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梧桐雨
 
三千粉黛
 
花帶雨
 
百媚生
  
玉容寂寞
  
憑肩私語
 
梧桐秋雨
 
梧桐疏雨
 
歌長恨
 
帶雨梨花
 
驚破霓裳
  
云??M紆
 
梨花一枝春帶雨
 
梨花枝上雨
 
天長地久有時盡
 
洪都方士
 
梨花春帶雨
 
太液芙蓉未央柳
 
動地鼙鼓
 
海上仙山縹緲
 
金釵信
 
睡髻偏
 
一枝春雨
 
春雨帶梨花
 
恩澤初承
 
分釵半夜
 
合金鈿
 
回頭一笑千嬌媚
 
回廊私語
 
盟釵一股
 
綿綿此恨無盡期
 
一笑無顏色
 
粉淚梨花
 
股釵還一半
 
鈿盒偷傳

相關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楊玉環(huán)(楊貴妃)


《全唐詩》卷四百三十五〈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仨恍Π倜纳?,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青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云鬢花顏金步搖【云鬢花冠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芙蓉帳里暖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承歡侍寢無閒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漢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盡日君王聽不足】。漁陽鞞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馀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六軍不發(fā)知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ㄢ毼責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回首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棧紆登劍閣【云棧?;氐莿﹂w】。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目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水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馬嵬坡下塵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夜【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苑多秋草【西宮南內多秋草】,宮葉滿階紅不掃【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秋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舊枕故衾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臨邛方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展轉思【為感君王展轉恩】,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排云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慌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云起【樓殿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中有一人字玉真】【中有一人名玉妃】,雪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扃【金闕兩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九華帳下夢魂驚】。攬衣推枕起裴回,珠箔銀屏邐迤開【珠箔銀鉤邐迤開】【珠箔銀鉤迤邐開】【珠箔銀屏迤邐開】。云鬢半偏新睡覺【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含情凝睇謝君王【含情凝涕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仡^下望人寰處【回頭下問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將舊物表深情【空持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此恨綿綿無盡期】。
典故
上蔡門
   
黃犬悲
 
上蔡悲
   
李斯犬
 
上蔡黃犬
  
上蔡公子
 
黃犬應聞笑李斯
 
東門犬(狗)
 
呼鷹上蔡頭
 
黃犬回頭
 
東門黃犬
 
思大東門
 
上蔡
 
李斯拘秦桎
 
李斯追悔
 
上蔡呼鷹

相關人物
李斯
 
趙高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2539~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數(shù)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于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獄,治罪,責斯與子由謀反狀,皆收捕宗族賓客。趙高治斯,榜掠千馀,不勝痛,自誣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負其辯,有功,實無反心,幸得上書自陳,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從獄中上書曰:「臣為丞相治民,三十馀年矣。逮秦地之陜隘。先王之時秦地不過千里,兵數(shù)十萬。臣盡薄材,謹奉法令,陰行謀臣,資之金玉,使游說諸侯,陰脩甲兵,飾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祿,故終以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六國,虜其王,立秦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廣,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見秦之彊。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親。罪三矣。立社稷,脩宗廟,以明主之賢。罪四矣。更剋畫,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罪五矣。治馳道,興游觀,以見主之得意。罪六矣。緩刑罰,薄賦斂,以遂主得眾之心,萬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盡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書上,趙高使吏棄去不奏,曰:「囚安得上書!」趙高使其客十馀輩詐為御史、謁者、侍中,更往覆訊斯。斯更以其實對,輒使人復榜之。后二世使人驗斯,斯以為如前,終不敢更言,辭服。奏當上,二世喜曰:「微趙君,幾為丞相所賣?!辜岸浪拱溉ㄖ刂?,則項梁已擊殺之。使者來,會丞相下吏,趙高皆妄為反辭。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太平御覽》卷九百二十六〈羽族部十三·鷹〉~4245~2~
《史記》曰:「李斯臨刑,思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不可得矣?!?/span>

