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黃木
地名。在 廣州 東 南海 中。有時(shí)借指 南海 邊遠(yuǎn)地區(qū)。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因其故廟,易而新之,在今 廣州 治之東南海道八十里, 扶胥 之口, 黃木 之灣?!?宋 唐庚 《雜興》詩之十二:“浪跡 蒼梧 外,放懷 黃木 東?!?宋 劉克莊 《賀新郎·題蒲澗寺》詞:“且游戲, 扶胥 黃木 ?!?清 錢謙益 《送人之廣東》詩:“兵依 黃木 占烽戍,吏映紅蕉望海船?!?/div>
《國語辭典》:太液池  拼音:tài yè chí
1.漢、唐皆有太液池,均在今陜西省長安縣境?!段倪x。班固。兩都賦》:「前唐中而后太液?!估钌谱⒁?a target='_blank'>漢書》:「建章宮其西則有唐中數(shù)十里,其北沼太液池?!?br />2.在今北平故宮西華門外,分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參見「三?!箺l。
《漢語大詞典》:都盧(都盧)
(1).古國名。在 南海 一帶。國中之人善爬竿之技。文選·張衡〈西京賦〉:“非 都盧 之輕趫,孰能超而究升?!?李善 注:“漢書曰:自 合浦 南有 都盧國 。《太康地志》曰: 都盧國 ,其人善緣高。” 晉 傅玄 《正都賦》:“ 都盧 迅足,緣脩竿而上下?!?br />(2).借指 都盧國 人。 唐 元稹 《再酬復(fù)言》詩:“顧我小才同培塿,知君險(xiǎn)鬭敵 都盧 ?!?br />(3).古代雜技名。今之爬竿戲。漢書·西域傳贊:“﹝ 武帝 ﹞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以觀視之。” 顏師古 注:“ 晉灼 曰:‘ 都盧 ,國名也。’ 李奇 曰:‘ 都盧 ,體輕善緣者也?!?清 陶煒 《課業(yè)馀談·樂》:“都盧,緣高戲也。 都盧 ,國名,其人體輕而善緣也。” 清 丘逢甲 《書事迭前韻》之四:“都盧場闢萬人觀,民力東南近已殫?!?br />(4).微笑貌。 清 錢謙益 《宋玉叔〈安雅堂集〉序》:“羣兒論雹為珠,論珠為雹,喧呶聒耳,都盧一笑而已?!?清 錢謙益 《尹孔昭墓志銘》:“間有妨難,都盧一笑而已?!?br />(5).統(tǒng)統(tǒng)。 唐 張鷟 游仙窟:“五嫂曰:‘ 張郎 太貪生,一箭射兩垜?!飫t謂曰:‘遮三不得一,覓兩都盧失。’” 唐 白居易 《贈(zèng)鄰里往還》詩:“骨肉都盧無十口,糧儲(chǔ)依約有三年?!?宋 賀鑄 《送周開祖出守鄱陽》:“ 鄱陽 不乏江山助,高興都盧屬 謝公 。”
《漢語大詞典》:靈洲(靈洲)
(1).對水中沙洲的美稱。 三國 魏 嵇康 《四言詩》之二:“朝翔素瀨,夕棲靈洲。”
(2).山名。在 廣東 南海 。 隋 江總 《別南海賓化侯》詩:“ 石關(guān) 通 越井 ,蒲澗邇 靈洲 ?!?span id="bsxmn27" class="book">《新唐書·地理志七上》:“ 廣州 南海郡 ……縣十三。 南海 ……有 靈洲山 ,在 鬱水 中。”
《國語辭典》:大食  拼音:dà shí
國名。即阿拉伯帝國,回教教祖穆罕默德所創(chuàng)建。《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列傳下。大食》:「大食,本波斯地。男子鼻高,黑而髯。好白皙,出輒鄣面?!?/div>
《漢語大詞典》:林邑
南海 古國名。故地在今 越南 中南部。公元192年(一說137年)建國。 中國 史籍初稱之為 林邑 , 唐 至德 以后改稱 環(huán)王 。公元九世紀(jì)后期改稱 占城 。自 五代 以后, 中國 正史和諸蕃志島夷志略、《瀛涯勝覽》等書均有記述。十七世紀(jì)末亡于 廣南 阮氏 。晉書·四夷傳·林邑國:“ 林邑國 本 漢 時(shí) 象林縣 ,則 馬援 鑄柱之處也,去 南海 三千里?!?唐 韓愈 《送鄭尚書序》:“其海外雜國,若 躭浮羅 、 流求 、 毛人 、 夷亶 之州, 林邑 、 扶南 、 真臘 、 于陀利 之屬,東南際天地以萬數(shù)?!?朱熹 注:“ 林邑 ,一曰 環(huán)王 ,在 交州 南,海行三千里?!?清 趙翼 《銅鼓歌》:“ 南海 廟曾見銅鼓,獻(xiàn)自 林邑 番王府。”
《漢語大詞典》:朝臺(朝臺)
