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6
詞典
5
分類詞匯
10
其它
1
分類詞匯
委任
向上
中壽
卻說
簡任
那就
上下文
伏線
響林史前文化
西拉雅文化相
《國語辭典》:
委任
拼音:
wěi rèn
1.任用、托付。《三國演義》第五七回:「瑜以凡才,荷蒙殊遇,委任腹心,統(tǒng)御兵馬?!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涣兀骸肝胰舻昧四銈兊你y子,開脫了你們,不但辜負(fù)撫臺的委任,那十三條冤魂肯依我嗎?」
2.文職公教人員官等之一,在簡任、薦任之下。
分類:
委任
信任
付托
棄職
辛亥革命
信用
擔(dān)任
任職
后到
職務(wù)
解放
前文
文官
一等
《國語辭典》:
向上
拼音:
xiàng shàng
1.往上、朝上。如:「元旦升旗典禮中,大家朝著旗桿向上看,眼見國旗飄飄,心中都十分感動?!?br />2.上進(jìn)、進(jìn)取?!冻蹩膛陌阁@奇》卷一:「懶惰的,也只消天掉下前程,不須經(jīng)商立業(yè);敗壞的,也只消天掙與家園,卻不把人間向上的心都冷了?」
3.上層、高貴的。唐。
白居易
池上閒吟詩
二首之一:「幸逢堯舜無為日,得作羲皇向上人?!顾?。
陳著
卜算子。一自夢盧頭
詞:「元是都門向上人,大用何嫌晚?!?br />4.前文或前言提及。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一折:「今日早朝下來,已與曹子建學(xué)士說知向上之事?!?/div>
分類:
以上
上進(jìn)
朝著
向上
犯上
前邊
高處
上邊
夠不上
數(shù)量
超過
前文
不足
基數(shù)
前言
程度
標(biāo)準(zhǔn)
《國語辭典》:
中壽(中壽)
拼音:
zhōng shòu
中等的歲數(shù)。古時將人的壽命分為上、中、下三段。中壽,或謂一百歲,或謂九十歲,或謂八十歲,或謂七十歲,或謂六十歲?!蹲髠鳌Y夜辍罚骸笭柡沃袎邸咕湎绿?。孔穎達(dá)。正義:「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左傳。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凍餒。」句下晉。杜預(yù)。注:「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固???追f達(dá)。正義:「上壽百年以上,中壽九十以上,下壽八十以上?!埂肚f子。盜蹠》:「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呂氏春秋。孟冬紀(jì)。安死》:「人之壽,久之不過百,中壽不過六十?!埂痘茨献?。原道》:「凡人中壽七十歲?!?/div>
分類:
中等
年壽
時說
九十
承前
前文
一句
《國語辭典》:
上壽(上壽)
拼音:
shàng shòu
1.古稱長壽之尤者為上壽。其說有三:一百二十歲、一百歲、九十歲?!蹲髠鳌Y夜辍罚骸笭柡沃袎??!固???追f達(dá)。正義:「上壽百二十,中壽百,下壽八十?!埂肚f子。盜蹠》:「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jié)h。王充《論衡。正說》:「上壽九十,中壽八十,下壽七十?!?br />2.祝壽。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
:「陵未沒時,使有來報,漢公卿王侯,皆奉觴上壽?!?jié)h。
揚(yáng)雄
〈
甘泉賦
〉:「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壽兮,屏玉女而卻宓妃?!?/div>
分類:
上壽
祝賀
敬酒
賀壽
壽辰
祝頌
長壽
《國語辭典》:
卻說(卻說)
拼音:
què shuō
說書人或章回小說中,在一個情節(jié)結(jié)束后,另起一個段落時,常用的發(fā)端詞。元。關(guān)漢卿《玉鏡臺》第一折:「卻說那不得志的,也有一等?!?/div>
分類:
發(fā)端
后面
往往
重提
提前
前文
說過
《國語辭典》:
簡任(簡任)
拼音:
jiǎn rèn
1.選拔任用。《后漢書。卷二九。申屠剛傳》:「剛每輒極諫,又?jǐn)?shù)言皇太子宜時就東宮,簡任賢保,以成其德,帝并不納?!?br />2.我國政府文職官員的官等等級,等級在特任之下,薦任之上。
分類:
簡任
官階
選擇
辛亥革命
官員
后到
解放
以前
前文
文官
二等
《國語辭典》:
那就
拼音:
nà jiù
那么就。如:「他要是肯用功,那就好了?!?/div>
分類:
前文
提到
因果關(guān)系
《國語辭典》:
上下文
拼音:
shàng xià wén
文章的上句和下句。如:「這句話必須連上下文一起看,才不致被曲解?!?/div>
分類:
上下文
文章
一文
文句
相連
前文
文和
后文
《漢語大詞典》:
伏線(伏線)
亦作“ 伏線 ”。
(1).前文為后文預(yù)先埋下的線索。 林紓
《〈撒克遜劫后英雄略〉序》
:“然每聽述者敘傳中事,往往於伏線接筍、變調(diào)過脈處,大類吾古文家?!?張?zhí)煲?
《歡迎會》
:“強(qiáng)小國就買通了弱大國的一個賣國賊:這就是第三幕的伏線,不必說。”
(2).潛伏的因素。 魯迅
《墳·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
:“因為將來的運(yùn)命,早在現(xiàn)在決定,故父母的缺點(diǎn),便是子孫滅亡的伏線,生命的危險?!?br />見“ 伏綫 ”。
分類:
前文
潛伏
為后
因素
后文
預(yù)先
線索
《國語辭典》:
響林史前文化(響林史前文化)
拼音:
xiǎng lín shǐ qián wén huà
在墾丁國家公園發(fā)現(xiàn)的史前文化。分布于港口溪河谷區(qū),大約距今二千七百年左右,所發(fā)現(xiàn)的文化遺留物有陶片、石硾、石板棺墓葬等。
分類:
國家
家公
公園
發(fā)現(xiàn)
史前
前文
文化
分布
港口
河谷
《國語辭典》:
西拉雅文化相
拼音:
xī lā yǎ wén huà xiàng
臺灣南部墾丁國家公園的史前文化相之一。以西拉雅平埔族為代表,其存在時間距今約一千二百年前后。原分布于臺南、高雄、屏東一帶,后逐漸遷至臺東。恒春半島為其重要的活動區(qū),其時間當(dāng)早于文獻(xiàn)的記載。
分類:
南部
國家
家公
公園
史前
前文
文化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