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31
詞典
10
分類詞匯
21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球 → 毬球”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31,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勺子
瓢蟲
天象儀
晝短夜長
大腦腳
腦干
陸半球
水半球
規(guī)矩鏡
笆斗
巴斗
大腦皮層
氣泡
丘疹
熱瓦甫
《國語辭典》:
勺子
拼音:
sháo zi
1.舀水勺。
2.炒菜勺。
3.像勺子形狀的東西。如:「腦勺子」。
分類:
勺子
東西
腦后
后高
器具
半球
《國語辭典》:
瓢蟲(瓢蟲)
拼音:
piáo chóng
動物名。昆蟲綱瓢蟲科。是一種體作半球形,背上有赤或黑色斑紋的甲蟲,因體形像倒蓋著的水瓢,故稱為「瓢蟲」。體長約六公釐,翅鞘為黃褐或黑褐等色,其中肉食性的瓢蟲是專門捕食蚜蟲和介殼蟲的益蟲,素食瓢蟲則專門啃食植物的葉子。
分類:
昆蟲
昆蟲名
蟲名
成蟲
半球
種類
顏色
《國語辭典》:
天象儀(天象儀)
拼音:
tiān xiàng yí
利用光學和機械裝置,將平時可見的天空形象,投射至半球形的螢幕,成為人造星空的一種儀器。
分類:
特制
光學
投影
半球
幕上
放映
出人
人造
星空
《國語辭典》:
晝短夜長(晝短夜長)
拼音:
zhòu duǎn yè cháng
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當太陽位在南(北)半球上方時,北(南)半球會形成白天短,晚上長的情形。
分類:
地球
公轉
半球
上方
日
《國語辭典》:
大腦腳(大腦腳)
拼音:
dà nǎo jiǎo
中腦的一部分,位于大腦半球下面。中腦前半部由神經(jīng)纖維組成大腦腳,后半部則由網(wǎng)狀組織構成,內(nèi)有神經(jīng)核。具有直接傳遞中樞興奮和使身體運動協(xié)調(diào)的作用。
分類:
中腦
大腦
半球
下面
半部
神經(jīng)纖維
《國語辭典》:
腦干(腦干)
拼音:
nǎo gàn
解剖學上指連接大腦半球與脊髓的干狀部位,包括橋腦、延腦、中腦。
分類:
連接
大腦
半球
脊髓
《國語辭典》:
陸半球(陸半球)
拼音:
lù bàn qiú
地球劃分兩半球中,陸地占最大比例的半球。此半球以法國羅亞爾河口及紐西蘭安替波得斯群島為兩極點,包含歐、亞、非與北美洲,以及大部分的南美洲,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一,惟陸半球內(nèi)水域面積仍舊大于陸地。相對地,海洋占最大面積者稱為「水半球」。
分類:
地球
劃分
分兩
兩半球
半球
陸地
地占
大比
比例
《國語辭典》:
水半球
拼音:
shuǐ bàn qiú
地球表面上絕大部分由海洋組成的半球。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南,其中心在紐西蘭附近。
分類:
地球
表面上
大部分
海洋
半球
《漢語大詞典》:
規(guī)矩鏡(規(guī)矩鏡)
古代銅鏡。鏡紐較大,多作半球形,紐座外有方欄,實為古代六博局紋,今正。銅鏡總體外形為圓形。始見于 西漢 。 武帝 、 王莽 時期最為流行。
分類:
銅鏡
半球
外有
有方
《國語辭典》:
笆斗
拼音:
bā dǒu
用柳條、竹子、木片等編成,可以盛糧食的器物,底為半球形。通常容一斗,大者可容三、五斗。也作「巴斗」、「栲栳」。
分類:
柳條
盛器
半球
《國語辭典》:
巴斗
拼音:
bā dǒu
以柳條編成用來盛物的圓斗形器具?!缎咽篮阊?。卷一八。施潤澤灘闕遇友》:「將火照時,那扇門打得粉碎,凳子都跌倒了。車軸滾在壁邊,有巴斗粗大?!挂沧鳌赴识贰埂ⅰ歌噼帷?。
分類:
容器
半球
柳條
編制
《國語辭典》:
大腦皮層(大腦皮層)
拼音:
dà nǎo pí céng
大腦半球灰質(zhì)回旋狀表層,主要由神經(jīng)細胞的細胞體、樹突及部分軸突構成,為神經(jīng)活動的中心??煞譃槿舾蓞^(qū),各區(qū)有其特殊功能。動物愈高等則大腦皮層愈發(fā)達。也稱為「大腦皮質(zhì)」。
分類:
大腦皮層
大腦
大腦皮質(zhì)
覆蓋
半球
表面
灰白
白色
構造
《國語辭典》:
氣泡(氣泡)
拼音:
qì pào
氣體在固體、液體中所形成的球狀或半球狀體。
分類:
氣泡
氣體
液體
固體
內(nèi)部
表面
面形
半球
《國語辭典》:
丘疹
拼音:
qiū zhěn
皮膚表面的小型隆起,因表皮、真皮異常增殖或發(fā)炎而引起。
分類:
皮膚
表面
疾病
半球
形小
疙瘩
《漢語大詞典》:
熱瓦甫(熱瓦甫)
撥弦樂器。琴身為木制,共鳴箱呈半球形,以皮蒙面。琴頸細長,頂部彎曲。有三弦、五弦、六弦、七弦、八弦、九弦等不同形制。為 維吾爾 、 塔吉克 和 烏孜別克族 重要的獨奏、伴奏和合奏樂器。
《人民日報》
1970.9.29:“千萬支熱瓦甫一起彈奏,千萬張達甫鼓一起敲響?!?/div>
分類:
撥弦樂器
木制
共鳴
半球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