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4詞典 3分類詞匯 31
《國語辭典》:分野  拼音:fēn yě
1.古代占星家為了藉星象來觀察地面州國的吉兇,所以將天上的星宿分別指配于地上的州國,使其互相對應(yīng),即云某星宿為某州國的分野或某地是某星宿的分野。《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承明堂于少陽,昭列顯于奎之分野?!埂度龂萘x》第七回:「以分野度之,當(dāng)應(yīng)在孫堅?!?br />2.分界、界限。如:「黃河的這一段,是陜西、河南兩省的分野?!?/div>
《漢語大詞典》:分星
與地上分野相對應(yīng)的星次。周禮·春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 陸德明 釋文:“分,扶問反?!?span id="q7zdykf" class="book">《漢書·地理志》:“而保章氏掌天文,以星土辯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視吉兇?!?明 張鳳翼 《紅拂記·同調(diào)相憐》:“且是那 太原 呵,祥光繞,紫氣昭,分星耀,個中定有連城寳?!?/div>
《漢語大詞典》:分道
(1).謂分走不同的道路。漢書·?;輦?/a>》:“於是 漢 大發(fā)十五萬騎,五將軍分道出。” 唐 韓愈 《京尹不臺參答友人書》:“赤令尚與中丞分道而行,何況京尹?!?br />(2).猶分界。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近體中:“ 錢 才遠(yuǎn)不及 劉 ,然其詩尚有盛 唐 遺響, 劉 即自成中 唐 與盛 唐 分道矣?!?/div>
《國語辭典》:經(jīng)界(經(jīng)界)  拼音:jīng jiè
田地的分界?!睹献印k墓稀罚骸阜蛉收刈越?jīng)界始;經(jīng)界不正,井地不鈞,谷祿不平?!埂端问?。卷四六六。宦者傳一。竇神寶傳》:「至則定其經(jīng)界,遣悉還舊地?!?/div>
《漢語大詞典》:分水
以江河作為地區(qū)的分界。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沅水:“ 臨沅縣 與 沅南縣 分水?!?/div>
《國語辭典》:甌脫(甌脫)  拼音:ōu tuō
立于邊界的土堡崗哨?!妒酚?。卷一一○。匈奴傳》:「與匈奴間,中有棄地,莫居,千馀里,各居其邊為甌脫?!固?。張守節(jié)。正義:「境上斥候之室為甌脫也。」也作「區(qū)脫」。
《國語辭典》:界限  拼音:jiè xiàn
分界的限制。唐。韓愈喜雪獻(xiàn)裴尚書〉詩:「地空迷界限,砌滿接高卑?!埂赌鹾;ā返诙鸹兀骸杆闪直M處,一帶粉垣,天然界限,恰把全園遮斷?!?/div>
《國語辭典》:畛域  拼音:zhěn yù
1.范圍、界限?!肚f子。秋水》:「泛泛乎若四方之無窮,其無所畛域。」唐。韓愈 與崔群書:「至于心所仰服,考之言行而無瑕尤,窺之閫奧而不見畛域,明白淳粹、輝光日新者,惟吾崔君一人。」
2.比喻成見、偏見?!睹魇贰>矶牧?。江秉謙傳》:「今廷弼勘覆已明,議者猶以一人私情沒天下公論,寧壞朝廷封疆,不忘胸中畛域?!?/div>
《國語辭典》:界河  拼音:jiè hé
兩國或兩地區(qū)自然分界線的河流。如:「鴨綠江是中、韓兩國的界河?!?/div>
《國語辭典》:大限  拼音:dà xiàn
年壽已盡。即死期?!对?。卷一五五。史天澤傳》:「臣大限有終,死不足恨,但愿天兵渡江,慎勿殺掠?!埂队魇烂餮?。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
《漢語大詞典》:土封
(1).封地。 唐 柳宗元 《唐相國房公德銘之陰》:“有土封,其臣稱之曰公?!?br />(2).作為土地分界標(biāo)志的土堆。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六:“少時所在所立土封,皆為人題作 李椿年 墓?!?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六:“曾看 高祖 初定天下, 蕭何 大治宮室,又從 婁敬 策,徙 齊 楚 大姓十?dāng)?shù)萬於 長安 ,不知當(dāng)時是幾箇土封底工夫。”
《國語辭典》:國界(國界)  拼音:guó jiè
國與國的分界。
《漢語大詞典》:碑表
(1).即墓表。宋書·禮志二:“此石獸碑表,既私褒美,興長虛偽,傷財害人,莫大於此?!?南朝 梁 任昉 《為卞彬謝修卞忠貞墓啟》:“年世貿(mào)遷,孤裔淪塞,遂使碑表蕪滅,丘樹荒毀?!?唐 李綽 尚書故實:“古碑皆有圓空。蓋碑者,悲本也。墟墓間物,每一墓有四焉……人因就紀(jì)其德,由是遂有碑表?!?宋 文瑩 《〈玉壺清話〉序》:“ 文瑩 收古今文章著述最多,自國初至 熙寧 間,得文集二百餘家,僅數(shù)千卷,其間神道碑、墓誌、行狀、實録及奏議、碑表、野編、小説之類,傾十紀(jì)之文字,聚眾學(xué)之醇郁。”參見“ 墓表 ”。
(2).界碑,用來標(biāo)志分界的石碑。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保甲·清查界址》:“東移一尺則可云屬彼,西移一尺則可云屬此,祇以口舌之為憑,并無碑表之足據(jù),紛紛眾訟,推卸靡已?!?/div>
《國語辭典》:墓表  拼音:mù biǎo
1.墓碑。用來表彰死者,故稱「墓表」。
2.文體名??逃谀贡?,用以表述死者生前行誼的文章。始于東漢,安帝元初元年立謁者景君墓表,厥后因之。其文體與碑碣同,有官無官皆可用,非若碑碣之有等級限制。
《漢語大詞典》:江界
(1).沿江地區(qū)。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襄城公鄭偉墓志銘》:“公暫臨 江 界,已悉 南越 之兵;裁泛樓船,即善 昆彌 之戰(zhàn)。”宋史·祁廷訓(xùn)傳:“從征 淮南 ,賜以明光細(xì)甲,令董舟師巡 江 界。 吳 人伏兵 三江口 葭菼中,掩擊 廷訓(xùn) , 廷訓(xùn) 力戰(zhàn)大破之?!?br />(2).江水形成的天然分界。 唐 白居易 《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喜得杭越鄰州先贈長句》:“郡樓對玩千峰月,江界平分兩岸春?!?/div>
《漢語大詞典》:堠子
古時筑在路旁用以分界或計里數(shù)的土壇。每五里筑單堠,十里筑雙堠。 宋 陳師道 后山詩話:“ 吳 僧《錢塘白塔院詩》曰:‘到 江 吳 地盡,隔岸 越 山多?!嘀^分界堠子語也?!?元 張國寶《羅李郎》第三折:“出 陳州 五里巴堠子,無明夜到京師?!?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續(xù)編》卷二:“ 宋 諺:‘饞如鷂子,懶如堠子?!?/div>
《漢語大詞典》:分嶺(分嶺)
兩個地域分界的山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沅水:“ 沅水 又東與 諸魚溪 水合,水北出 諸魚山 ,山與 天門郡 之 澧陽縣 分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