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7,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燈夕
三微
一夏
三五夜
夏中
下元
雀臺
想必
收燈
魔軍
帝嚳
事濟
既笄
祖始
望夕
《國語辭典》:燈夕(燈夕)  拼音:dēng xì
陰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晚上,有張掛燈籠的習(xí)俗,故稱為「燈夕」?!端问?。卷二六五。呂蒙正傳》:「嘗燈夕設(shè)宴,蒙正待。」
《漢語大詞典》:三微
(1).三正。三正之始,萬物皆微,故又稱三微。漢書·律歷志上:“三微之統(tǒng)既著,而五行自青始?!?span id="ock0ai2" class="book">《后漢書·陳寵傳》:“三微成著,以通三統(tǒng)?!?李賢 注引《三禮義宗》:“三微,三正也。言十一月陽氣始施,萬物動於黃泉之下,微而未著,其色皆赤,赤者陽氣。故 周 以天正為歲,色尚赤,夜半為朔。十二月萬物始牙,色白,白者陰氣。故 殷 以地正為歲,色尚白,鷄鳴為朔。十三月萬物始達,其色皆黑,人得加功以展其業(yè)。 夏 以人正為歲,色尚黑,平旦為朔,故曰三微?!?唐 杜審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xùn)|》詩:“六位乾坤動,三微歷數(shù)遷?!?宋 王安石 《回賀冬啟》:“伏以七始載華,三微遂著,方明主撫辰之盛,宜哲人膺祉之多?!眳⒁姟?三正 ”。
(2).謂十五日。《易緯乾鑿度》卷上:“三王之郊,一用 夏 正。天氣三微而成一著,三著而成一體。” 鄭玄 注:“五日為一微,十五日為一著?!?br />(3).古代箭靶上的三條豎線。后漢書·陳敬王羨傳“ 寵 善弩射,十發(fā)十中” 李賢 注引《華嶠書》:“ 寵 射,其秘法以天覆地載,參連為奇。又有三微,三小。三微為經(jīng),三小為緯,經(jīng)緯相將,萬勝之方,然要在機牙?!眳㈤?宋 沈括 夢溪筆談·器用“弩機”條。
《國語辭典》:三正  拼音:sān zhēng
夏正建寅,商正建丑,周正建子,稱為「三正」?!段倪x。陸機?;侍友缧孕嗵糜辛钯x詩》:「三正迭紹,洪圣啟運?!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史傳》:「(自)洎周公維新,姬公定法,?三正以班歷,貫四時以聯(lián)事?!挂卜Q為「三統(tǒng)」。
《國語辭典》:三正  拼音:sān zhèng
天、地、人的正道?!稌?jīng)。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jié)h??装矅鳎骸傅《钘墢U天、地、人之正道。」
《漢語大詞典》:一夏
(1).一個夏季。 漢 王充 論衡·順鼓:“其遭若 堯 、 湯 之水旱,猶一冬一夏也。” 宋 戴復(fù)古 《織婦嘆》詩:“一春一夏為蠶忙,織婦布衣仍布裳?!?br />(2).僧徒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為靜修之期,謂之一夏。佛經(jīng)中稱為安居。見翻譯名義集·眾善行法安居。
《漢語大詞典》:三五夜
農(nóng)歷十五日夜晚。 南朝 梁 沈約 《昭君辭》:“唯有三五夜,明月暫經(jīng)過?!?唐 溫庭筠 《南歌子》詞:“月明三五夜,對芳顏?!?清 大健 《鶴來莊贈孝隱》詩:“中林三五夜,常把蓽門開。”
《漢語大詞典》:夏中
(1).猶夏季。 晉 王羲之 《謝仁祖帖》:“忽然夏中感懷,冷冷不適。足下復(fù)何似,耿耿?!?唐 戴叔倫 《送裴判官回湖南》詩:“莫怕南風(fēng)且盡歡, 湘 山多雨夏中寒?!?span id="ic6cmmk" class="book">《宋書·庾炳之傳》:“ 劉雍 自謂得其力助,事之如父,夏中進甘蔗,若新發(fā)於州?!?br />(2).佛教語。謂夏安居間之九十日,即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國語辭典》:下元  拼音:xià yuán
1.下元節(jié)的簡稱。參見「下元節(jié)」條。
