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五慮(五慮)
指耳、目、口、鼻、心五種器官的感覺。管子·水地:“癡蹇而為人,而九竅五慮出焉?!?尹知章 注:“五慮,謂耳、目、鼻、口、心也。”
分類:器官感覺
《國語辭典》:花托  拼音:huā tuō
花軸頂端著生花器的部分,常膨大呈球形或環(huán)狀。花的其他部分,如花萼、花瓣、雌蕊、雄蕊則著生于花托上。
《國語辭典》:墨囊  拼音:mò náng
烏賊、章魚等軟體動物體內(nèi)能分泌黑色汁液的囊狀器官。遇到敵害時,將囊內(nèi)黑液隨水噴出,使水混濁,借以逃脫。
《國語辭典》:卷須(卷鬚)  拼音:juǎn xū
由植物的葉或莖變形而成的柔軟且具纏繞性的器官,用來攀附著其他物體以生長者。如豌豆、葡萄等皆有卷須。
《國語辭典》:受器  拼音:shòu qì
接受刺激的器官。如人體的眼、耳、鼻及皮膚內(nèi)皆有受器。
《漢語大詞典》:肺府
同“ 肺腑 ”。
(1).府,通“ 腑 ”。泛指人體內(nèi)部的各種器官。新唐書·董昌傳:“﹝ 董昌 ﹞始立生祠,刳香木為軀,內(nèi)金玉紈素為肺府?!?br />(2).府,通“ 腑 ”。猶肺附。比喻帝王的親屬或親戚。后漢書·何敞傳:“ 劉暢 宗室肺府,茅土藩臣,來弔大憂。” 章炳麟 《秦政記》:“要以著之圖法者,慶賞不遺匹夫,誅罰不避肺府,斯為直耳?!?/div>
《國語辭典》:食管  拼音:shí guǎn
連接咽喉和胃的管狀器官。食物經(jīng)口腔由咽喉進(jìn)入食管,食管蠕動將食物推送到胃里。也稱為「食道」。
《國語辭典》:裂片  拼音:liè piàn
邊緣有分裂的葉片或花冠,其分裂的單元稱為「裂片」。
《國語辭典》:腕足  拼音:wàn zú
烏賊、章魚等海洋生物生長在口的四周能蜷曲的器官。
《國語辭典》:瓣膜  拼音:bàn mò
在進(jìn)出心臟的大血管,心房、心室間及靜脈中的膜質(zhì)瓣。瓣膜關(guān)閉時,會阻止血液逆流,使血液作單向的流動。參見「活瓣」條。
《國語辭典》:分泌  拼音:fēn mì
從生物體的細(xì)胞組織、器官或腺體產(chǎn)生并排出物質(zhì)的現(xiàn)象,稱為「分泌」。如人體內(nèi)的唾腺分泌唾液。
《國語辭典》:感官  拼音:gǎn guān
動物接收外界種種刺激的器官。如耳、目、鼻、舌、皮膚。也稱為「感覺器」。
《國語辭典》:穿刺  拼音:chuān cì
一種醫(yī)療技術(shù)。用特殊的穿刺針,刺入體腔、器官,抽取液體或組織,以供診斷或治療。如:「脊髓穿刺」、「腹腔穿刺」、「胸腔穿刺」。
《國語辭典》:膽囊(膽囊)  拼音:dǎn náng
內(nèi)臟器官。形狀如梨,位于肝臟右半葉近旁。它收集來自肝臟的稀釋膽汁加以濃縮、儲存,并排入十二指腸以利消化作用。
《國語辭典》:內(nèi)臟(內(nèi)臟)  拼音:nèi zàng
人或動物的胸腔和腹腔內(nèi)所包藏的各種器官。如心、肺、胃、肝、脾、腎、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