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詞典 2分類詞匯 4
《國語辭典》:咬文嚼字  拼音:yǎo wén jiáo zì
1.在詞句上斟酌推敲。元。喬吉〈小桃紅。瓠犀微露玉參差〉曲:「含宮泛徵,咬文嚼字,誰敢嗑牙兒?!埂抖膛陌阁@奇》卷四○:「好詞,好詞。關(guān)情之處,令人淚落,真一時(shí)名手!怪不得他咬文嚼字,明日元宵佳節(jié),正須好詞,不免赦其罪犯,召他轉(zhuǎn)來,為大晟樂正,供應(yīng)詞章。」也作「咬言咂字兒」、「咬文咂字兒」。
2.譏笑士人迂腐而不知變通。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埂端逄蒲萘x》第六回:「如遇患難,此輩咬文嚼字之人,只好坐以待斃,何足為用?」
3.形容賣弄文才、裝腔作勢?!督鹌棵贰返谖濉鸹兀骸敢娝谌饲颁伱忌谎?,拿班做勢,口里咬文嚼字,一口一聲只稱呼他薛爺?!埂都t樓夢》第二七回:「他們必把一句話拉長了,作兩三截兒,咬文嚼字,拿著腔兒,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div>
《漢語大詞典》:咬文嚼字(齩文嚼字)
同“ 咬文嚼字 ”。 清 楊懋建 《京塵雜錄·長安觀花記》:“然對(duì)客無齩文嚼字態(tài)?!?span id="qrmzrpe" class="book">《何典》第六回:“你只曉得讀了幾句死書,會(huì)齩文嚼字,弄弄筆頭?!?/div>
《漢語大詞典》:書語(書語)
(1).書傳中的話。常含有引經(jīng)據(jù)典、咬文嚼字之義。隋書·李密傳:“ 密 與 化及 隔水而語, 密 數(shù)之…… 化及 默然,俯視良久,乃瞋目大言曰:‘共你論相殺事,何須作書語邪?’”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虎》:“ 澄 欲舉令以觀女意,執(zhí)盃曰:‘請(qǐng)徵書語?!?br />(2).指書信中的話語。
《漢語大詞典》:者也之乎
指講話或?qū)懳恼乱慕雷?。含諷刺意。者、也、之、乎都是古漢語里常用的虛詞。 元 馬致遠(yuǎn) 《薦福碑》第一折:“問黃金誰買《長門賦》,好不直錢也者也之乎?!?/div>
《國語辭典》:之乎者也  拼音:zhī hū zhě yě
1.之、乎、者、也為文言文中常用的四個(gè)語助詞。故以之乎者也指讀書人所應(yīng)具備的基本能力。《敦煌零拾。俚曲三種。嘆五更》:「之乎者也都不識(shí),如今嗟嘆始悲吟?!?br />2.宋太祖親自規(guī)劃首都的外城,一日獨(dú)與韓王趙普視察工程,走到南門,門額上題「朱雀之門」,太祖問為何不只寫「朱雀門」,而多個(gè)「之」字,趙普答道:「『之』是語助詞呀!」太祖笑道:「之乎者也,助得甚事?」典出宋。釋文瑩《湘山野錄。卷中》。后用以譏諷讀書人只知道咬文嚼字,而不能解決實(shí)際的問題?!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敢粋€(gè)生意人家,只見這些之乎者也的人來講呆話,覺得可厭,非止一日?!挂沧鳌刚咭仓酢?。
《國語辭典》:咬姜呷醋(咬薑呷醋)  拼音:yǎo jiāng xiá cù
形容縮衣節(jié)食、省吃儉用。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六:「禮祠主膳,淡吃齏面;兵職駕庫,咬姜呷醋。」《平妖傳》第一二回:「只恐使用不來,路上咬姜呷醋,件件省縮?!?/div>
分類: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