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10詞典 9分類詞匯 201
《漢語大詞典》:分擘
(1).猶分配。 宋 蘇軾 《論葉溫叟分擘度牒不公狀》:“而州郡大小,戶口多寡不同,亦合參酌品配,從逐司公共相度分擘,方得允當?!?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竦議五路講討》:“ 竦 ( 夏竦 )集幕職兵官,議五路進討。凡五晝夜,屏人絶吏,所謀祕密,處置軍馬,分擘糧草,皆有文字?!?br />(2).分離,分開。 明 唐順之 《葉包庵先生壽序》:“又各自以其師説轉(zhuǎn)相授受,雖支派分擘,莫不繩然,以世迭譜?!?br />(3).猶言分攻。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慶歷元年:“近聞賊聚兵一路以敵王師,若兩路協(xié)力,分擘要害,尚慮諸將晚進,士卒驕怯,未能大挫其鋒?!?/div>
《漢語大詞典》:合散
(1).聚合消散;聚集分離。文選·賈誼〈鵩鳥賦〉:“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 李善 注引鹖冠子:“同合消散,孰識其時?!?漢 焦贛 《易林·解之咸》:“登幾上車,駕駟南游。合散從橫, 燕 秦 以強?!?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二:“故因其合散分為數(shù)段,每段以一色名之,欲以別算位而已。”
(2).統(tǒng)一與分裂。 宋 葉適 《〈龍川集〉序》:“ 同甫 既修皇帝王霸之學,上下二千餘年,考其合散,發(fā)其祕藏?!?/div>
《漢語大詞典》:鏡鸞(鏡鸞)
(1). 南朝 宋 范泰 《鸞鳥》詩序:“昔 罽賓王 結(jié)罝 峻卯 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懸鏡以映之?!鯊钠湟猓[覩形悲鳴,哀響沖霄,一奮而絶?!焙蟪R浴扮R鸞”比喻分離之夫妻。 宋 盧祖皋 《謁金門》詞:“釵鳳鏡鸞誰問,想見粉香啼損?!?明 陸采 《千金記·佳音》:“一從那日鏡鸞分,杳無音信?!?br />(2).指鏡子。 元 無名氏 《碧桃花》第二折:“到如今翠減雙眉,羞見這鬢邊霜將鏡鸞對?!?/div>
《國語辭典》:分割  拼音:fēn gē
將整體予以分開。如:「連體嬰分割手術(shù)」。
《漢語大詞典》:釵分(釵分)
比喻夫妻或戀人分離。 宋 吳潛 《蝶戀花·吳中趙園》詞:“鏡斷釵分何處續(xù),傷心芳草庭前緑。”參見“ 分釵斷帶 ”。
《國語辭典》:分釵斷帶(分釵斷帶)  拼音:fēn chāi duàn dài
金釵分成兩段,衣帶斷為兩截。比喻夫妻離異。也作「分釵破鏡」。
分類:離異夫婦
《漢語大詞典》:離分(離分)
分離,別離。 漢 劉楨 《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二:“逝者如流水,哀此遂離分?!?span id="7zxs2t2" class="book">《戲曲劇本選集·百日緣》:“比目魚、連理枝成雙成對,縱然是??菔癄€也不離分?!?/div>
分類:分離別離
《漢語大詞典》:鏡破(鏡破)
比喻夫妻或戀人分離。 宋 趙令畤 《蝶戀花》詞:“鏡破人離何處問,路隔銀河,歲會知猶近。”參見“ 破鏡 ”。
《國語辭典》:破鏡(破鏡)  拼音:pò jìng
1.打破鏡子?!短接[。卷七一七。服用部。鏡引神異經(jīng)》:「昔有夫婦將別,破鏡,人執(zhí)半以為信?!?br />2.被打破的鏡子。如:「地上有破鏡的碎片,走路時要小心?!?br />3.比喻夫妻分散或決裂。參見「破鏡重圓」條。
4.比喻半月。漢。無名氏〈古絕句〉:「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br />5.鏡,指古代武將胸前的護心鏡。破鏡指破禁開殺戒。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若有埋伏,一劍揮之兩斷?!姨貋砥歧R?!?br />6.神話傳說中的惡獸名?!稘h書。卷二五。五行志上》:「古代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黃帝用一梟、破鏡。」顏師古注引孟康曰:「破鏡,獸名,食父?!歧R如貙而虎眼?!?/div>
