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詞典 1分類詞匯 13
《國語辭典》:原物  拼音:yuán wù
1.原來的物品?!秲号⑿蹅鳌返谝晃寤兀骸杆溺S貨被人吃了去了,是我路見不平,趕上那廝打了一鞭,奪回原物。」也作「原物兒」。
2.法律上物以彼此的發(fā)生關(guān)系為區(qū)分標準,可以分為原物與孳息。原物者,發(fā)生孳息之物也。如果實是孳息,產(chǎn)生果實的果樹即是原物;利息是孳息,發(fā)生利息的本金即是原物。
《國語辭典》:本事  拼音:běn shì
1.詩詞或戲劇中的故事,或所依據(jù)的事實。
2.事情的經(jīng)過、原委?!端疂G傳》第二三回:「武松把那打大蟲的本事,再說了一遍?!?br />3.長詩或劇本的情節(jié)大意。如彌爾頓(Milton)在長詩《失樂園》(Paradise Lost)的每一卷前,都加上本事。
4.歌曲名。黃自作曲,盧冀野作詞,曲調(diào)悠柔,詞義典雅。
《國語辭典》:本事  拼音:běn shi
才力、本領(lǐng)、技能。《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虞候道:『小娘子有甚本事?』待詔說出女孩兒一件本事來,……原來這女兒會繡作。」《文明小史》第二五回:「那先生姓繆,是在江陰書院里肄業(yè)的人才,頗有幾分本事?!?/div>
《漢語大詞典》:向物
先前之物;原物。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二:“取書紙及繩縷之屬投火中,眾共視之,見其燒爇了盡。乃撥灰中,舉而出之,故向物也。”晉書·郭璞傳:“此物見死馬,便噓吸其鼻。頃之馬起,奮迅嘶鳴,食如常,不復(fù)見向物?!?/div>
《國語辭典》:完璧  拼音:wán bì
完美的玉石。比喻完美無缺。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二。杜少陵詩》:「入湖南后,除岳陽樓一首外,并少完璧?!?/div>
《國語辭典》:完璧歸趙(完璧歸趙)  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
藺相如奉使秦國,交涉以和氏璧換取秦城時,識破秦國訛詐,巧妙的使璧安然回到趙國。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后比喻物歸原主。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一五出:「再休思重會蘭房,那虜騎如云不可當。便得個完璧歸趙也。」也作「歸趙」、「原璧歸趙」。
《國語辭典》:歸趙(歸趙)  拼音:guī zhào
比喻以原物歸還原主。參見「完璧歸趙」條。
《國語辭典》:完璧歸趙(完璧歸趙)  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
藺相如奉使秦國,交涉以和氏璧換取秦城時,識破秦國訛詐,巧妙的使璧安然回到趙國。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后比喻物歸原主。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一五出:「再休思重會蘭房,那虜騎如云不可當。便得個完璧歸趙也?!挂沧鳌笟w趙」、「原璧歸趙」。
《國語辭典》:分子  拼音:fēn zǐ
1.數(shù)學上指分數(shù)中在上面的實數(shù),如1/3中的1。
2.物質(zhì)中保持原物質(zhì)的一切化學性質(zhì),能夠獨立存在的最小微粒,稱為「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所組成。
《國語辭典》:退回  拼音:tuì huí
1.歸還、退還?!都t樓夢》第五七回:「這丫頭今兒不瘋了!怎么去了幾日,忽然變了一個人。我明兒必回老太太,退回你去,我不敢要你了?!?br />2.倒轉(zhuǎn)回去,返回。如:「這是一條死巷子,得退回去?!?/div>
《國語辭典》:擲還(擲還)  拼音:zhí huán
請人歸還原物的謙辭。如:「請連同上次送打的稿件,一并擲還?!?/div>
《國語辭典》:真贓(真贓)  拼音:zhēn zāng
盜竊的原物。《?;萑珪?。卷二。蒞任部??错氈罚骸糕伏h有無拿獲,真贓有無起認,申報某衙門?!?/div>
分類:盜竊原物
《漢語大詞典》:還璧(還璧)
(1).歸還玉璧。 戰(zhàn)國 時, 秦昭王 以強凌弱,聲稱以十五城換 趙國 新得到的 和氏 璧。 藺相如 奉璧入 秦 , 秦王 得璧之后,無意踐諾。 藺相如 智賺 秦昭王 ,使 和氏 璧歸還 趙國 。事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崔說神道碑》:“ 楚后 讓盟, 秦君 還璧。”
(2).敬辭。稱歸還原物或辭謝饋贈之物。《醒世恒言·陳多壽生死夫妻》:“ 王三老 道:‘既然庚帖返去,原聘也必然還璧。’” 明 李贄 《答李惟清書》:“若留阿堵於囊中,或有旅次之虞,懷資之恐,重為兄憂,未可知矣。幸察余之真誠,使得還璧?!?清 李漁 《聞過樓》第三回:“小人只説自家命好,撞著了太歲,所以留在身邊,不曾送來還璧?!?/div>
《漢語大詞典》:追給(追給)
追回原物,交與其主。《元典章新集·兵部·整治軍兵》:“本部議得軍官軍人經(jīng)止去處強奪訖,百姓錢物已招明白,擬合追給相應(yīng)?!?span id="621uqzi" class="book">《警世通言·鈍秀才一朝交泰》:“ 馬任 復(fù)學復(fù)廩,所抄沒田產(chǎn),有司追給。”
《國語辭典》:原璧歸趙(原璧歸趙)  拼音:yuán bì guī zhào
比喻物歸原主。參見「完璧歸趙」條?!独溲塾^》第一八回:「敢是有甚么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邊,原璧歸趙么?」
《國語辭典》:優(yōu)孟衣冠(優(yōu)孟衣冠)  拼音:yōu mèng yī guān
春秋時楚藝人優(yōu)孟,滑稽多智,擅長諷諫。楚相孫叔敖死后,其子窮困無依,優(yōu)孟著敖衣冠,仿其神態(tài)見楚莊王。莊王大驚,優(yōu)孟乃趁機諷諫,使孫叔敖之子得到封地,保有富貴。見《史記。卷一二六?;鼈鳌?yōu)孟傳》。后用以指登場演戲或假扮古人、模仿他人。《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難道偌大的官場,真?zhèn)€便同優(yōu)孟衣冠,傀儡兒戲一樣?!挂沧鳌敢鹿趦?yōu)孟」。
《漢語大詞典》:變態(tài)反應(yīng)
指機體對某些抗原物質(zhì)所引起的一種異常反應(yīng)。如因食用魚、蝦或服用某些藥物后而發(fā)生皮疹、嘔吐、腹瀉、哮喘、溶血、白細胞低下,甚至休克等不良反應(yīng)。其發(fā)生與人的體質(zhì)或反應(yīng)性以及抗原物質(zhì)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