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8
詞典
1
分類詞匯
37
共37,分3頁顯示
1
2
3
2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四通五達(dá)
康莊
通津
通衢
康衢
亨衢
孔道
通都
路衢
九逵
中衢
五達(dá)
四衢
九達(dá)
通阛
《國語辭典》:
四通五達(dá)(四通五達(dá))
拼音:
sì tōng wǔ dá
四方相通的道路。形容交通便利?!妒酚?。卷九七。酈生傳》:「夫陳留,天下之沖,四通五達(dá)之郊也?!挂沧鳌杆耐ò诉_(dá)」。
分類:
四通八達(dá)
交通
通暢
暢達(dá)
裴骃
《國語辭典》:
康莊(康莊)
拼音:
kāng zhuāng
1.平坦寬闊。如:「康莊大道」?!妒酚?。卷七四。孟子荀卿列傳。孟軻》:「為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寵之?!?br />2.四通八達(dá)的大道。唐。
李嶠
旌
詩:「告善康莊側(cè),求賢市肆中?!?/div>
分類:
四通八達(dá)
寬闊
心胸
平坦
胸寬
寬廣
大道
《漢語大詞典》:
通津
(1).四通八達(dá)之津渡。
《
梁書·武帝紀(jì)上
》
:“追奔逐北,奄有通津。” 唐
皇甫冉
《西陵寄靈一上人》
詩:“ 西陵 遇風(fēng)處,自古是通津?!?明
邢昉
《雨后山家始見桃花》
詩:“閒宜臨淺水,暖欲傍通津?!?br />(2).喻顯要的職位。 晉
陶潛
《詠三良》
:“彈冠乘通津,但懼時(shí)我遺?!?唐
司空圖
《榜下》
詩:“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將文字競通津?!?/div>
分類:
四通八達(dá)
顯要
職位
津渡
《國語辭典》:
通衢
拼音:
tōng qú
四通八達(dá)的道路。《文選。陸機(jī)。贈(zèng)尚書郎顧彥先詩二首之二》:「停陰結(jié)不解,通衢化為渠?!固?。
李商隱
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
詩:「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div>
分類:
通衢
四通八達(dá)
道路
《國語辭典》:
康衢
拼音:
kāng qú
大路,康莊大道。《列子。仲尼》:「堯乃微服,游于康衢?!埂稌x書。卷五五。潘岳傳》:「動(dòng)容發(fā)音而觀者,莫不抃舞乎康衢,謳吟乎圣世?!?/div>
分類:
稱頌
四通八達(dá)
賢才
盛世
顯要
未遇
地位
大路
遇時(shí)
要路
《漢語大詞典》:
康衢謠(康衢謡)
《
列子·仲尼
》
:“ 堯 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歟,不治歟;不知億兆之愿戴己歟,不愿戴己歟…… 堯 乃微服游於康衢,聞兒童謡曰:‘立我蒸民,莫非爾極。不識(shí)不知,順帝之則?!?堯 喜問曰:‘誰教爾為此言?’童兒曰:‘我聞之大夫?!瘑柎蠓?,大夫曰:‘古詩也?!焙笠蚍Q歌頌盛世之歌為“康衢謡”。 王闿運(yùn)
《丁文誠誄》
:“始為藏垢之藪,令有康衢之謡?!?/div>
分類:
稱歌
歌頌
盛世
《國語辭典》:
亨衢
拼音:
hēng qú
1.通達(dá)順暢的大道。唐。
元稹
〈
苦雨
〉詩:「百川朝巨海,六龍?zhí):噌?。?br />2.比喻運(yùn)勢通達(dá)、前程美好。唐。
李商隱
〈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糲食空彈劍,亨衢詎置錐?!?/div>
分類:
四通八達(dá)
美好
大道
前程
《國語辭典》:
孔道
拼音:
kǒng dào
1.大道,四通八達(dá)的要道。《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上。婼羌》:「去長安六千三百里辟在西南,不當(dāng)孔道?!姑?。陳汝元《金蓮記》第二折:「茲奉嚴(yán)君而同上公車,須別慈母而載馳孔道。」
2.孔子的學(xué)說?!杜f唐書。卷一四九。列傳》:「褒貶以言,孔道是模。誅亂以筆,亦有董狐?!固?。
韓愈
〈
進(jìn)學(xué)解
〉:「昔者孟軻好辯,孔道以明?!?br />3.指地道。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一二。瞿薩旦那國》:「此人心知必然,竊開孔道,出城外而穴之?!?/div>
分類:
孔道
大道
地道
孔子
通道
四通八達(dá)
倡始
儒家
王念孫
《漢語大詞典》:
通都
四通八達(dá)的都市。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
