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7
詞典
1
分類詞匯
64
其它
2
共64,分5頁顯示
1
2
3
4
5
2
3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載筆
史氏
史臣
主文
史職
太史氏
近史
青史氏
國史
書史
史筆
書法
良史
直筆
右史
《漢語大詞典》:
載筆(載筆)
南 北朝 時,韻文稱文,散文稱筆。后以載筆指史傳、制疏、表奏一類文字。
《
梁書·任昉傳
》
:“ 昉 雅善屬文,尤長載筆。” 明
徐賁
《送曾伯滋赴西河將幕》
詩:“知公能載筆,草檄報邊聲?!?劉師培
《論說部與文學(xué)之關(guān)系》
:“然艸野載筆,黑白混淆,優(yōu)者足補史冊之遺,下者轉(zhuǎn)昧是非之實?!?/div>
分類:
北朝
韻文
稱文
散文
史傳
表奏
文字
《漢語大詞典》:
史氏
史家;史官。 唐
韓愈
《答劉秀才論史書》
:“史氏襃貶大法,
《
春秋
》
已備之矣?!?金
王若虛
《史記辨惑一》
:“夫三篇之書,雖曰 伊尹 作,然自始至終,皆史氏所録。” 黃人
《〈清文匯〉序》
:“循是或可得其大概,而為史氏徵文考獻者效負弩之役?!?/div>
分類:
史家
史官
《漢語大詞典》:
史臣
史官。 晉
潘岳
《馬汧督誄序》
:“亦命史臣 班固 而為之誄?!?唐
杜甫
《八哀詩·故司徒李公光弼》
:“直筆在史臣,將來洗筐篋。” 清
孫枝蔚
《人日示小子》
詩:“既蒙天子奬,便入史臣注?!眳⒁姟?史官 ”。
分類:
史臣
史官
《國語辭典》:
史官
拼音:
shǐ guān
古時負責(zé)整理、記載史實的專職官吏?!稘h書。卷三○。藝文志》:「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顾?。錢公輔《義田記》:「公之忠義滿朝廷,事業(yè)滿邊隅,功名滿天下,后世必有史官書之者。」
分類:
史官
主管
文書
典籍
負責(zé)
修撰
前代
史書
搜集
記錄
當(dāng)代
史料
官員
《國語辭典》:
主文
拼音:
zhǔ wén
法律上判決文的第一段,記載判決結(jié)果與適用的法律。
分類:
主文
法律用語
掌管
主持考試
法律
主持
史官
詩文
考試
文書
主考
不直
直陳
考官
撰擬
訴訟
文稿
人員
判決
判決書
上記
記載
結(jié)論
文字
《國語辭典》:
主文譎諫(主文譎諫)
拼音:
zhǔ wén jué jiàn
假借對事物的形容以寄寓規(guī)諫的意思。語本《詩經(jīng)。大序》:「上以風(fēng)化下,下以風(fēng)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div>
分類:
合樂
詩歌
規(guī)勸
《漢語大詞典》:
史職(史職)
史官;史官的職務(wù)。
《
后漢書·張衡傳
》
“上疏請得專事 東觀 ” 李賢 注引 漢 張衡 表:“臣仰干史職,敢徼官守,竊貪成訓(xùn),自忘頑愚?!?span id="28xp7uv" class="book">《
新唐書·蔣乂傳
》:“ 乂 在朝廷久,居史職二十年。” 劉師培
《
文說·記事
》
:“皇古學(xué)術(shù),溯源史官,記動記言,實惟史職?!?/div>
分類:
史職
史官
職務(wù)
張衡
《漢語大詞典》:
太史氏
史官。 唐
韓愈
《送楊少尹序》
:“不知 楊侯 去時,城門外送者幾人……而太史氏又能大張其事,為傳繼二 疏 蹤跡否?” 宋
梅堯臣
《同梅二十五飲永叔家觀所鈔集近事劉敞》
詩:“觀書太史氏,全性市門翁?!?/div>
分類:
史官
《漢語大詞典》:
近史
指帝王左右的史官。
《孔子家語·屈節(jié)》
:“ 孔子 弟子有 宓子賤 者,仕於 魯 為 單父 宰???魯君 聽讒言,使己不得行其政,於是辭行,故請君之近史二人與之俱?!?/div>
分類:
帝王
史官
《漢語大詞典》:
青史氏
(1).古代史官名。著
《青史子》
五十七篇。
《
大戴禮記·保傅
》
:“
《青史氏之記》
曰:古者胎教?!?王聘珍 解詁:“ 盧 注云:‘一曰
《青史子》
。’
《
漢書·蓺文志
》
:‘小説家:
《青史子》
