼音:yǒu tiān wú rì
1.比喻黑暗無公理。元??颠M之《李逵負荊》第二折:「元來個梁山泊有天無日,就恨不斫倒這一面黃旗?!埂秲号⑿蹅鳌返谝蝗兀骸冈匍T生敢有句放肆的笑話兒,以院師的古道,處在這有天無日的地方,只怕往后還得預備個幾千銀子賠賠定不得呢?!挂沧鳌赣刑鞗]日頭」、「有天無日頭」。
2.言行荒唐,違背常理。《紅樓夢》第三回:「他嘴里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只休信他。」也作「有天沒日」、「有天沒日頭」。
《國語辭典》:天理難容(天理難容)  拼音:tiān lǐ nán róng
天理無法原諒。指作惡多端,必遭懲罰?!段饔斡洝返谄摺鸹兀骸改菚r我等占了他的城池,大王稱帝,我等稱臣,──雖然也有個大小官爵,只是天理難容也?!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四:「自道神鬼莫測,豈知天理難容?」也作「天理不容」。
《國語辭典》:天理不容  拼音:tiān lǐ bù róng
天意不能原諒。指壞事做盡,必遭天譴?!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天理不容,自然敗露。」《東周列國志》第四二回:「如此冤情,若不誅衛(wèi)鄭,天理不容,人心不服?!挂沧鳌柑炖黼y容」。
《國語辭典》:天理昭彰  拼音:tiān lǐ zhāo zhāng
道德公理彰顯,報應分明?!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三:「誰知家私付之烏有,并自己也無葬身之所。要見天理昭彰,報應不爽?!埂抖膛陌阁@奇》卷五:「如此劇賊,卻被小孩子算破了,豈非天理昭彰!」也作「天理昭昭」、「天理昭然」。
《國語辭典》:黑暗世界  拼音:hēi àn shì jiè
風氣敗壞,沒有公理正義的世局?!段拿餍∈贰返诎嘶兀骸冈f不久就要裁撤釐局的,怎么又添了這許多捐局呢?真正是黑暗世界了!」
《國語辭典》:公道難明(公道難明)  拼音:gōng dào nán míng
公理難彰顯。唐。柳宗元〈賀王參元失火書〉:「獨自得之心蓄之,銜忍而不出諸口,以公道之難明,而世之多嫌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