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支離(支離)  拼音:zhī lí
1.分散?!段倪x。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捷獵麟集,支離分赴?!?br />2.殘缺不全?!肚f子。人間世》:「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yǎng)其身,終其天年?!?br />3.散亂而無條理。漢。揚(yáng)雄《法言。五百》:「天地簡易而圣人法之,何五經(jīng)之支離?曰:『支離蓋其所以為簡易也。』」
4.漂泊流浪。唐。杜甫 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一:「支離東北風(fēng)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div>
《漢語大詞典》:支離疏(支離疏)
亦省作“ 支離 ”。 莊子寓言人物。肢體畸形,于世無補(bǔ),而坐受賑濟(jì)。莊子·人間世:“ 支離疏者 ,頤隱於臍,肩高於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脇。挫鍼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則 支離 攘臂而游於其間;上有大役,則 支離 以有常疾不受功;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鐘與十束薪?!?唐 權(quán)德輿 《古人名詩》:“從此 直不疑 , 支離疏 世事?!?宋 黃庭堅(jiān) 《次韻師厚病間》之三:“古來 支離疏 ,粟帛王所仁?!?/div>
《漢語大詞典》:支離益(支離益)
莊子寓言人物。 朱泙漫 從之學(xué)屠龍。莊子·列御寇:“ 朱泙漫 學(xué)屠龍於 支離益 ,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眴危ā?殫 ”。后亦省稱“ 支離 ”。后漢書·張衡傳:“深厲淺揭,隨時為義,曾何貪於 支離 ,而習(xí)其孤技邪?” 晉 張協(xié) 《七命》:“爾乃命 支離 ,飛霜鍔,紅肌綺散,素膚雪落?!?/div>
《漢語大詞典》:支離叟(支離叟)
(1).指 支離疏 。 宋 劉克莊 《最高樓·乙卯生日》詞:“此生慚愧 支離叟 ,何功消受水衡錢?!眳⒁姟?支離疏 ”。
(2).松的別稱。 元 陸友 研北雜志卷下:“﹝ 鮮于樞 ﹞於廢圃中得怪松一株,移植所居旁,名之曰 支離叟 。”亦省作“ 支離 ”。 清 施閏章 《慈仁寺松》:“ 支離 爾何意,不厭臥 長安 ?!?/div>
分類:
《漢語大詞典》:中分
指房屋從梁到地面的部分。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技藝:“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為上分;地以上為中分;階為下分?!?/div>
《國語辭典》:分張(分張)  拼音:fēn zhāng
1.分離。唐。李白白頭吟〉:「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云間兩分張?!?br />2.分布?!段倪x。鐘會。移蜀將吏士民檄》:「而巴蜀一州之眾,分張守備,難以御天下之師?!?/div>
《國語辭典》:離析(離析)  拼音:lí xī
分離、散開。《論語。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明史。卷一七八。列傳。韓雍》:「兩廣盜復(fù)起,僉事陶魯言:『兩廣地勢錯互,當(dāng)如臂指相使,不可離析。』」
《國語辭典》:分崩  拼音:fēn bēng
1.分裂?!段倪x。鐘會。檄蜀文》:「往昔漢祚衰微,率土分崩?!埂段倪x。潘岳。西征賦》:「踰十葉以逮赧,邦分崩而為二。」
2.決裂、鬧翻?!都t樓夢》第七○回:「彩云因近日和賈環(huán)分崩,也染了無醫(yī)之癥?!?/div>
《國語辭典》:分割  拼音:fēn gē
將整體予以分開。如:「連體嬰分割手術(shù)」。
《國語辭典》:乖分  拼音:guāi fēn
分裂,分離。晉。陶淵明〈與殷晉安別〉詩:「語默自殊勢,亦知當(dāng)乖分?!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4522' target='_blank'>陸游 書憤詩:「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實(shí)未聞?!?/div>
《漢語大詞典》:拆裂
(1).分裂;破裂。 南朝 齊 張融 《海賦》:“摐撞則八紘摧隤,鼓怒則九紐拆裂。”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前集·蕈毒》:“僧 德明 游山得奇菌,歸作糜供眾,毒發(fā)…… 德明 亟嘗糞,獲免。有 日本 僧 定心 者,寧死不污,至膚理拆裂而死?!?明 陳子龍 《斗雞篇》:“崇冠或拆裂,胡髯竟摧傷?!?br />(2).拆開。 明 文徵明 《題林藻深慰帖》:“民間藏者或有內(nèi)府印記,即拆裂以獻(xiàn)?!?/div>
《國語辭典》:圮裂  拼音:pǐ liè
破碎,傾毀分裂。《三國志。卷六四。吳書。諸葛滕二孫濮陽傳。諸葛恪》:「至吾父子兄弟,并受殊恩,非徒凡庸之隸,是以悲慟,肝心圮裂?!箷x。皇甫謐三都賦序〉:「曩者漢室內(nèi)潰,四海圮裂?!?/div>
分類:破碎分裂
《漢語大詞典》:剖裂
(1).劃分。漢書·諸侯王表:“ 漢 興之初,海內(nèi)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 秦 孤立之?dāng)。妒瞧柿呀?,立二等之爵?!?br />(2).皴裂。東觀漢記·茨充傳:“臣行部入 長沙 界,觀者皆徒跣。臣問御佐曰:‘人無履,亦苦之否?’御佐對曰:‘十二月盛寒時,并多剖裂血出,然火燎之,春溫或膿潰。’”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序》:“民惰窳,少麄履,足多剖裂血出?!?br />(3).猶分裂。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二:“ 五代 之際,天下剖裂。” 明 高攀龍 《〈王文成公年譜〉序》:“道之不明也,支離于 漢 儒之訓(xùn)詁;道之明也,剖裂于 朱 陸 之分門?!?/div>
《漢語大詞典》:支裂
猶分裂。 宋 范仲淹 《太府少卿知處州事孫公墓表》:“ 唐 季海內(nèi)支裂,卿材國士,不為時王之用者,民鮮得稱焉?!?/div>
分類:分裂
《漢語大詞典》:剝剖
猶分裂。 唐 樊宗師 《絳守居園池記》:“有 陶唐 冀遺風(fēng)餘思, 晉 、 韓 、 魏 之相剝剖?!?/div>
分類:分裂
《漢語大詞典》:分磔
猶分裂。太平廣記卷二八引 唐 張讀 宣室志·僧契虛:“ 隋 末天下分磔,兵甲大擾?!?宋 曾鞏 《一鶚》詩:“社中神狐倏閃內(nèi),腦尾分磔垂弓櫜?!?/div>
分類:分裂
《國語辭典》:離合(離合)  拼音:lí hé
分離與會合?!度龂?。卷六○。吳書。周魴傳》:「進(jìn)有離合去就之宜,退有誣罔枉死之咎?!?/div>
《國語辭典》:葡萄  拼音:pú táo
植物名。葡萄科葡萄屬,落葉大藤本,卷須分叉。葉掌狀三至五深裂或中裂,具長柄,互生,心狀圓形。圓錐花序,花瓣呈帽狀合生,黃綠色。果實(shí)也稱為「葡萄」,球形或橢圓形,呈紫或淡綠色,酸甜多汁,是常見水果,可釀酒。也稱為「蒲桃」、「蒲萄」、「蒲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