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詞典 4分類詞匯 7
《國語辭典》:刑官  拼音:xíng guān
職官名。掌理刑法的官吏?!吨芏Y。秋官司寇》:「刑官之屬,大司寇,卿一人。」
《漢語大詞典》:問刑官(問刑官)
審判官。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問刑官憑著自己的意思,認是這等了,坐在上面,只是敲打?!?/div>
《分類字錦》:刑官望峻
歐陽修謝觀文殿學(xué)士刑部尚書表:職清書殿,實為儒者之榮;望峻天臺,仍忝刑官之重。
分類:刑部
《國語辭典》:理刑官  拼音:lǐ xíng guān
1.傳統(tǒng)法之職官名。在清朝為理藩院的屬官,分掌外藩各部的刑罰事件,如修訂懲治外藩的法律,及參加審理關(guān)于外藩的案件與判決。
2.文學(xué)中稱府衙的屬官,掌理刑法等事的推勘。《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會試日期已到。公子進了三場,果中金榜二甲第八名,刑部觀政。三個月,選了真定府理刑官?!?/div>
《國語辭典》:白云(白雲(yún))  拼音:bái yún
白色的云。《文選。漢武帝。秋風(fēng)辭》:「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鼓铣骸L蘸昃啊?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203'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詩:「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div>
《漢語大詞典》:白云謠(白雲(yún)謡)
古神話中 西王母 為 周穆王 所作之歌。 明 馮惟訥 《古詩紀(jì)》前集三有《白云謠》。參見“ 白云 ”。參閱穆天子傳卷三。
《漢語大詞典》:白云篇(白雲(yún)篇)
(1). 漢武帝 《秋風(fēng)辭》中有“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之句,后因以“白云篇”稱帝王的詩作。 宋 蘇軾 《集英殿秋宴教坊詞致語口號》:“菊有芳兮蘭有秀,從臣誰和《白云篇》?”
(2). 晉 隱士 陶潛 《和郭主簿》中有“遙遙望白云”之句,后因以“白云篇”稱隱士之詩。 唐 郎士元 《馮翊西樓》詩:“ 陶令 好文嘗對酒,相招一和《白云篇》。”
(3). 南朝 齊 謝朓 《拜中軍記室辭隨王箋》詩中有“白云在天, 龍門 不見”之句,后因以“白云篇”喻思念親人之作。 明 何景明 《新色寺與諸生留別》詩:“去國已違丹壑志,望鄉(xiāng)空賦《白云篇》?!?/div>
《漢語大詞典》:白云亭(白雲(yún)亭)
(1).亭名。在 江西省 馀干縣 之南。 唐 劉長卿 《登馀干古縣城》:“孤城上與 白云 齊,萬古荒涼 楚 水西?!?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江西三·饒州府》:“又縣( 餘干縣 )西南八十步有 白云亭 ,亦 德裕 ( 李德裕 )所建,跨古城之危,瞰 長江 之深,與 干越亭 對峙?!?br />(2).亭名。在 湖北省 巴東縣 之西。 宋 寇準(zhǔn) 建。 宋 陸游 入蜀記卷六:“ 白云亭 則天下幽奇絶境……予自 吳 入 楚 ,行五千餘里,過十五州,亭榭之勝,無如 白云 者?!?/div>
《漢語大詞典》:白龍(白龍)
(1).傳說中白色的龍。墨子·貴義:“帝以甲乙殺青龍於東方,以丙丁殺赤龍於南方,以庚辛殺白龍於西方,以壬癸殺黑龍於北方?!?唐 孫處士 《送青城丈人酒》詩:“深羨 青城 好洞天,白龍一覺已千年?!?宋 周密 齊東野語·祥瑞:“三年,麟見 永泰 ,白龍見 卭江 ?!?span id="gdqnlnf" class="book">《清史稿·災(zāi)異志一》:“ 乾隆 二年二月, 潮陽 白龍見?!?br />(2).形容奔騰直瀉的溪流瀑布。 唐 孟郊 《寒溪》詩:“一曲一直水,白龍何鱗鱗?!?宋 朱熹 《次觀瀑布韻》:“快瀉蒼崖一道泉,白龍飛下鬱藍天?!?br />(3).神話中的河神。
