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化水
譚子化書見化云下。
分類:化水
《分類字錦》:投地化水
洛陽伽藍記:報德寺有含消梨,重十斤,從樹投地,盡化為水。
《國語辭典》:文化水準(文化水準)  拼音:wén huà shuǐ zhǔn
一個社會或一個民族文化教養(yǎng)的平均程度。
《國語辭典》:瞎子  拼音:xiā zi
失去視覺能力的人?!度辶滞馐贰返谖逅幕兀骸甘球沤辛艘粋€男瞎子來替姑娘算命?!埂都t樓夢》第一○回:「他素日又和寶玉鬼鬼祟祟的,只當人都是瞎子看不見。」
《漢語大詞典》:智識分子(智識分子)
具有較高文化水平、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如科學工作者、教師、醫(yī)生、記者、工程師等。 魯迅 《書信集·致蕭軍、蕭紅》:“您的朋友既入大學,必是智識分子?!?/div>
《漢語大詞典》:午校
中午上課的學校??谷諔?zhàn)爭時期邊區(qū)政府為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所辦的補習學校之一。
《國語辭典》:通俗讀物(通俗讀物)  拼音:tōng sú dú wù
淺近而適合大眾閱讀的書刊。除要求內容淺顯、文字簡易外,還須力求知識的正確性和普遍性。
《國語辭典》:雅俗共賞(雅俗共賞)  拼音:yǎ sú gòng shǎng
雅士與俗人并皆欣賞。指趣味合于一般人的欣賞水準。明。孫仁孺《東郭記》第八出:「聞得有綿駒善歌,雅俗共賞?!埂都t樓夢》第五○回:「不如作些淺近的物兒,大家雅俗共賞才好?!?/div>
《國語辭典》:胸無點墨(胸無點墨)  拼音:xiōng wú diǎn mò
胸中沒有一滴墨水。比喻人毫無學識?!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二十二回:「因為市上的書賈,都是胸無點墨的,只知道什么書銷場好,利錢深,卻不知什么書是有用的,什么書是無用的。」
《漢語大詞典》:動物心理學
又稱“比較心理學”。研究不同進化水平的動物的行為特點及其規(guī)律的心理學分支學科。任務是對動物行為進行描述、分析和分類,比較不同種動物的行為的生物學特征并確定和闡明它們之間的關系等。
《國語辭典》:不識一?。ú蛔R一丁)  拼音:bù shì yī dīng
丁,比喻極易認識的字。語本《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剐稳萑瞬蛔R字或毫無學問?!队讓W瓊林。卷三。人事類》:「村夫不識一丁,愚者豈無一得?」也作「目不識丁」、「目不識字」、「一丁不識」、「未識一丁」。
《國語辭典》:一丁  拼音:yī dīng
1.一個成年男子?!端螘>砹?。孝武帝本紀》:「夏五月辛酉,制荊、徐、兗、豫、雍、青、冀七州統(tǒng)內,家有馬一匹者,蠲復一丁?!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804' target='_blank'>白居易 〈新樂府。新豐折臂翁〉:「戶有三丁點一丁,點得驅將何處去?!?br />2.一個的??誤。《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國語辭典》:不識之無(不識之無)  拼音:bù shì zhī wú
之無,唐代白居易出生六七個月時,即能辨別「之」、「無」二字。見《舊唐書。卷一六六。白居易傳》。故后世用以比喻極淺顯易懂的字。不識之無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清。黃景仁 除夕述懷詩:「有兒名一生,廢學增癡憨;曾不識之無,但索梨與柑。」
《漢語大詞典》:能寫會算(能寫會算)
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兒女英雄傳第七回:“什么書兒都念過,什么字兒都認得,學得能寫會算,又是一把的好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