五十七篇。古史官記事也?!?br />(2).泛指史官。 康有為
《進呈〈俄羅斯大彼得變政記〉序》
:“覽四千年 青史氏 之載,歷朝興亡之跡,豈不哀哉?”亦省稱“ 青史 ”。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諸子
》
:“ 尸佼 兼總於雜術(shù), 青史 曲綴以街談。”
分類:
史官
官名
青史
解詁
《國語辭典》:
國史(國史)
拼音:
guó shǐ
1.一國或一朝代的歷史?!端鍟>砣?。經(jīng)籍志二》:「命司徒崔浩,博采舊聞,綴述國史?!?br />2.掌記國史的史官?!对娊?jīng)。大序》:「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fēng)其上?!?/div>
分類:
國史
當(dāng)代
史官
實錄
歷史
《國語辭典》:
書史(書史)
拼音:
shū shǐ
1.書籍?!缎绿茣?。卷九三。李靖傳》:「李靖字藥師,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書史。」《醒世恒言。卷一○。劉小官雌雄兄弟》:「劉奇對劉方道:『賢弟如此美質(zhì),何不習(xí)些書史?』」
2.書名。宋米芾撰,一卷。為評論前人墨跡的專書。始自兩漢,迄于五代,皆以目睹為斷,凡印章、跋尾、紙絹、裝褙等,均記載詳盡。
分類:
記事
典籍
史官
指掌
類書
書籍
掌文
文書
吏員
《國語辭典》:
史筆(史筆)
拼音:
shǐ bǐ
1.史官直言記載歷史的筆法。唐。
岑參
〈
佐郡思舊游
〉詩:「史筆眾推直,諫書人莫窺?!?br />2.引申指歷史?!段倪x。曹植。求自試表》:「使名掛史筆,事列朝榮?!埂度龂萘x》第九回:「將軍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載之史筆,遺臭萬年?!?br />3.書寫歷史所用的筆。晉。
曹毗
對儒
:「既登東觀,染史筆,又據(jù)太學(xué),理儒功?!?/div>
分類:
歷史
史家
修史
史記
記載
記敘
史實
史官
筆法
史冊
《國語辭典》:
書法(書法)
拼音:
shū fǎ
1.毛筆字書寫的方法。主要講執(zhí)筆、用筆、運筆、點畫、結(jié)構(gòu)、間架、落款、用印等方法。是我國傳統(tǒng)藝術(shù)之一。
2.史家記事的體例筆法?!蹲髠?。宣公二年》:「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弧?br />3.以毛筆書寫的文字作品。如:「這篇書法筆力遒勁,令人激賞?!?/div>
分類:
文字
措辭
漢字
字形
史官
書寫
官修
形體
修史
藝術(shù)
材料
書法
作品
史事
評論
人物
褒貶
《國語辭典》:
良史
拼音:
liáng shǐ
1.優(yōu)秀或稱職的史官?!逗鬂h書。卷四○。班彪傳下。論曰》:「議者咸稱二子有良史之才。遷文直而事覈,固文贍而事詳?!埂段倪x。曹丕。典論論文》:「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br />2.完美的史書。如:「著作一部良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div>
分類:
優(yōu)秀
信實
史官
史書
記事
《國語辭典》:
直筆(直筆)
拼音:
zhí bǐ
根據(jù)事實書寫,毫不隱瞞作假?!稌x書。卷一二四。慕容盛載記》:「但時無直筆之史,后儒承其謬談故也。」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史傳》:「奸慝懲戒,實良史之直筆。」
分類:
史官
直書
避忌
《國語辭典》:
右史
拼音:
yòu shǐ
1.職官名。周代設(shè)左右史,負責(zé)記錄天子的言行,左史記事,右史記言。一說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2.復(fù)姓。如周有右史武。
分類:
右史
復(fù)姓
史官
官名
中書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