臺名。又稱 朝漢臺 。在 廣東省 南??h 東北。相傳 漢文帝 遣 陸賈 出使 南粵 ,曉之以義,感之以誠,其王 趙佗 遂稱臣。因?qū)髋_,北面朝 漢 ,朔望升拜。故名。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泿水》。 唐 劉禹錫 《和楊侍郎初至郴州紀(jì)事書情題郡齋八韻》:“旌節(jié)下 朝臺 ,分圭從北回。城頭鶴立處,驛樹鳳棲來?!?唐 許渾 有《朝臺送客詩》
《國語辭典》:臺風(fēng)(臺風(fēng))  拼音:tái fēng
泛指人在講臺或舞臺上所表現(xiàn)的風(fēng)度與氣質(zhì)。如:「他的臺風(fēng)穩(wěn)健,頗有大將之風(fēng)?!?/div>
《國語辭典》:臺風(fēng)(颱風(fēng))  拼音:tái fēng
發(fā)生在西太平洋上由強(qiáng)烈熱帶性低氣壓或熱帶氣旋所引起的暴風(fēng),其強(qiáng)度達(dá)到一定標(biāo)準(zhǔn)時(shí)即為臺風(fēng)。與西印度群島和墨西哥灣的颶風(fēng),同屬熱帶風(fēng)暴。我國中央氣象局將臺風(fēng)分為三級:每秒十七點(diǎn)二至三十二點(diǎn)六公尺者,稱為「輕度臺風(fēng)」;每秒三十二點(diǎn)七至五十點(diǎn)九公尺者,稱為「中度臺風(fēng)」;每秒五十一公尺以上者,稱為「強(qiáng)烈臺風(fēng)」。
《國語辭典》:僧祇  拼音:sēng qí
胡語音譯:(1)佛教部派之一。大眾部。(2)印度最大的數(shù)量單位。意為無量。一百五十贊佛頌:「三僧祇數(shù)量,精勤無懈惓。」
《漢語大詞典》:四神
(1).指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星之精。 前蜀 杜光庭 《道門為皇帝醮太一并點(diǎn)金箓燈詞》:“昨者以四神行運(yùn),在咸池之宮?!?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四神四靈四祥:“天有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星之精,降而在地則為龍、虎、鳥、龜四獸之象,兵家為之四神。”
(2).指南海 祝融 、北海 玄冥 、東海 勾芒 、西海 蓐收 四神。 唐 駱賓王 《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故得 河 浮五老,啟赤文於帝期;海薦四神,奉丹書于王會(huì)?!?陳熙晉 注引 師尚父 曰:“南海神名 祝融 ,北海神名 玄冥 ,東海神名 勾芒 ,西海神名 蓐收 ?!?/div>
《漢語大詞典》:鮑姑(鮑姑)
相傳為 晉 鮑靚 女, 葛洪 妻,多行灸于南海。 唐 裴铏 《傳奇·崔煒》:“﹝ 崔煒 ﹞又問曰:‘昔四女云 鮑姑 ,何人也?’﹝夫人﹞曰:‘ 鮑靚 女, 葛洪 妻也。多行灸於南海。’ 煒 方嘆駭昔日之嫗耳。” 清 丘逢甲 《鮑姑祠》詩:“滿目江山海氣陰, 鮑姑 祠畔客登臨?!币喾Q“ 鮑家姑 ”。 清 陳維嵩 《法駕導(dǎo)引·曹南耕表弟禮斗甚虔詞以紀(jì)之》詞之二:“ 毛女 弄琴紅捍撥, 井公 戲博紫樗蒱,閒話 鮑家姑 ?!?/div>
分類:葛洪南海
《國語辭典》:任囂(任囂)  拼音:rén xiāo
1.人名。生卒年不詳。秦始皇時(shí)為南海都尉,平定揚(yáng)粵之亂。及二世,中原大亂,乃筑關(guān)隘以御寇,南海晏然。后病將死,召龍川令趙佗繼之,稱為「南越」。
2.城市名。在廣東省樂昌縣西南,秦南海都尉任囂所筑。
《漢語大詞典》:蜑船
(1).蜑人用以為家的船。元史·安南傳:“平章 不忽木 等奏立 湖廣 安南 行省,給二印,市 蜑 船百斛者千艘。”
(2).借指 南海 的艦隊(duì)。 清 貝青喬 《酬張?zhí)貞?yīng)云》詩:“蜑船飄忽蜃樓幻,請把君詩弔國殤。”
《國語辭典》:湄洲  拼音:méi zhōu
地名:(1)在福建省莆田縣東南海中。居民以漁耕為生,島上的天后宮已有一千年的歷史,是著名的媽祖廟。(2)在湖南省漢壽縣西。突起于沅水中,因形狀如眉,故稱為「湄洲」。
《漢語大詞典》:廣利王(廣利王)
南海 海神 祝融 的封號。舊唐書·儀禮志四:“﹝ 天寶 ﹞十載正月,四海并封王。遣……太子中允 李隨 祭 東海 廣德王 ,義王府長史 張九章 祭 南海 廣利王 ,太子中允 柳奕 祭 西海 廣潤王 ,太子洗馬 李齊榮 祭 北海 廣澤王 。”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由是冊尊 南海 神為 廣利王 ,祝號祭式與次俱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