:“跼鑣轡之牽制,隘通都之圈束?!?清
黃宗羲
《
明夷待訪錄·財(cái)計(jì)三
》
:“今夫通都之市肆,十室而九,有為佛而貨者……皆不切於民用?!?清
趙翼
《贈(zèng)寫照沉錦》
詩:“古來絶藝當(dāng)通都,早晚遭逢名鵲起?!?/div>
分類:
四通八達(dá)
都市
《國語辭典》:
路衢
拼音:
lù qú
街道。三國魏。曹植〈贈(zèng)白馬王彪〉詩:「鴟梟鳴衡扼,豺狼當(dāng)路衢。」《隋書。卷二五。刑法志》:「玄鉞肆于朝市,赭服飄于路衢。」
分類:
四通八達(dá)
道路
何休
《漢語大詞典》:
九逵
(1).四通八達(dá)的大道。
《
三輔黃圖·都城十二門
》
:“ 長安城 面三門,四面十二門,皆通達(dá)九逵,以相經(jīng)緯?!焙蠖嘀妇┏堑拇舐?。 南朝 梁
何遜
《擬輕薄篇》
:“ 長安 九逵上,青槐蔭道植?!?唐
張說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zèng)答》
詩:“紫綬拂三寺,朱門臨九逵。”
《孽?;ā?/span>第十五回:“真?zhèn)€九逵無禁,錦衫交飛,萬戶初開,歌鐘互答。”
(2).泛指大路。 清
趙翼
《題稚存萬里荷戈集》
詩:“狂風(fēng)捲石落半嶺,堅(jiān)冰鑿梯通九逵?!?/div>
分類:
四通八達(dá)
大路
大道
京城
《漢語大詞典》:
中衢
四通八達(dá)的大路。
《淮南子·繆稱訓(xùn)》
:“圣人之道,猶中衢而致尊邪,過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其所宜?!?高誘 注:“道六通謂之衢?!?唐
李白
《贈(zèng)崔諮議》
詩:“希君一剪拂,猶可騁中衢?!?span id="m0phbga" class="book">《
宋史·竇貞固傳
》:“有物狀蜥蜴落銀盤中,毒氣衝盤,焚於中衢,臭聞百步外。”
分類:
四通八達(dá)
大路
《漢語大詞典》:
五達(dá)(五達(dá))
(1).通達(dá)五方的大路。
《
爾雅·釋宮
》
:“五達(dá)謂之康,六達(dá)謂之莊?!?br />(2).泛指四通八達(dá)的大路。 南朝 宋 謝莊
《送神歌》
:“開九重,肅五達(dá)?!?唐
權(quán)德輿
《廣陵詩》
:“八方稱輻湊,五達(dá)如砥平?!?唐
劉禹錫
《劉氏集略說》
:“五達(dá)之井,百汲而盈科,未必涼而甘,所處之勢然也。”
分類:
通達(dá)
五方
四通八達(dá)
大路
《漢語大詞典》:
四衢
(1).四通八達(dá)的大路。
《
后漢書·李固傳
》
:“ 冀 乃封 廣 、 戒 而露 固 尸於四衢?!?br />(2).指四出的通路。
《
宋書·符瑞志上
》
:“帝懼,欲出奔,而月明,邀候急,四衢斷絶,不得去?!?br />(3).通達(dá)四方。 南朝 梁 沈約
《八關(guān)齋》
詩:“四衢道難闢,八正扉猶掩。” 宋
趙令畤
《
侯鯖錄
》
卷四:“四衢,四達(dá)之謂也。 郭璞 曰:‘交道四出也’。”
(4).交錯(cuò)歧出貌。
《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
》
:“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葉大尺餘?!?郭璞 注:“言枝交互四出?!?/div>
分類:
交錯(cuò)
通達(dá)
四通八達(dá)
四出
四方
歧出
通路
大路
郭璞
《漢語大詞典》:
九達(dá)(九達(dá))
(1).謂四通八達(dá)。 漢
荀悅
《
申鑒·雜言下
》
:“圣人之道其中道乎,是謂九達(dá)。” 黃省曾 注:“言圣道無所不達(dá),百家則私蹊曲徑而已?!?晉
左思
《魏都賦》
:“廓三市而開廛,籍平逵而九達(dá)?!?明
李東陽
《后東山草堂賦》
:“稅駕乎九達(dá)之衢,振衣乎千仞之表?!?br />(2).四通八達(dá)的道路。 唐玄宗
《同玉真公主過大哥山池》
詩:“鶩池臨九達(dá),龍岫對層城。”
分類:
四通八達(dá)
道路
《漢語大詞典》:
通阛(通闤)
(1).謂遍設(shè)市肆。闤,環(huán)繞市區(qū)的墻。 漢
張衡
《西京賦》
:“爾乃廓開九市,通闤帶闠?!?清
曾國藩
《圣哲畫像記》
:“若通闤貿(mào)易,瓌貨山積,動(dòng)逾千金,則百錢之有無,有不暇計(jì)較者矣?!?br />(2).四通八達(dá)的市街。 宋
蘇軾
《南都妙峰亭》
詩:“新亭在東阜,飛宇凌通闤?!?宋
余靖
《到塞后有懷青社詩今錄呈》
:“魚鹽利重通闤盛,竽瑟聲和讌席開?!?/div>
分類:
四通八達(dá)
市肆
市街
環(huán)繞
市區(qū)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