《國語辭典》:疏隔  拼音:shū gé
兩地相隔,距離很遠,至音訊不通?!稌x書。卷七五。范汪傳》:「乃相驅(qū)扇,因被疏隔?!固?。沈千運感懷弟妹〉詩:「骨肉能幾人,年大自疏隔?!?/div>
《漢語大詞典》:離親(離親)
(1).謂與親屬相分離。國語·周語中:“是皆外利離親者也。” 韋昭 注:“外利,行淫辟,求利于外,不能親親,以亡其國?!?明 方孝孺 《答林嘉猷書》:“吾所以離親去鄉(xiāng),食釜庾之祿于數(shù)千里之外,而弗戚戚以思,伈伈以愁,以得吾子故也?!?br />(2).離間親屬關系。莊子·漁父:“好言人之惡,謂之讒;析交離親,謂之賊?!?成玄英 疏:“人有親情交故,輒欲離而析之,斯賊害也?!?/div>
《國語辭典》:離隔(離隔)  拼音:lí gé
1.分離阻隔。三國魏。曹植 離友詩三首之三:「感離隔兮會無期,伊郁悒兮情不怡?!箷x。趙至與嵇茂齊書〉:「去矣嵇生,永離隔矣!」
2.指隔閡,不團結(jié)?!度龂?。卷四四。蜀書。蔣琬費祎姜維傳。蔣琬》:「寇難未弭,曹睿驕兇,遼東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糾結(jié),與之離隔?!顾?。范仲淹〈與朱氏〉:「勿以婦人之言漸生離隔?!?br />3.指使不和睦、不團結(jié)。《太平廣記。卷三二二。周義》引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兄不仁,離隔人室家?!?/div>
《漢語大詞典》:樸散
本謂純真之道分離變異。后亦謂淳樸之風消散。語本老子:“樸散為器?!?王弼 注:“樸,真也。真散則百行出,殊類生,若器也?!?唐 李白 《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詩:“樸散不尚古,時訛皆失真。” 王琦 注:“樸散,謂淳樸之風散失也?!?唐 劉知幾 史通·六家:“樸散淳銷,時移世異?!?/div>
《漢語大詞典》:離絕(離絶)
(1).分離斷絕;離開。詩·邶風·谷風序:“《谷風》,刺夫婦失道也。 衛(wèi) 人化其上,淫於新婚,而棄其舊室,夫婦離絶,國俗傷敗焉。” 宋 司馬光 《禮部尚書張公墓志銘》:“兄弟,天之所生,譬如手足,不可離絶。”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和州志藝文書序例:“今欲括囊諸體,斷為史部,於是儀注不入禮經(jīng),職官不通六典,謨誥離絶尚書,史評分途諸子?!?魯迅 《墳·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這離絕了交換關系利害關系的愛,便是人倫的索子,便是所謂‘綱’?!?br />(2).猶懸殊。 康有為 《大同書》庚部第二章:“機器之在今百年,不過萌芽耳,而貧富之離絶如此?!?/div>
《漢語大詞典》:離阻(離阻)
分離,阻隔。宋書·蕭思話傳:“ 順則 既失據(jù),眾稍離阻?!?span id="foutelc" class="book">《北齊書·司馬子如傳》:“ 元顥 入 洛 ,人情離阻。” 宋 史達祖 《齊天樂·湖上即席分賦得羽字》詞:“問因甚參差,暫成離阻?”
分類:分離阻隔
《漢語大詞典》:分鸞(分鸞)
喻指分離的夫妻。 南朝 梁 何遜 《為衡山侯與婦書》:“鏡想分鸞,琴悲別鶴,心如膏火,獨夜自煎?!?唐 楊衡 《夷陵郡內(nèi)敘別》詩:“分鸞豈遐阻,別劍念相尋?!眳⒁姟?離鸞 ”。
《漢語大詞典》:離鸞(離鸞)
(1).比喻分離的配偶。 唐 李商隱 《當句有對》詩:“但覺游蜂饒舞蝶,豈知孤鳳憶離鸞。” 宋 洪瑹 《齊天樂》詞:“斷雁無情,離鸞有恨,空想 吳 山 越 水?!?br />(2).琴曲《雙鳳離鸞》的簡稱。《花月痕》第五回:“驥方展足,傷心賦鵩之詞;鳳不高翔,掣淚《離鸞》之曲。”
《漢語大詞典》:別疏
(1).分離疏遠。《漢書·張湯傳》:“ 湯 之治 淮南 、 江都 ,以深文痛詆諸侯,別疏骨肉,使藩臣不自安?!?br />(2).另寫。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一:“家大人與 嚴丈 鐵橋 共造《説文長編》,《羣書引説文類》先成,命 衡 書之。當時每有所得,輒以小紙別疏其副,置之篋衍?!?/div>
分類:分離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