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善行生死
【三藏法數(shù)】
菩薩成就道業(yè),為化導(dǎo)有情,雖出沒于生死中,不為生死染著。譬如病人服苦澀藥,但為除病,不生嫌棄也。
善行眾生
【三藏法數(shù)】
菩薩于諸眾生,起大悲心,設(shè)有病苦,常行救濟(jì),不生疲怠。譬如良醫(yī),親近病者,心無厭舍也。
善行自心
【三藏法數(shù)】
菩薩能調(diào)伏自心,破除煩惱,增長(zhǎng)菩提。譬如有智之人,善能調(diào)伏奴仆之類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善行欲塵
【三藏法數(shù)】
菩薩雖處欲塵,而不染著,精修梵行,增長(zhǎng)法財(cái)。譬如商人,善于販賣,獲大利益也。
善行三業(yè)
【三藏法數(shù)】
菩薩精修于身口意三者之業(yè),思惟策勵(lì),悉令清凈。譬如善浣衣人,能除穢垢也。
善行不惱眾生
【三藏法數(shù)】
菩薩于諸眾生,常起憐憫之心,雖有加惡于我,不生瞋惱。譬如慈父愛念小兒,雖有穢垢,不生憎惡也。
善行修習(xí)
【三藏法數(shù)】
菩薩修習(xí)菩提之道,勇猛精勤,心無間斷。譬如以木鉆火,未熱不息也。
善行三昧
【三藏法數(shù)】
梵語三昧,華言正定。菩薩修習(xí)正定,不亂不昏,遂使功德資長(zhǎng)。譬如出財(cái)與人,得人保息,方獲利益也。
善行般若
【三藏法數(shù)】
梵語般若,華言智慧。菩薩以清凈智,照了世間一切諸法,心無疑惑。譬如幻師,知諸幻事,悉由幻作,求其真實(shí),皆不可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