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德壽宮(德壽宮)
宋 宮名。原為 紹興 十五年 宋高宗 欽賜給 秦檜 的大宅,并有 高宗 親筆題額“一德格天之閣”,后改名為“德壽宮”。 紹興 三十一年 高宗 退位后常居于此。故址在今 浙江 杭州 望仙橋 東。 宋 張仲文 《白獺髓》:“ 秦檜 師垣 故第,即今之 德壽宮 ,西有 望仙橋 ,東有 升仙橋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帝王都會:“ 高宗 在 德壽宮 ,每進膳,必置匙筯兩副,食前多品,擇取欲食者,以別筯取置一器中,食之必盡,飯則以別匙減而后食。 吳后 嘗問其故,對曰:‘不欲以殘食與宮人食也。’”亦省稱“ 德壽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帝王都會:“ 高宗 既居 德壽 ,時到 靈隱 冷泉亭 閒坐?!?清 張日熙 《南宋西湖小樂府·精忠柏》:“ 德壽 盤松委秋草,千載墓門日杲杲。”
《漢語大詞典》:小男
(1).泛指未成年的男孩。 漢 王充 論衡·驗符:“ 皖 民小男曰 陳爵 、 陳挺 ,年皆十歲以上,相與釣於湖涯?!?王安友 《協(xié)作》:“眼下在這里干活的全是一些老頭、小男半勞動力和婦女?!?br />(2).年幼的兒子。 唐 李商隱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小男方嗜栗,幼女漫憂葵?!?br />(3). 唐 戶籍制稱四歲至十五或十七歲的男子為小男。 王國維 《觀堂集林·唐寫本燉煌縣戶籍跋》:“《六典》,凡男女始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二十有一為丁,六十為老。《唐志》, 天寳 三載,更名十八以上為中……必書此者,以與授田之事相關故也。此下或書寡,或書小男,或書小女、中女,皆放此?!?/div>
《國語辭典》:鑼鼓(鑼鼓)  拼音:luó gǔ
鑼和鼓。泛指各種打擊樂器?!度辶滞馐贰返谌鸹兀骸干倏?,擺上酒席,打動鑼鼓,一個人上來做一出戲?!?/div>
《國語辭典》:游氣(遊氣)  拼音:yóu qì
1.浮動的云氣?!稌x書。卷一二。天文志中》:「凡游氣蔽天,日月失色,皆是風雨之候也?!?br />2.微弱的氣息?!肚迤缴教迷挶尽@钤獏墙戎焐摺罚骸钙渖唛L尺馀,如瘦竹之形,元見尚有游氣,荒忙止住小童?!?/div>
《漢語大詞典》:牧羊兒(牧羊兒)
(1).借稱世外之人。典出 晉 葛洪 神仙傳·黃初平: 黃初平 十五歲時牧羊山中,有道士帶他到 金華山 石室里住了四十馀年。有一天他哥哥在街上遇一道士,問之。道士說:“ 金華山 中有一牧羊兒,姓 黃 名 初平 ,是卿弟非疑。”于是哥哥找到了弟弟,問他羊何在,他說近在山東。哥哥去看時,只看到白石頭, 初平 叫一聲:“羊起!”石頭都變成羊,有幾萬頭。 唐 李白 《古風》之十七:“ 金華 牧羊兒,乃是紫煙客。” 宋 楊萬里 《飲酒》詩:“我本非搢紳, 金華 牧羊兒?!?br />(2).指見識淺陋的人。新五代史·唐太祖劉太妃傳:“ 晉 兵屢敗, 太祖 憂窘,不知所為。大將 李存信 等勸 太祖 亡入北邊,以圖再舉。 太祖 入以語夫人,夫人問誰為此謀者,曰:‘ 存信 也?!蛉笋堅唬骸?存信 , 代北 牧羊兒耳,安足與計成敗邪!’”
(3).指 秦 末 項梁 所立之 楚懷王 孫 心 。因時在民間牧羊,故稱。 宋 王安石 《范增》詩之一:“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兒?!眳㈤?span id="qzscqe7" class="book">《史記·項羽本紀》。
《國語辭典》:榆樹(榆樹)  拼音:yú shù
植物名。榆科榆屬,落葉喬木。高十五至二十五公尺。皮色深褐,葉橢圓形,基部略歪斜,鋸齒緣。春季開花,花色淡綠而帶紫,簇生葉腋。翅果扁圓,木材堅實,可制器具或作建材。
《國語辭典》:銅雀臺(銅雀臺)  拼音:tóng què tái
東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冬,曹操于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建一高臺。樓頂置大銅雀,展翅若飛。唐以后也稱為「相臺」。宋。劉克莊 沁園春。何處相逢詞:「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臺?!埂度龂萘x》第三四回:「乃即日破土斷木,燒瓦磨磚,筑銅雀臺于漳河之上?!?/div>
《漢語大詞典》:三五月
指農歷十五夜的月亮。多特指中秋月。 南朝 梁 王僧孺 《月夜詠城南康新有所納》詩:“二八人如花,三五月如鏡?!?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詩:“是時秋方中,三五月正圓?!?唐 段成式 《觀山燈獻徐尚書》詩:“分明三五月,傳照百千燈。”
《漢語大詞典》:青苗錢(青苗錢)
