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詞典 2分類詞匯 5
《漢語大詞典》:丘甲
古代軍賦制度四丘為甸,每甸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魯成公 因 齊 難,臨時(shí)增征甲士,改為每丘出一人,稱為丘甲。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杜預(yù) 注:“周禮:九夫?yàn)榫木疄橐?;四邑為丘。丘十六井,出戎馬一匹,牛三頭。四丘為甸,甸六十四井,出長轂一乘,戎馬四匹,牛十二頭,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甸所賦,今 魯 使丘出之,譏重?cái)??!?顧炎武 補(bǔ)正:“要之,其實(shí)為益兵,向之四丘共出三甲者,今使每丘出一甲爾。”一說,古代農(nóng)工分職,制甲為“工民”之事, 魯 違常制,使“丘民”作甲,稱丘甲。見《穀梁傳·成公元年》。按,“丘甲”之說,論者紛紜。參閱 清 萬斯大 春秋隨筆、 清 毛奇齡 春秋毛氏傳、 清 鐘文烝 《穀梁補(bǔ)注》、 清 劉逢祿 《公羊春秋何氏解詁箋》、 范文瀾 《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第四章第六節(jié)。
《漢語大詞典》:正父
(1).指 周成王 之父 武王 。書·洛誥:“篤敘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廢乃命?!?孔穎達(dá) 疏:“正父謂 武王 ,言其德正,故稱正父?!币徽f,泛指官長。 孫星衍 疏:“正者,政人。父者,説文云:‘家長率教者?!歉笧殚L也。《詩傳》云:‘天子謂同姓諸侯、諸侯謂同姓大夫,皆曰父?!?br />(2).司馬之官。掌管軍政和軍賦。逸周書·成開:“三,正父登過,過慎於武,設(shè)備無盈?!?孔晁 注:“正父,司馬之官?!?br />(3).指 正考父 。 春秋 時(shí) 宋 人,歷佐 戴 、 武 、 宣 三公,位為上卿。 漢 王粲 《正考父贊》:“恂恂 正父 ,應(yīng)德孔盛。身為國卿,族則公姓?!?/div>
《漢語大詞典》:丘賦(丘賦)
春秋 鄭國 軍賦制度。左傳·昭公四年:“ 鄭 子產(chǎn) 作丘賦。” 杜預(yù) 注:“丘,十六井,當(dāng)出馬一匹、牛三頭。今 子產(chǎn) 別賦其田,如 魯 之田賦。”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四章第六節(jié):“丘賦是領(lǐng)主按丘征發(fā)軍賦,丘內(nèi)新墾土田愈多,分?jǐn)傑娰x愈輕?!眳⒁姟?丘甲 ”。
分類:軍賦制度
《漢語大詞典》:丘甲
古代軍賦制度四丘為甸,每甸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魯成公 因 齊 難,臨時(shí)增征甲士,改為每丘出一人,稱為丘甲。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杜預(yù) 注:“周禮:九夫?yàn)榫木疄橐?;四邑為丘。丘十六井,出戎馬一匹,牛三頭。四丘為甸,甸六十四井,出長轂一乘,戎馬四匹,牛十二頭,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甸所賦,今 魯 使丘出之,譏重?cái)?。?顧炎武 補(bǔ)正:“要之,其實(shí)為益兵,向之四丘共出三甲者,今使每丘出一甲爾?!币徽f,古代農(nóng)工分職,制甲為“工民”之事, 魯 違常制,使“丘民”作甲,稱丘甲。見《穀梁傳·成公元年》。按,“丘甲”之說,論者紛紜。參閱 清 萬斯大 春秋隨筆、 清 毛奇齡 春秋毛氏傳、 清 鐘文烝 《穀梁補(bǔ)注》、 清 劉逢祿 《公羊春秋何氏解詁箋》、 范文瀾 《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第四章第六節(jié)。
《漢語大詞典》:甸徒
古代六十四井為甸,按甸為軍賦、田役征發(fā)的徒卒為“甸徒”。禮記·祭義:“古之道,五十不為甸徒。” 鄭玄 注:“甸,六十四井也,以為軍田出役之法。五十始衰,不從力役之事也。” 孔穎達(dá) 疏:“謂之甸者,以供軍賦及田役之事。五十者氣力始衰,不為此甸役徒卒?!?/div>
《漢語大詞典》:井乘
古代按甸(六十四井)為單位來攤派軍賦(包括車馬、兵甲、人員)的制度。《左傳·成公元年》“作丘甲” 孔穎達(dá) 疏引司馬法曰:“甸,六十四井,出長轂一乘,馬四匹,牛十二頭,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戈楯具,謂之乘馬?!?梁啟超 《變法通議》:“井乘之法,變?yōu)楦?,府兵變?yōu)閺滘T,彍騎變?yōu)榻??!眳㈤?span id="i6bn4sf" class="book">《漢書·刑法志》、 藍(lán)永蔚 《春秋時(shí)期的步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