簡釋

黃犬悲:指為官受害而追悔莫及。宋蘇軾《雨中過舒教授》:“飛鳶悔前笑,黃犬悲晚悟?!?/p>


例句

赤龍已赴東方暗,黃犬徒懷上蔡悲。 儲嗣宗 長安懷古

青蠅豈獨悲虞氏,黃犬應聞笑李斯。 李德裕 到惡溪夜泊蘆島

秦家李斯早追悔,虛名撥向身之外。 李白 悲歌行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門。 李白 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魚游滄海深,呼鷹過上蔡。 李白 留別王司馬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李白 行路難三首

咸陽市上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 李白 襄陽歌

范曄顧其兒,李斯憶黃犬。 杜甫 八哀詩故秘書少監(jiān)武功蘇公源明

顧索素琴應不暇,憶牽黃犬定難追。 白居易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鄒衍銜悲系燕獄,李斯抱怨拘秦桎。 駱賓王 疇昔篇

典故 
賞音稀
   
顧周
 
憶周郎
 
周郎一顧
 
顧曲人
 
覓周郎
 
誤曲
 
待一顧
 
畏周郎
 
顧曲多情
 
顧曲中誤
 
回頭顧曲
 
曲誤不須顧
 
誤顧
 
一顧周郎
 
周郎賞
 
周郎尚不知
 
周郎知曲誤
 
周郎知音
 
周郎醉眼
 
公瑾見誤
  
戀紅牙
 
曲誤試周郎
 
微笑周郎
 
誤新聲試周郎
 
小誤回頭
 
知音周郎
 
周郎識曲

相關人物
周瑜


《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265~
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span>

簡釋

周郎顧:詠樂曲或知音。唐李端《聽箏》:“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例句

周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 劉禹錫 紇那曲二首

慚和周郎應見顧,感知大造竟無窮。 劉耕 和主司王起

坐中知密顧,微笑是周郎。 張祜 觱篥

慚將多誤曲,今日獻周郎。 李端 宿薦福寺東池有懷故園因寄元校書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李端 聽箏

