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4
詞典
2
分類詞匯
62
共62,分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5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指喻
報說
并聞
稟知
情書
示知
正告
密報
面告
曉喻
豫告
賜示
訃報
審喻
諷告
《漢語大詞典》:
指喻
指正告知。 宋
秦觀
《與孫莘老學(xué)士簡》
:“詩文數(shù)篇,謾録呈左右,因風(fēng)更乞指喻教育之賜,幸甚幸甚!”
分類:
告知
《漢語大詞典》:
報說(報説)
報知,告知。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旌表》
:“謝得公公,報説殷勤。”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第十二回:“在我病的時候,忽然來了一個眼綫,報説有一宗私貨,明日過關(guān)。”
分類:
報知
告知
《漢語大詞典》:
并聞(并聞)
一并告知。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
:“
《新潮》
第一冊頃已寄出,并聞?!?/div>
分類:
一并
告知
《漢語大詞典》:
稟知(稟知)
亦作“稟知”。 謂將事情或情況告知尊長。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第四四回:“ 繼之 先到藩署謝委,又到督轅稟知、稟謝?!?裴文中
《戎馬聲中》
一:“我也贊成,以為我們底能力也就止于此了。又與L夫人商量妥協(xié)后,就去稟知L老太太?!?/div>
分類:
將事
告知
尊長
《國語辭典》:
情書(情書)
拼音:
qíng shū
表示愛慕情意的書信?!缎咽篮阊?。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冤》:「可是寫情書約漢子,壞我的帖兒?」
分類:
男女
告知
知情
示愛
書信
愛情
《國語辭典》:
示知
拼音:
shì zhī
告知或?qū)懶磐ㄖ?/div>
分類:
示知
信函
告知
《漢語大詞典》:
正告
嚴(yán)正地告知;明白鄭重地告知。
《商君書·定分》
:“﹝吏﹞遇民不修法,則問法官;法官即以法之罪告之。民即以法官之言,正告之吏?!?span id="1npdj3h" class="book">《
史記·蘇秦列傳
》:“ 秦 之行暴,正告天下?!?司馬貞 索隱:“正告謂顯然而告天下也。” 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記念劉和珍君》
:“她就正告我,‘先生還是寫一點罷; 劉和珍 生前就愛看先生的文章。’”
分類:
嚴(yán)正
告知
明白
鄭重
重地
《國語辭典》:
密報(密報)
拼音:
mì bào
1.暗中通報?!度龂萘x》第二回:「左右密報張讓,讓等轉(zhuǎn)告阿苗,又多送賄賂?!?br />2.隱密舉發(fā)的報告。如:「警方接獲一通檢舉販毒案的密報?!?/div>
分類:
秘密
密告
告知
報告
稟報
《國語辭典》:
面告
拼音:
miàn gào
當(dāng)面告知。如:「外出回家后,當(dāng)即面告父母,好讓他們放心?!?/div>
分類:
當(dāng)面
面告
告知
《漢語大詞典》:
曉喻(曉喻)
明白勸導(dǎo),告知。多用于上對下。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
:“故遣信使曉喻百姓以發(fā)卒之事?!?span id="zftztx3" class="book">《
北史·穆崇傳
》:“ 煥 曉喻逆徒,示以禍福,於是兇黨離心,莫為之用。” 宋
蘇軾
《書柳子厚〈牛賦〉后》
:“故書 柳子厚
《牛賦》
,以遺 瓊州 僧 道贇 ,使以曉喻其鄉(xiāng)人之有知者?!?/div>
分類:
曉喻
明白
勸導(dǎo)
告知
上對
《漢語大詞典》:
豫告
事先告知或通告。
《
周禮·春官·世婦
》
“宿戒” 漢 鄭玄 注:“宿戒,當(dāng)給事豫告之齊戒也?!?span id="xvldjfd" class="book">《
宋書·謝弘微傳
》:“ 弘微 疾增劇,輒豫告 文宣 。” 魯迅
《書信集·致黃源》
:“且曾在第二期
《新小說》
上豫告?!?/div>
分類:
事先
告知
通告
《國語辭典》:
賜示(賜示)
拼音:
sì shì
1.書信中敬稱別人的來信。
2.請給予明示。隋。煬帝〈入朝遣使參書〉:「行道圖寫地形,具以賜示?!?/div>
分類:
敬辭
書信
信用
告知
敬稱
示知
來信
《漢語大詞典》:
訃報(訃報)
(1).告知喪事消息。古本平話小說集
《牛郎織女》
第四回:“訃報親友,擇日開奠出殯?!?br />(2).報喪的音訊。 明
邵璨
《香囊記·相會》
:“驚聞訃報來邊地,奉親命遠(yuǎn)去求尸?!?清
袁于令
《西樓記·衛(wèi)行》
:“忽聞訃報傳來,不得親扶靈柩?!?/div>
分類:
告知
報喪
喪事
音訊
消息
平話
《漢語大詞典》:
審喻(審喻)
明白地告知。
《
禮記·文王世子
》
:“大傅審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觀大傅之德行而審喻之。” 唐
李邕
《柱府長史程府君神道碑》
:“靜守憲矩,審喻寀寮,官師有章,人吏不黷。” 宋
曾鞏
《講官議》
:“古之教世子之法……示之以道者,以審喻之為淺,故不為也?!?/div>
分類:
明白
白地
告知
《漢語大詞典》:
諷告(諷告)
以委婉的話語告知。
《
后漢書·李云傳論
》
“禮有五諫,諷為上” 唐 李賢 注:“諷諫者,知患禍之萌而諷告也?!?/div>
分類:
委婉
話語
告知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