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1
詞典
2
分類詞匯
29
共29,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朝夕
朝日
垂簾
視朝
外廷
負扆
告朔
廟朝
聽朝
正衙
法座
陽館
坐朝
輟朝
衢室
《漢語大詞典》:
朝夕
(1).謂君王早晚聽政。
《
周禮·夏官·道仆
》
:“掌馭象路以朝夕?!?陸德明 釋文:“朝夕,直遙反?!?孫詒讓 正義:“注云‘朝夕,朝朝莫夕’者,
《鄉(xiāng)飲酒義》
云:‘朝不廢朝,莫不廢夕?!⒃疲骸?,朝莫聽事也?!?br />(2).潮汐。朝,通“ 潮 ”;夕,通“ 汐 ”。 漢 袁康
《
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
》
:“ 吳 古故祠 江 漢 於 棠浦 東, 江 南為方墻,以利朝夕水?!?晉
左思
《吳都賦》
:“造 姑蘇 之高臺,臨四遠而特建,帶朝夕之濬池,佩長洲之茂苑?!?/div>
分類:
朝夕
潮汐
君王
早晚
聽政
《國語辭典》:
朝日
拼音:
cháo rì
1.天子行祭日之禮?!抖Y記。玉藻》:「玄端而朝日于東門之外,聽朔于南門之外?!埂稘h書。卷二五。郊祀志上》:「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朝朝日,夕夕月,則揖?!?br />2.天子上朝聽政的日子?!稇?zhàn)國策。齊策六》:「王至朝日,宜召田單而揖之于庭,口勞之?!埂稘h書。卷七一。于定國傳》:「上于是數(shù)以朝日引見丞相、御史,入受紹,條責以職事?!?/div>
分類:
朝日
帝王
坐朝
朝聽
聽政
祭日
《國語辭典》:
垂簾(垂簾)
拼音:
chuí lián
1.放下簾子。指閒居無事?!赌鲜贰>砣?。顧覬之傳》:「御繁以約,縣用無事。晝?nèi)沾购?,門階閑寂?!?br />2.女后輔助幼主臨朝聽政。《舊唐書。卷五。高宗本紀下》:「上每視朝,天后垂簾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預聞之?!?/div>
分類:
垂簾
放下
垂下
潛心
女后
簾子
致力
幼主
不預
臨朝
閑居
朝聽
預聞
無事
聽政
他事
《國語辭典》:
視朝(視朝)
拼音:
shì cháo
天子臨朝聽政?!抖Y記。曾子問》:「諸侯相見,必告于禰,朝服而出視朝?!顾?。無名氏《梅妃傳》:「夜來何人侍陛下寢,歡醉至于日出不視朝?」
分類:
視朝
臨朝
朝聽
聽政
《漢語大詞典》:
外廷
亦作“ 外庭 ”。 國君聽政的地方。對內(nèi)廷、禁中而言。也借指朝臣。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
:“鄉(xiāng)者僕嘗廁下大夫之列,陪奉外廷末議?!?唐
賈島
《贈翰林》
:“清重無過知內(nèi)制,從前禮絶外庭人。”
《
新唐書·劉季述傳
》
:“方寒,公主嬪御無衾纊,哀聞外廷?!?宋
周密
《
齊東野語·楊府水渠
》
:“朕無不可,第恐外庭有語,宜密速為之?!?明 劉若愚
《
酌中志·內(nèi)臣職掌紀略
》
:“凡御前親近大臣,如 乾清宮 管事,打卯牌子,其秩亦榮顯,猶外廷之勛爵戚臣然。” 清
黃宗羲
《
明夷待訪錄·奄宦上
》
:“而外庭所設之衙門,所供之財賦,亦遂視之為非其有,嘵嘵而爭?!?/div>
分類:
外廷
國君
聽政
對內(nèi)
內(nèi)廷
禁中
《國語辭典》:
負扆(負扆)
拼音:
fù yǐ
扆,窗與門之間。古代天子接見諸侯,背對窗戶南面而立,以示君位,故后世即以「負扆」指南面稱帝或攝政?!痘茨献?。齊俗訓》:「攝天子之位,負扆而朝諸侯?!?jié)h。高誘。注:「戶牖之間謂之扆?!埂妒酚?。卷三三。魯周公世家。索隱述贊》:「周公攝政,負扆據(jù)圖?!?/div>
分類:
背靠
屏風
臨朝
朝聽
聽政
帝王
《國語辭典》:
告朔
拼音:
gù shuò
朔,每月初一日。告朔是古代一種祭祀儀式。天子在歲末時,將來年每月的歷書頒給諸侯,諸侯拜受,藏于祖廟,每月朔日,以活羊祭告于廟,然后聽政?!吨芏Y。春官。大史》:「頒告朔于邦國。」
分類:
諸侯
日祭
祭祀
鬼神
每年
陰歷
初一
二年
聽政
歷書
頒發(fā)
十二月
帝王
《國語辭典》:
告朔餼羊(告朔餼羊)
拼音:
gù shuò xì yáng
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天子在年終時,將來年歷書頒給諸侯,諸侯將它藏在祖廟中,每月朔日,以活羊告祭于廟,然后聽政。語出《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弧购蟊扔魍接行问交蛱搼适?。如:「現(xiàn)代人對于慎終追遠一事,大多抱著告朔餼羊的心態(tài)?!挂沧鳌父嫠费虼妗?、「餼羊告朔」。
分類:
后人
《國語辭典》:
廟朝(廟朝)
拼音:
miào cháo
朝廷。唐。