顧盼何曾因誤曲,殷勤終是感知音。 楊巨源 冬夜陪丘侍御先輩聽崔校書彈琴

周郎如賞羨,莫使滯芳晨。 歐陽袞 聽郢客歌陽春白雪

識曲遇周郎,知音荷宗伯。 湛賁 伏覽呂侍郎丘員外舊題十三代祖歷山草堂詩因書記事

不應令曲誤,持此試周郎。 王績 詠妓

一曲新聲慘畫堂,可能心事憶周郎。 薛能 贈韋氏歌人二首

周郎懷抱好知音,常愛山僧物外心。 貫休 酬張相公見寄

典故
喚不回頭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七
苕溪漁隱曰:「雪竇禪師嘗作偈云:「三分光陰二早過,靈臺一點不揩磨,貪生逐日區(qū)區(qū)去,喚不回頭爭奈何?」世人貪著愛境,以妄為真,迷而不返,讀此偈者,宜如何哉?
《國語辭典》:梨花帶雨(梨花帶雨)  拼音:lí huā dài yǔ
形容美女的淚容,有如春天沾著雨的梨花。如:「看她哭得梨花帶雨的模樣,更惹人憐愛?!埂斗馍裱萘x》第四回:「紂王定睛觀看,見妲己烏云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里嫦娥離玉闕。」
《漢語大詞典》:梨花雨
(1).梨花開放時節(jié)的雨水。 宋 孫光憲 《虞美人》詞:“紅窗寂寂無人語,暗淡梨花雨。” 元 虞集 《答錢翼之》詩:“閉門三月梨花雨,徧寫千林柿葉霜?!?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棉村麗句:“﹝ 棉村 ﹞《醒》云:‘重門夜靜梨花雨,孤館春寒柳絮風?!?br />(2).形容女子泣下如雨的姿容。 宋 歐陽修 《漁家傲》詞:“三月芳菲看欲暮,胭脂淚灑梨花雨?!?宋 趙令畤 《商調蝶戀花》鼓詞:“彈到離愁凄咽處,絃腸俱斷梨花雨?!眳⒁姟?梨花帶雨 ”。
《國語辭典》:梨花帶雨(梨花帶雨)  拼音:lí huā dài yǔ
形容美女的淚容,有如春天沾著雨的梨花。如:「看她哭得梨花帶雨的模樣,更惹人憐愛?!埂斗馍裱萘x》第四回:「紂王定睛觀看,見妲己烏云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里嫦娥離玉闕?!?/div>
《漢語大詞典》:鈿合金釵(鈿合金釵)
(1).鈿盒和金釵。相傳為 唐玄宗 與 楊貴妃 定情之信物。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宋 柳永 《二郎神》詞:“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回廊影下?!?br />(2).泛指情人間之信物。 宋 王寀 《蝶戀花》詞:“紅粉闌干,有箇人相似。鈿合金釵誰與寄。”參見“ 金釵鈿合 ”。
《漢語大詞典》:金釵鈿合(金釵鈿合)
金釵和鈿合。傳說中 唐玄宗 與 楊貴妃 定情的信物。 唐 陳鴻 《長恨歌傳》:“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導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div>
《漢語大詞典》:鴻都客(鴻都客)
神仙中人。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臨邛 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清 洪升 《長生殿·傳概》:“鴻都客引會 廣寒宮 ,織女星盟証 長生殿 。” 徐朔方 校注:“鴻都客,神仙中人……鴻都,仙府?!?/div>
分類:朔方
《漢語大詞典》:上蔡蒼鷹(上蔡蒼鷹)
秦 李斯 專權,為 趙高 所陷,下獄。伏誅前,顧其子曰:欲牽黃犬、臂蒼鷹,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后因以“上蔡蒼鷹”為典,指不知激流勇退,以致罹禍而悔恨莫及。 唐 李白 《行路難》詩之三:“ 陸機 雄才豈自保? 李斯 稅駕苦不早。 華亭 鶴唳詎可聞? 上蔡 蒼鷹何足道!” 王琦 注引太平御覽曰:“史記曰:‘ 李斯 臨刑,思牽黃犬,臂蒼鷹,出 上蔡 東門,不可得矣?!冀癖?span id="ks77ljn" class="book">《史記·李斯傳》中無‘臂蒼鷹’字,而 李白 詩中屢用其事,當另有所本。”
《漢語大詞典》:嘆黃犬(嘆黃犬)
史記·李斯列傳:“ 斯 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焙笠蛞浴皣@黃犬”為悔恨貪富貴而取禍之典。 唐 李白 《擬恨賦》:“執(zhí)愛子以長別,嘆黃犬之無緣。” 唐 李白 《襄陽歌》:“ 咸陽 市中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div>
分類:悔恨富貴
《漢語大詞典》:悲東門(悲東門)
見“ 憶黃犬 ”。
《漢語大詞典》:憶黃犬(憶黃犬)