(4).傳說 伏羲 時的刑官名。《唐律疏議·名例序》:“昔白龍白云,則 伏犧 軒轅 之代?!?br />(5).即 白龍堆 。 唐 崔湜 《大漠行》:“近見行人畏 白龍 ,遙聞公主愁黃鶴?!?唐 東方虬 《昭君怨》詩之二:“揜淚辭丹鳳,銜悲向 白龍 ?!眳⒁姟?白龍堆 ”。
《國語辭典》:白龍堆(白龍堆)  拼音:bái lóng duī
1.地名。在新疆羅布泊以東至甘肅玉門關(guān)間。屬礫質(zhì)荒漠,系古代湖積層及紅色砂礫層的隆起高地遭受風(fēng)蝕而成,海拔一千公尺左右。其他散布許多高出地面二十五至四十公尺的方山、巖塔和土柱。呈東北──西南方向,溝谷中有流沙堆積,蜿曲如龍,故稱為「白龍堆」。古代為西域交通要道。
2.地形學(xué)上指乾燥地區(qū)的風(fēng)蝕地形。多成群出現(xiàn)于乾燥地區(qū)。也稱為「風(fēng)蝕脊」、「雅爾當(dāng)」。
《漢語大詞典》:金氣(金氣)
(1).指古代思想家五行學(xué)說中所說的金的氣質(zhì)。呂氏春秋·應(yīng)同:“ 湯 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span id="51q7dl1" class="book">《漢書·天文志》:“逆秋令,傷金氣,罰見太白。”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儒學(xué):“於是以抽爻換象補泄之法修之,於學(xué)之坎位起高閣,曰 青云樓 ,高於 尊經(jīng) 以泄乾之金氣?!?br />(2).秋氣。 南朝 梁簡文帝 《倡婦怨情》詩:“ 玉關(guān) 驅(qū)夜雪,金氣落嚴霜?!?唐 劉禹錫 《新秋對月寄樂天》詩:“夜涼金氣應(yīng),天靜火星流?!?明 何景明 《白菊賦》:“乃歲律之甫遷,慨金氣之何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 陳滄州 先生守 蘇州 ,《重游虎邱》詩云……代謝已憐金氣盡,再來偏笑石頭頑?!?br />(3).亦作“ 金氣 ”。指刑官。 章炳麟 《巡警總監(jiān)箴》:“發(fā)姦擿伏,金氣作辛,屈彼大豪,以振窮矜?!?/div>
《漢語大詞典》:刑柄
指刑官的權(quán)力。《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所以知其然者,自古至今,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而不離刺轉(zhuǎn)相蹄嚙者也!” 唐 顏真卿 《謝兼御史大夫表》:“孟夏之中,始操刑柄,數(shù)旬之內(nèi),兼總憲司?!?/div>
《漢語大詞典》:皋契
皋陶 和 契 的并稱。傳說 皋陶 是 虞舜 時刑官, 契 是 虞舜 時司徒。 元 耶律楚材 《和董彥才東坡鐵杖詩》:“ 湛然 忝佐本無功,致主澤民媿 皋 契 ?!?/div>
《漢語大詞典》:刑史
古代刑官下屬主管文書的小吏。國語·晉語七:“無乃不堪君訓(xùn),而陷於大戮,以煩刑史?!?韋昭 注:“刑,刑官,司寇。史,太史,掌書法。”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國語下:“刑史,謂刑官之史,掌刑書以贊治者?!?/div>
《漢語大詞典》:木吏
木雕的獄吏。語出漢書·司馬遷傳:“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入,削木為吏議不對,定計於鮮也。”后因以“木吏”借指刑官。文苑英華卷五四八引無名氏《妖言判》:“定刑名於木吏,應(yīng)入流條;量減贖於金科,合從徒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