2.術(shù)數(shù)用語。術(shù)數(shù)家以六十甲子與九宮相配,共一百八十年,而稱第三甲子為「下元」。
3.道教稱水中為「下元」,指水府?!段饔斡洝返谌兀骸笐┢蛱毂沾搜?,庶使海岳清寧,下元安泰。」
4.古代醫(yī)學(xué)稱腎部為「下元」。
《漢語大詞典》:雀臺(雀臺)
即 銅雀臺 。 漢 建安 十五年 曹操 所建,在今 河北省 臨漳縣 西南古 鄴城 的西北隅。 南朝 宋 鮑照 《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西出登 雀臺 ,東下望云闕。” 北周 庾信 《擬連珠》之十二:“是以 隋 珠日月,無益 驪山 之火; 雀臺 絃管,空望 西陵 之松。”
《國語辭典》:想必  拼音:xiǎng bì
以己意推測而知必然如此?!冻蹩膛陌阁@奇》卷三:「況且前日一人,尚不敵,今人多如此,想必個個一般英雄,如何是了?」《紅樓夢》第四一回:「金杯銀杯倒都也見過,從來沒見有木頭的。──哦,是了。想必是小孩子們使的木碗兒?!?/div>
《漢語大詞典》:收燈(收燈)
舊俗農(nóng)歷正月十五為燈節(jié),正月十三日謂上燈,正月十八日謂收燈。 宋 姜夔 《浣溪沙》詞序:“己酉歲客 吳興 ,收燈夜闔戶無聊。” 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詞:“寶髻雙雙出綺叢,妝光梅影各春風(fēng)。收燈時候卻相逢?!?清 黃景仁 《木蘭花慢·十八夜對月》詞:“道今夜收燈,半城猶照,剩管殘絃?!?/div>
《漢語大詞典》:魔軍(魔軍)
(1).佛教故事, 釋迦 成道時,惡魔 波旬 來侵害,佛家稱其所率之軍為魔軍。 唐 王勃 《釋迦佛賦》:“莫不魔軍振動,法界奔驚?!?br />(2).泛指由魔鬼組成的軍隊。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扶箕詩》:“天遣魔軍殺不平,不平人殺不平人。不平人殺不平者,殺盡不平方太平?!?br />(3).猶魔君。怪物。常用作詈詞。 元 楊暹 《西游記》第五本第十五出:“那魔軍來時,你著他入房來,我料持他?!?元 宮天挺 《范張雞黍》第一折:“這一伙魔軍,又無甚功勛,卻著他畫戟朱門……羊馬成羣。”
(4).指調(diào)皮搗蛋者。 元張國賓《羅李郎》第四折:“誰家的小魔軍,兩三番迤逗人。”
《國語辭典》:帝嚳(帝嚳)  拼音:dì kù
古帝名。生卒年不詳。黃帝曾孫,名夋,年十五佐顓頊,受封于辛,后代顓頊為王,號高辛氏,都于亳,在位七十年。
《漢語大詞典》:事濟(事濟)
(1).事業(yè)完成;事情辦成功。 漢 賈誼 新書·耳痹:“事濟功成, 范蠡 負室而歸 五湖 ?!?span id="o0mgcc2"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潘濬陸凱傳贊》:“ 胤 ( 陸胤 )身絜事濟,著稱南土,可謂良牧矣。”晉書·李流載記:“若功成事濟,約與君三年迭為主。”
(2).猶事情。 元 無名氏 《小孫屠》戲文第十四出:“你哥哥不聽人説話,取了這個婦女,不知做了不良事濟,你哥哥把它殺了?!?元 無名氏 《小孫屠》戲文第十五出:“作事濟,不點實。如今怎生來救你?”
《國語辭典》:既笄  拼音:jì jī
笄,簪子。古代女子到了十五歲,即把披垂的頭發(fā)梳上去,插上簪子,表示成人待嫁。唐。陳鴻《長恨傳》:「詔高力士潛搜外宮,得弘農(nóng)楊玄琰女于壽邸,既笄矣?!?/div>
《漢語大詞典》:祖始
本源;起源。太平經(jīng)丁部之十五:“夫天地人本同一元氣,分為三體,各有自祖始?!?/div>
《漢語大詞典》:望夕
通常指舊歷十五日的晚上。太平廣記卷八二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李子牟:“ 江陵 舊俗,孟春望夕,尚列影燈?!?span id="eo6kuue"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宗咸平五年》:“帝自畢諒陰,以 啟圣院 太宗 降誕之地,圣容在焉,前期往拜,至望夕乃幸他寺,遂為制?!?/div>
分類:舊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