(1). 唐 代賦稅名。 大歷 元年,詔天下苗一畝征稅錢十五,以補百官俸錢,因國急用,當苗青即預征,又有地頭錢每畝征二十,通稱“青苗錢”。新唐書·食貨志一:“至 大歷 元年,詔流民還者,給復二年,田園盡,則授以逃田。天下苗一畝稅錢十五,市輕貨給百官手力課。以國用急,不及秋,方苗青即征之,號‘青苗錢’。又有‘地頭錢’,每畝二十,通名為青苗錢?!?span id="1aiwg11" class="book">《新唐書·食貨志五》:“ 大歷 元年,歛天下青苗錢,得錢四百九十萬緡?!?清 顧炎武 日知錄·豫借:“ 代宗 廣德 二年七月庚子稅天下地畝青苗錢以給百官俸。所謂青苗錢者,以國用急不及待秋,方苗青而徵之,故號青苗錢。”原注:“此與 宋 王安石 所行青苗錢之法不同?!币嗍∽鳌?青苗 ”。 唐 無名氏 大唐傳載:“ 至德 元年,勑天下州縣量定酤酒,隨月納稅。 建中 二年,更加青苗?!?清 袁枚 隨園隨筆·辨訛下:“《新(唐)書》 大歷 元年,詔天下苗一畝稅錢十五,以國急用,不及秋收,苗青則征之,號曰‘青苗錢’,此青苗之始也?!?br />(2). 宋 代在青黃未接時發(fā)放的農業(yè)貸款。(1) 宋仁宗 時, 陜西 轉運使 李參 在轄區(qū)內貸出的錢。宋史·李參傳:“﹝ 李參 ﹞部多戍兵,苦食少。 參 審訂其闕,令民自隱度麥粟之贏,先貸以錢,俟穀熟還之官,號‘青苗錢’。經數(shù)年,廩有羨糧。 熙寧 青苗法,蓋萌於此矣?!?2) 宋 熙寧 二年, 王安石 創(chuàng)青苗之法于青黃不接之際,官府貸錢與民。正月放而夏斂,五月放而秋斂,納息二分。本名常平錢,民間稱青苗錢。宋史·食貨志四:“今放青苗錢,凡春貸十千,半年之內便令納利二千,秋再放十千,至歲終又令納利二千?!眳⒁姟?青苗法 ”。
《國語辭典》:青苗法  拼音:qīng miáo fǎ
宋神宗時宰相王安石所采行的財政措施。在每年春夏間農家經濟拮據(jù)時,政府可貸款給農民。秋收后,農民再將本息一并歸還政府,以免農民受高利貸剝削。
《漢語大詞典》:望參(望參)
(1).謂官員每月十五日參朝。通典·禮三十:“ 神龍 元年四月十四日,初令文武官五品以上,每朔、望參日陞殿食。”
(2). 宋 代對六參的稱謂。 宋 趙昇 朝野類要·班朝:“六參,又名望參,謂一五日之常禮也。在京大小職事及不釐務官,趁赴望參,不得連三次請假。”參見“ 六參 ”。
分類:官員十五
《漢語大詞典》:六參(六參)
謂一月朝參六次。新唐書·百官志三:“﹝武官﹞五品以上及折衝當番者,五日一朝,號六參官?!?唐 張說 《鄭國夫人神道碑》:“每至四時令節(jié),六參嘉會,魚軒照門,龜艾交室?!?宋 吳自牧 夢粱錄·大內:“如六參起居,百官聽麻,改殿牌為 文德 殿?!?宋 時又名“望參”。參閱 宋 趙昇 朝野類要·班朝·六參。
分類:朝參初一
《漢語大詞典》:鄭風(鄭風)
(1).指鄭公風。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 弘 ( 鄭弘 )少以苦節(jié)自居,恒躬采伐,用貿糧膳,每出入溪津,常感神風送之,雖憑舟自運,無杖檝之勞,村人貪藉風勢,常依隨往還。有淹留者,徒輩相謂:‘汝不欲及 鄭 風邪?’其感致如此?!眳⒁姟?鄭公風 ”。
(2).十五國風之一。
分類:十五國風
《漢語大詞典》:鄭公風(鄭公風)
傳說中得神助之風。后漢書·鄭弘傳“ 鄭弘 字 巨君 , 會稽 山陰 人也” 李賢 注引 南朝 宋 孔靈符 《會稽記》:“ 射的山 南有 白鶴山 ,此鶴為仙人取箭。 漢 太尉 鄭弘 嘗采薪,得一遺箭,頃有人覓, 弘 還之,問何所欲, 弘 識其神人也,曰:‘常患 若耶溪 載薪為難,愿旦南風,暮北風。’后果然。故 若耶溪 風至今猶然,呼為‘鄭公風’也。”
《國語辭典》:放夜  拼音:fàng yè
唐時長安實行宵禁。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城中不禁夜行,以便觀燈賞月,稱為「放夜」。宋。周邦彥 解語花。風銷焰蠟詞:「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div>
《漢語大詞典》:盈月
滿月,圓月。指農歷每月十五夜之月。三國志·魏志·管輅傳“ 毓 未解 輅 言,無幾, 曹 爽等誅,乃覺寤云”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管辰 《管輅別傳》:“三五盈月,清耀燭夜?!?/div>
《國語辭典》:旦望  拼音:dàn wàng
1.朔日及望日?!端问?。卷一○九。禮志十二》:「一遇旦望諸節(jié)序,下降香表,薦獻行禮儀注?!?br />2.稱周公旦與太公望。二人為周初功臣?!度龂尽>矶?。魏書。高柔傳》:「成湯仗阿衡之佐,文、武憑旦、望之力?!?/div>
《漢語大詞典》:纂戎
(1).謂繼承光大先人業(yè)績。 晉 潘岳 《楊荊州誄》:“纂戎洪緒,克構堂基。”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至 明帝 纂戎,制詩度曲,徵篇章之士,置崇文之觀?!?br />(2).謂繼承先人武功。《全唐詩》卷十五載《郊廟歌辭·享懿德太子廟樂章·武舞作》:“纂戎將禁暴,崇儒更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