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話風(話風)  拼音:huà fēng
口氣、語氣?!段拿餍∈贰返谌嘶兀骸笗缘靡庖姴缓希B忙轉過話風道:『東翁的話,誠然不錯,要和外國人爭辯起來,好便好,不好便動干戈?!弧?/div>
分類:口氣語氣
《國語辭典》:語氣(語氣)  拼音:yǔ qì
說話的口氣。有決定、商榷、疑問、驚嘆、祈使、命令等的分別。
《國語辭典》:意下  拼音:yì xià
1.心中?!段宕菲皆?。唐史。卷上》:「睡醒后,意下思量李克用諢名做李鴉兒,諸軍皆著黑衣?!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膏l(xiāng)下孩子們三五成群跟著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br />2.意見、主張?!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三:「張員外看見你家小官人,十二分得意,有心要把他做個過房兒子,通家往來,未知二位意下如何?」《老殘游記》第一八回:「加砒霜一事倒只好暫行緩究了。你的意下何如?」
《漢語大詞典》:口聲(口聲)
(1).猶開口。 元 鄭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又不曾麻搥下腦箍,你怎么口聲的就招伏?!?br />(2).語氣,口氣。《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 秋公 見口聲來得不好,老大驚訝?!?br />(3).指口音。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他妻子﹞又換了一個口聲,道:‘我乃 陳 妾 丁氏 ,大娘死與我何干?’”參見“ 口音 ”。
(4).議論。紅樓夢第四回:“等我再斟酌斟酌,壓服得口聲才好。”紅樓夢第五五回:“二奶奶的事,他還要駁兩件,才壓得眾人口聲呢!”
《國語辭典》:口音  拼音:kǒu yīn
1.帶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語音。如:「湖南口音」?!段拿餍∈贰返诙兀骸高@門上見他是外國人,自覺歡喜,只疑心他口音又像中國?!挂卜Q為「口氣」、「口吻」。
2.話里的含義,言外之意。《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六回:「黃胖姑一聽口音不對,連忙替賈大少爺分辯?!挂卜Q為「口氣」。
3.語音學上指只通過口腔而不經過鼻腔所發(fā)出的音。相對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如國語中的a、e、o、b、p、f等。
《國語辭典》:松動(鬆動)  拼音:sōng dòng
疏散、流通、不緊。如:「牙齒松動」。也作「松通」。
《國語辭典》:定害  拼音:dìng hài
1.打擾、攪擾。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我每日定害姑姑,多承雅意。」《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況且吃了這幾年安逸茶飯,定害庵中,心中過意去?!挂沧鳌付ó敗?。
2.受苦、委屈。元。楊訥《西游記》第一四出:「此間小洞中,索是定害娘子?!挂沧鳌付ó敗埂?/div>
《國語辭典》:口硬  拼音:kǒu yìng
1.騾馬等牲口年齡較小、較壯。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四折:「騎一匹龍駒暢好口硬,恰便似馱張紙不恁般輕。」
2.語氣堅決、強辯。明。高明《琵琶記》第一一出:「老賊,你固自口硬,再過幾時,餓得你口嗅屎哩!」也稱為「口強」。
《漢語大詞典》:半氣(半氣)
半口氣息。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學賦》:“懅生死於半氣,惜百年於一光?!?南朝 梁 江淹 《橫吹賦》:“重一命而若煙,知半氣之如燭?!?/div>
分類:口氣氣息
《國語辭典》:趁口  拼音:chèn kǒu
1.隨口?!冻蹩膛陌阁@奇》卷一:「文若虛是個乖人,趁口答應道:『只要有好價錢,為甚不賣?』」
2.替人做事賺錢混飯吃。《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朋友家喜歡他有趣,頑耍去處,少他不得。也只好趁口,不是做家的?!?/div>
《漢語大詞典》:口調(口調)
(1).指語氣,口氣。 魯迅 《三閑集·無聲的中國》:“ 孔子 時代的 香港 不這樣, 孔子 口調的‘香港論’是無從做起的?!?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二章:“所以《易傳》的作者對于革命的事實用著激越的口調贊美著說:‘天地革而四時成, 湯 武 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哉!’”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她會老氣橫秋的,學著妓女們的口調?!?br />(2).指論調。 孫中山 《在廣東第一女子師范學校校慶紀念會的演說》:“他們那些文明國家便要來代我們治 中國 ,便要來共管。共管就是和從前瓜分一樣的口調。” 孫中山 《答日本〈朝日新聞〉記者問》:“是何異以少弟而與強盜為伍,以劫其長兄之家,而猶對之曰,兄不當恨乃弟過於恨強盜,以吾二人本同血氣也。此今日 日本 人同種同文之口調也?!?/div>
《國語辭典》:轉口(轉口)  拼音:zhuǎn kǒu
將商品由一國家、港口送到另一國家、港口。
《漢語大詞典》:斬切(斬切)
(1).形容口氣堅決。 沙汀 《淘金記》十八:“司書的口氣斬切而含惱怒,好像已經被打擾得不耐煩了?!?br />(2).形容剛勁有力。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節(jié):“這樣斬切的一劃!這不是石刀可以劃下來的,不是銅刀可以劃下來的,這無論怎樣都要仰仗鐵刀!”
《國語辭典》:好不好  拼音:hǎo bù hǎo
1.怎么樣、如何。表示商量或詢問好壞的語氣。如:「你看這布料好不好?」《紅樓夢》第三一回:「我回太太去,你也大了,打發(fā)你出去,好不好?」
2.要不要、是不是。表示強硬的語氣。《金瓶梅》第二○回:「你量我不敢進去,左右花園中熟景,好不好我走進去,連你那幾位娘,都拉了出來。」
《國語辭典》:智小言大  拼音:zhì xiǎo yán dà
聰明才智不足,說話的口氣卻很大?!杜f唐書。卷六○。宗室傳。江夏王道宗傳》:「君集智小言大,舉止不倫,以臣觀之,必為戎首?!?/div>
《漢語大詞典》:責譬(責譬)
用責備的口氣曉喻對方。后漢書·馬援傳:“會 隗囂 用 王元 計,意更狐疑, 援 數(shù)以書記責譬於 囂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