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史通  拼音:shǐ tōng
書名。唐代劉知幾撰。二十卷。分內外篇,內篇論史家體例,外篇述史籍源流,為中國最早的史學理論書。清代浦起龍有《史通通釋》,極詳明。
《國語辭典》:書影(書影)  拼音:shū yǐng
書籍版面的照片。通常放在工具書、論文或雜志內作插圖,作為引用書籍的介紹。
《國語辭典》:本分事  拼音:běn fèn shì
分內的職責?!度龂萘x》第一六回:「此為將者本分事,何足為怪?」
分類:分內職責
《漢語大詞典》:分親(分親)
謂各人自己分內的親戚。左傳·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 杜預 注:“庶人無復尊卑,以親疏為分別也?!?陸德明 釋文:“分,扶問切,又如字?!?/div>
《國語辭典》:外場(外場)  拼音:wài cháng
1.屋外場地。漢。焦延壽《易林。卷一一。遘之離》:「吾有黍粱,委積外場?!?br />2.清代鄉(xiāng)試武舉有內場、外場之分,外場試弓馬刀石,內場則試武經(jīng)?!肚鍟?。卷七一七。兵部一七六。武科。武會試》:「向來武會試內場取中試卷……武科之設,以外場為主,其弓力強弱,尤足定其優(yōu)劣。」
3.舊時稱妓院中在外邊招呼客人應付場面的男傭?!逗I匣袀鳌返谝换兀骸干魄湟〈濉泯S進去,外場認得善卿,忙喊:『楊家姆,莊大少爺朋友來?!弧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四九回:「外場早已把席面擺好,小云忙著要寫局票?!?br />4.謂對外處事出手闊綽、講道義、喜交際、好面子的那一套。如:「他是個外場人兒,手里好辦事。」也稱為「外面兒」。
《漢語大詞典》:分望
分內之望。 南朝 宋 鮑照 《為柳令讓驃騎表》:“臣素陋人,本絶分望?!?span id="fi1emjb" class="book">《資治通鑒·梁元帝承圣三年》:“今天下未定,遷 琳 嶺南,如有不 虞 ,安得 琳 力!竊揆官意不過疑 琳 , 琳 分望有限,豈與官爭為帝乎!”
分類:分內內之
《國語辭典》:簾官(簾官)  拼音:lián guān
科舉時代鄉(xiāng)會試貢院內的官員。分內、外簾,在外監(jiān)試的官員稱為「外簾」,在內閱卷的稱為「內簾」。因皆不得出堂簾之外,故統(tǒng)稱為「簾官」。
《國語辭典》:少管閒事  拼音:shǎo guǎn xián shì
非分內的事情不要去干涉處理。多用于勸誡、請求或憤怒生氣時對他人的警語。如:「你最好少管閒事,免得惹禍上身。」、「你少管閒事好不好!」
《國語辭典》:全文資料庫(全文資料庫)  拼音:quán wén zī liào kù
指蒐錄文章全文的資料庫。有別于只作文章部分內容采樣蒐錄的資料庫。
《漢語大詞典》:份內
分內,本分以內。 巴金 《楊林同志》:“聽他們談話,消滅敵人,保護人民,獻出生命,都是份內的事,普通的事?!?趙樹理 《張來興》:“是我份內的事,傳令我也沒有什么說的;不是我份內的事,誰想要我做,那就得和我商量,傳令不行!”
《國語辭典》:果皮  拼音:guǒ pí
包被果實之外壁,可分為內果皮、中果皮和外果皮三層。一般所指的是外果皮。也作「果壁」、「果被」。
《國語辭典》:國務院(國務院)  拼音:guó wù yuàn
1.責任內閣的辦公機關,民國初年北京政府曾設此官署。
2.美國政府主管外交和部分內政的部門。
《國語辭典》:克盡厥職(克盡厥職)  拼音:kè jìn jué zhí
能夠忠于職守,做好其職務分內的事。如:「小李的工作表現(xiàn),一向克盡厥職,所以很得上司的賞識。」《清史稿。卷三四二。富俊列傳》:「帝悼惜,稱其『清慎公勤,克盡厥職』,贈太子太傅,親臨奠醊,謚文誠,入祀賢良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