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
:「坐于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div>
分類:
宗廟
朝廷
主聽
聽政
為首
中央政府
王肅
帝王
《漢語大詞典》:
聽朝(聽朝)
臨朝聽政。
《
周禮·天官·太宰
》
:“眡四方之聽朝,亦如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司馬遷傳》:“后數(shù)日, 陵 敗書聞,主上為之食不甘味,聽朝不怡?!?宋
范仲淹
《段君墓表》
:“時 章獻太后 聽朝,君與知雜御史 曹修古 等上言外戚 劉從德 家恩幸太過?!?/div>
分類:
臨朝
朝聽
聽政
《漢語大詞典》:
正衙
唐 宋 時正式朝會聽政的處所。 唐
白居易
《紫毫筆》
詩:“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動言直筆書。”
《
舊唐書·地理志一
》
:“ 明堂 之西有 武成殿 ,即正衙聽政之所也。” 宋
司馬光
《
涑水記聞
》
卷八:“ 丹鳳 之內(nèi)曰 含光殿 ,每至大朝會,則御之。次曰 宣政殿 ,謂之正衙,朔望大冊拜,則御之。次曰 紫宸殿 ,謂之上閤,亦曰內(nèi)衙,奇日視朝則御之?!?span id="ucy0qek" class="book">《
資治通鑒·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丁巳,初令百官正衙常朝外,五日一赴內(nèi)殿起居?!?span id="0sciomu" class="book">《
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淳化二年
》:“今之 文德殿 ,即 唐 之 宣政殿 也,在 周 為中朝,在 漢 為前朝,在 唐 為正衙?!?/div>
分類:
時正
正式
朝會
聽政
處所
《國語辭典》:
法座
拼音:
fǎ zuò
佛道天尊說法時的座位。《五燈會元。卷一。一祖摩訶迦葉尊者》:「說是偈己,禮眾僧足,升法座而宣是言:『如是我聞?!弧挂沧鳌阜ㄗ?。
分類:
主聽
聽政
帝王
《漢語大詞典》:
陽館(陽館)
殷 人稱天子聽政之所。
《
尸子·君治
》
:“ 黃帝 曰合宮, 有虞氏 曰總章, 殷 人曰陽館, 周 人曰明堂,此皆所以名休其善也?!焙笠喾褐傅弁趼犝?唐
陳子昂
《申宗人冤獄書》
:“今陛下方御寳圖,以臨陽館?!?/div>
分類:
人稱
聽政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坐朝
君主臨朝聽政。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序》
:“坐朝晏罷,每旦晨興,屬傳漏之音,聽雞人之響?!?隋
盧思道
《北齊興亡論》
:“詰旦坐朝,諮請?zhí)顪?,千端萬緒,令議如流?!?span id="ekc4saq" class="book">《
舊唐書·太宗紀下
》:“克己復禮,勤勞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宋
周煇
《清波別志》
卷下:“今后每遇 延英 坐朝日,只令小黃門祗候引從,宮人不得擅出內(nèi)。”
分類:
坐朝
臨朝
朝聽
聽政
帝王
《漢語大詞典》:
輟朝(輟朝)
(1).停止朝議。
《
禮記·曲禮下
》
:“輟朝而顧,不有異事,必有異慮,故輟朝而顧,君子謂之固。” 鄭玄 注:“心不正,志不在君。輟,猶止也。” 孔穎達 疏:“臣於朝矜莊儼恪,視不流目。若忽止朝而迴顧,此若非見異事,則心有異慮也,此由不先習也?!?br />(2).皇帝停止臨朝聽政。
《
舊唐書·文宗紀論
》
:“故事,天子隻日視事,帝謂宰輔曰:‘朕欲與卿等每日相見,其輟朝、放朝,用雙日可也?!?span id="oigcoai" class="book">《東周列國志》第一回:“﹝ 宣王 ﹞遂得一恍惚之疾,語言無次,事多遺忘,每每輟朝?!?/div>
分類:
停止
臨朝
朝聽
聽政
帝王
《漢語大詞典》:
衢室
(1).相傳 唐堯 征詢民意的處所。
《
管子·桓公問
》
:“ 黃帝 立明臺之議者,上觀於賢也; 堯 有衢室之問者,下聽於人也?!?span id="scuq48y" class="book">《
子華子·晏子問黨
》:“ 堯 居於衢室之宮,垂衣而襞幅,邃如神明之居。”
《宋書·臨川王義慶傳》
:“伏惟陛下惠哲光宣,經(jīng)緯明遠,皇階藻曜,風猷日昇,而猶詢衢室之令典,遵明臺之叡訓,降淵慮於管庫,紆圣思乎版筑,故以道邈往載,德高前王。”
(2).泛指古代帝王聽政之所。 南朝 梁
江淹
《蕭太尉上便宜表》
:“ 太祖 文皇帝 恭己明臺之上,聽政衢室之下,九官咸靜,萬績惟凝。” 唐 德宗
《豐年多慶九日示懷》
詩:“芳樽滿衢室,繁吹凝煙空?!?/div>
分類:
唐堯
帝王
聽政
征詢
民意
處所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