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慶元鄞縣人,字子尹。史彌忠子。寧宗嘉定十年進士。歷朝奉郎,以將作丞兼知真州,權淮南轉(zhuǎn)運判官。曾率眾捍敵于儀真。后擢大理丞兼知揚州。卒年七十八。
全宋文·卷七六六一史巖之,字子尹,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彌忠子,嵩之之弟。嘉定十年進士。端平間以將作監(jiān)丞、大理丞知真州、揚州。嘉熙中歷軍器監(jiān)、秘書少監(jiān)、太府卿、刑部侍郎、戶部尚書,均兼知臨安府。以敷文閣學士知隆興府。淳祐間,以龍圖閣學士知紹興府。遷端明殿學士、知福州。開慶元年為沿江制置副使。終資政殿大學士。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會稽續(xù)志》卷二,《咸淳臨安志》卷四九,《延祐四明志》卷五,《萬姓統(tǒng)譜》卷七四,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瀘州人,字成叔,號復山。寧宗嘉定二年進士。累官至簽書樞密院事。理宗端平三年,進參知政事,尋以資政殿學士知紹興府。嘉熙、淳祐間,兩為參知政事。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后被劾落職,卒于嘉興。
全宋文·卷七○四七李鳴復,字成叔,號復山,瀘州(治今四川瀘州)人。嘉定二年進士,歷官權發(fā)遣金州兼干辦安撫司公事。召入朝,授司農(nóng)寺丞,遷兵部郎中、軍器少監(jiān)、大理少卿,拜侍御史兼侍講。端平三年,權刑部尚書、兼給事中,除簽書樞密院事。拜參知政事,出知紹興府。嘉熙初復為參知政事兼知樞密院。淳祐四年出知福州,為福建路安撫使。后提舉宮觀,卒于嘉興?!?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九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71
【介紹】:
宋建昌軍南豐人,字立之。理宗淳祐四年進士。由邵武軍判官入為國子正,累遷秘書監(jiān)。景定四年,拜侍御史,遷刑部尚書。度宗即位,拜殿中侍御史兼侍講。后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咸淳六年,兼權參知政事。直言清節(jié),屢上書言國是。卒謚文定。有《寄懷斐稿》、《曲轅散木集》、《經(jīng)史明辨》、《經(jīng)史管見》等。
全宋詩陳宗禮(一二○三~一二七一),字立之,號千峰,南豐(今屬江西)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進士,年四十二(《隱居通議》卷九)。十二年為邵武軍判官(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入為國子正,累遷太常少卿,出為廣東提點刑獄,以與吳潛唱和,責永州居住。景定四年(一二六三)拜侍御史,淮西路轉(zhuǎn)運判官,遷刑部尚書,復以事罷。度宗即位,拜殿中侍御史,尋權禮部尚書。逾年,為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兼知廣州。咸淳六年(一二七○)簽書樞密院事,七年,兼權參知政事,卒(《續(xù)宋宰輔編年錄》卷一九)。謚文定。有《寄懷斐藁》、《曲轅散木集》等,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一有傳。今錄詩十首。
全宋文·卷八○八九陳宗禮(?——一二七○),字立之,號千峰,建昌軍南豐(今江西南豐)人。少貧力學。淳祐四年進士及第,調(diào)邵武軍判官,入為國子正,遷太學博士、國子監(jiān)丞,轉(zhuǎn)秘書省著作佐郎。拜太常少卿,以直寶謨閣、廣東提點刑獄進直煥章閣,遷秘書監(jiān)。景定中拜侍御史,直龍圖閣、淮西轉(zhuǎn)運判官,遷刑部尚書。度宗即位,兼侍講,拜殿中侍御史。遷禮部侍郎,權禮部尚書,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兼知廣州。咸淳六年加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同年以兼權參知政事致仕,尋卒,謚文定。著有《寄懷斐稿》、《曲轅散木集》、《兩朝奏議》、《經(jīng)筵講義》、《經(jīng)史明辨》、《經(jīng)史管見》、《人物論》等。《宋史》卷四二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7—1256
【介紹】:
宋徽州歙縣人,字尹卿,一作節(jié)卿。理宗紹定五年進士。調(diào)潭州戶曹,嘗奉臺檄出武岡往綏寧。會土人嘯聚,即前往見其酋長,以理喻之,眾皆帖服。淳祐間,中刑法科,除大理評事,昭枉雪滯,讞議精詳。改奉議郎,宰廣德建平,鏟除苛征,疏剔滯訟。歲余召還,遷太常丞。后以朝奉郎知泉州,兼提舉福建舶事。官終直秘閣、提點浙東刑獄。
全宋文·卷七九九一汪應元(一二○七——一二五六),字尹卿,徽州歙縣(今安徽歙縣)人。紹定五年進士,調(diào)長沙戶曹。淳祐六年除大理評事,八年宰建平。尋任太府寺丞,兼權刑部郎官,遷太常丞。補外,知泉州,罷歸。起復,任直秘閣、兩浙東路提點刑獄公事。寶祐四年卒于官,年五十。見程元鳳《故宋提刑汪公應元墓志銘》(《新安文獻志》卷八三),弘治《徽州府志》卷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53
【介紹】:
宋饒州馀干人,字直卿。寧宗開禧元年進士。歷監(jiān)察御史、左司諫,建言備軍食、察計吏、強邊防、安流民。升右正言,出知廣州兼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召為禮部侍郎兼中書舍人。理宗淳祐四年,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拜參加政事,旋被劾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53
