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4典故 6詞典 64佛典 4
嗔拳不打笑面
【俗語佛源】
古時(shí)江淮一帶有「嗔拳笑面」之戲,雙方帶面具作胡人勇士狀,一扮「嗔拳」,一扮「笑面」。(可參閱宋·高承《事物紀(jì)原·博弈嬉戲》)禪宗有「嗔拳不打笑面」之語,《續(xù)傳燈錄·泉州云臺(tái)因禪師》:「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fēng)?師曰:嗔拳不打笑面?!购笏渍Z中多用之,謂惱怒者不拳打笑臉相迎的人?;蛑^對人和氣可以免遭欺辱,如《金瓶梅詞話》第七十二回:「他有錢的性兒,隨他說幾句罷了。常言嗔拳不打笑面,如今時(shí)年尚個(gè)奉承的,拿著大本錢做買賣,還放三分和氣?!挂沧鳌膏寥斝γ妗埂H纭端疂G傳》第二十七回:「自古嗔拳輸笑面,從來禮數(shù)服奸邪。只因義勇真男子,降伏兇頑母夜叉?!梗ɡ蠲鳈?quán))
止息嗔惡
【三藏法數(shù)】
謂諸比丘,常行忍辱,不生瞋恚。德譽(yù)遠(yuǎn)聞,令人歸仰,是故能令正法不滅。
嗔惑
【三藏法數(shù)】
謂于五塵違情境上,忿怒暴起,昏迷不了,是名嗔惑。
嗔使
【三藏法數(shù)】
忿怒之心名為瞋。謂于一切違情之境,即起忿怒,是為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