【介紹】:
宋福州人,字幼學,號留耕。寧宗嘉定七年進士。知臨江軍,賑荒有法。理宗朝歷樞密副都承旨兼右司郎中,進對言天下大勢,請帝反省,改善朝政,又極論邊事。淳祐八年累官參知政事。尋罷知建寧府。
全宋詩王伯大(?~一二五三),字幼學,號留耕,福州長溪(今福建霞浦)人。寧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進士。歷主管戶部架閣文字(《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一九),知臨江軍,知池州兼權江東提舉常平。理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為樞密副都承旨兼左司郎中。淳祐四年(一二四四),遷吏部侍郎兼權中書舍人兼侍讀。七年,擢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八年,出知建寧府。寶祐元年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七四二○王伯大(?——一二五三),字幼學,號留耕,福州(治今福建福州)人,嘉定七年進士。歷知臨江軍、信陽軍、池州。端平中累遷樞密副都承旨兼左司郎中。以直寶謨閣出知婺州,遷秘書少監(jiān),進太常少卿,升起居郎兼權刑部侍郎,提舉宮觀。淳祐四年召還,授權吏部侍郎兼權中書舍人,擢吏部尚書。七年,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次年拜參知政事。后出知建寧府。寶祐元年七月卒。嘗修《秋浦新志》十六卷。見《直齋書錄解題》卷八,《淳熙三山志》卷三一,《宋史》卷四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興化軍仙游人,字謙之,一作謙夫。葉順從曾孫。理宗紹定五年進士。歷侍御史、右諫議大夫,累除寶章閣直學士。出入館閣言路十余年,諫疏至百二十余奏,皆切中時弊。嘗薦蔡抗可用,為士論所歸。
全宋文·卷七九五六葉大有,字謙之(一作謙夫),仙游(今福建仙游)人,颙從曾孫。紹定五年省試第一,登進士第。授英德府教授,入為國子學錄。嘉熙中自太學博士召試入館閣,淳祐中累遷至著作郎。擢右正言、左司諫,遷殿中侍御史、右諫議大夫。除刑部尚書,以母病力辭,以寶章閣直學士出知溫州,母歿哀毀而卒。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雍正《福建通志》卷四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55
【介紹】:
宋隆州井研人,字成之,號鳳山。李舜臣子。寧宗嘉定四年進士。歷干辦行在諸軍審計司。進對帝問“崇尚道學之實”,在“格物致知以為出治之本”。累進禮部侍郎,以言罷。又以寶文閣待制知饒州,改知寧國府。理宗淳祐五年除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旋除同知樞密院事。致仕卒。
全宋文·卷七三一○李性傳,字成之,號鳳山,井研(今四川井研)人,心傳季弟。嘉定四年舉進士,歷干辦行在諸軍審計司。遷武學博士、太常寺丞、起居舍人兼侍講。為起居郎,兼國史編修,權刑部侍郎,進禮部侍郎。出知饒州,改寧國府。召為兵部侍郎,進兵、吏部尚書。淳祐五年,自禮部尚書拜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升同知樞密院事。寶祐間提舉宮觀致仕?!?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九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57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字子由,一作子申。史彌忠子。寧宗嘉定十三年進士。累擢刑部侍郎。理宗端平元年,金亡,宋欲乘機收復河南,嵩之持不可,因請祠歸里。后師潰,復召用之,累拜參知政事,進右丞相兼樞密使。淳祐中封永國公。遭父喪起復,力主和議,為公論所不容,閑居十三年。卒謚忠簡,改謚莊肅。恭帝德祐初,奪謚。
全宋詩史嵩之(?~一二五六),字子由,一作子申,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進士。調(diào)光化軍司戶參軍。理宗寶慶三年(一二二七),通判襄陽府。歷知棗陽軍、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嘉熙三年(一二三九),為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江淮京湖四川軍馬。淳祐四年(一二四四),父喪起復,因力主和議,為公論所不容,閒居十三年。寶祐四年卒。有《野樂編》,已佚。事見《延祐四明志》卷五,《宋史》卷四一四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七六八四史嵩之(?——一二五六),字子申,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彌忠子。嘉定十三年進士,調(diào)光化軍司戶參軍。寶慶三年通判襄陽府。紹定元年以屯田功,權知棗陽軍,累遷至京西、湖北制置使兼知襄陽府。端平元年,金亡,出兵收復河北,力陳非計。嘉熙三年,任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兩淮四川京西湖北兵馬。淳祐四年遭父喪,起復,以其力主和議,為公論所不容,閑居十三年。寶祐四年卒。見《宋史》卷四一四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華父,號裕齋。馬之純孫。理宗寶慶二年進士。從真德秀學。歷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入覲歷陳京師艱食、和糴增價、海盜致寇三害。為江東安撫使、知建康府,減租稅,養(yǎng)鰥寡孤疾,興學禮賢,辟召僚屬,皆極一時之選。以資政殿大學士兼淮西總領,進同知樞密院事。度宗咸淳三年參知政事,五年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以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卒謚莊敏。
全宋詩馬光祖,字華父,一字實夫,號裕齋,金華(今屬浙江)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士,調(diào)新喻主簿。歷知馀干縣、高郵軍、處州、臨安府、建康府。咸淳三年(一二六七)拜參知政事。五年,進知樞密院事?!?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六有傳。今錄詩八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徐儼夫,字公望,號桃渚(《陽春白雪》卷八),平陽(今屬浙江)人。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進士。九年,自通判紹興府除校書郎,累遷著作郎,兼禮部郎官。十二年,除秘書丞(《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因忤時相丁大全,罷歸杜門不出。景定初起為禮部侍郎。有《桃渚集》(《東甌詩存》卷八),已佚。明弘治《溫州府志》卷一○有傳。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23—1288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君節(jié)。方漸曾孫。理宗淳祐十年進士。恭帝德祐元年以國子司業(yè)權直舍人院,乞竄賈似道廣南。端宗景炎中終禮部尚書。以文章進身,平居孝友仁恕,臨事剛果,有奇男子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強學。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起州縣,累遷至兵部侍郎,擢待制。理宗寶祐間帥廣東,有政績。度宗咸淳中以華文閣待制知慶元府。后守本官致仕。卒謚清惠。
全宋詩謝子強,字強學,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寧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進士(明弘治《溫州府志》卷一三)。累遷太府丞,出知嘉興府。入為秘書監(jiān)兼左諭德,復出知潭州、廣州、紹興府,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慶元府(《寶慶四明志》卷一)。《宋史翼》卷二二、明弘治《溫州府志》卷一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69
【介紹】:
宋潼川人,字逢原,一字叔剛。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授小溪主簿,待次三年,朝夕討論六經(jīng)、諸子百家之言。知蒲江縣,后通判太平州,改福州。理宗初政,上書極論當時危亡之征。知慶元府,為沿海制置使,募水軍,造戰(zhàn)艦,蓄糧食。為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江東安撫使,自建康至池州一帶,列寨置屋,屯戍兵力。度宗時,任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有《續(xù)言行錄》、《奏稿》、《橘州文集》。
全宋詩姚希得(?~一二六九),一字逢原,字叔剛,潼川(今四川三臺)人。寧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進士,授小溪主簿。調(diào)嘉定府司理,知蒲江縣,通判太平州、福州,召為國子監(jiān)丞。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遷秘書丞(《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歷江西提刑,知靜江府、慶元府、建康府。景定五年(一二六四),召為兵部尚書。度宗即位,遷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尋授參知政事,以言罷。咸淳五年卒。有《橘州文集》,已佚。《宋史》卷四二一有傳。
全宋文·卷七七二三姚希得(?——一二六九),字逢原,一字叔剛,潼川(今四川三臺)人。嘉定十六年進士,授小溪主簿,歷知盤石、蒲江,通判福州。召為國子監(jiān)丞,遷太府寺丞,知大宗正丞,進秘書丞。出為提舉江西常平,改提刑,知靜江府。召為秘書少監(jiān),遷宗正少卿兼權給事中。出為兩淮宣撫司判官,知慶元府。召為工部尚書,改刑部,為沿江制置使兼江東安撫使、知建康府兼淮西總領。景定五年召為兵部尚書。度宗即位,授同知樞密院事,拜參知政事。以言罷。起知潭州,辭。咸淳五年卒。有《續(xù)言行錄》、《奏稿》、《橘州文集》。見《宋史》卷四二一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潭州醴陵人,字起霖,一字季遠。少有志略,精于《春秋》學。理宗淳祐四年進士。歷知嘉興府。累官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景定二年,拜參知政事。三年,罷為湖南安撫使,判潭州。性伉直,不附賈似道。度宗即位,似道恐其召用,陰諷李雷應劾之,詔徙衡州居住,未至而歿。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