秦 丞相 李斯 受 趙高 陷害,被腰斬于 咸陽 ,臨刑時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見史記·李斯列傳。后用為大臣受陷害被處死的典故。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猶勝憶黃犬,幸得早圖之。”亦作“ 悲東門 ”、“ 悲黃犬 ”、“ 念黃犬 ”。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七:“ 李公 悲東門, 蘇子 狹 三河 ?!?清 顧炎武 《淮東》詩:“踟躇念黃犬,太息呼諸子。” 清 趙翼 《青山莊歌》:“填尸圜土悲黃犬,回首歡場付爽鳩?!?/div>
《漢語大詞典》:憶黃犬(憶黃犬)
秦 丞相 李斯 受 趙高 陷害,被腰斬于 咸陽 ,臨刑時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見史記·李斯列傳。后用為大臣受陷害被處死的典故。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猶勝憶黃犬,幸得早圖之?!币嘧鳌?悲東門 ”、“ 悲黃犬 ”、“ 念黃犬 ”。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七:“ 李公 悲東門, 蘇子 狹 三河 ?!?清 顧炎武 《淮東》詩:“踟躇念黃犬,太息呼諸子。” 清 趙翼 《青山莊歌》:“填尸圜土悲黃犬,回首歡場付爽鳩?!?/div>
《漢語大詞典》:黃犬嘆(黃犬歎)
李斯 臨刑,慨嘆不能再牽黃犬出獵。后因以“黃犬嘆”為居官得禍之典。 明 高啟 《哭臨川公》詩:“竟成黃犬嘆,莫遂白鷗期?!眳⒁姟?黃犬 ”。
《漢語大詞典》:黃犬
(1).獵犬。史記·李斯列傳:“ 二世 二年七月,具 斯 五刑,論腰斬 咸陽 市。 斯 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晉 向秀 《思舊賦》:“昔 李斯 之受罪兮,嘆黃犬而長吟?!?唐 李白 《襄陽歌》:“ 咸陽 市上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明楊珽《龍膏記·脫難》:“且向那勢利塲中弄滑,把英雄來叱咤。到頭來燃臍有樣,黃犬堪嗟?!?br />(2).指 晉 陸機 的黃耳犬。 機 有犬曰黃耳,曾為 機 長途傳遞書信。事見 晉 祖沖之 述異記。后遂以“黃犬”為信使的代稱。 宋 秦觀 《別程公闢給事》詩:“裘敝黑貂霜正急,書傳黃犬歲將窮?!?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越越的青鸞信杳,黃犬音乖?!?明單本《蕉帕記·備聘》:“佳兆托紅鴛,好信憑黃犬?!?/div>
《漢語大詞典》:周郎顧(周郎顧)
語出三國志·吳志·周瑜傳:“ 瑜 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 瑜 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謡曰:‘曲有誤, 周郎 顧。’”后用為精于音樂者善辨音律的典故。 唐 李端 《聽箏》詩:“欲得 周郎 顧,時時誤拂絃?!?宋 周必大 《點絳唇·贈歌者小瓊》詞:“見了還非,重理《霓裳》舞。雖無誤,幾年一遇,莫訝 周郎 顧?!?明 陳所聞 《金落索·代贈皖城王姬》曲:“芙蓉竟不如,燕子還相妒。梟梟新聲,未許 周郎 顧?!?/div>
《國語辭典》:周郎顧曲(周郎顧曲)  拼音:zhōu láng gù qǔ
周瑜精通音樂,雖酒過三巡,聽到別人奏曲有誤,必能辨知,知之必顧看,時人為之語曰:「曲有誤,周郎顧?!沟涑觥度龂?。卷五四。吳書。周瑜傳》。后比喻聆賞音樂。清。俞樾〈余蓮村勸善雜劇序〉:「誰謂周郎顧曲之場,非即生公說法之地乎!」
《國語辭典》:顧曲周郎(顧曲周郎)  拼音:gù qǔ zhōu láng
三國時代周瑜精通音律,就算是在喝了酒的情況之下,也能精確的指出曲律上錯誤的故事。典出《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傳》。后多用以比喻知音。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诙觯骸改阌羞@柄桃花扇,少不得個顧曲周郎;難道青春守寡,竟做個入月嫦娥不成?」
《國語辭典》:顧曲(顧曲)  拼音:gù qǔ
欣賞音樂或戲曲。參見「顧曲周郎」條。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谒某觯骸敢黄t??鋪地,此乃顧曲之所?!?/div>
《國語辭典》:顧曲(顧曲)  拼音:gù qǔ
欣賞音樂或戲曲。參見「顧曲周郎」條。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一片紅??鋪地,此乃顧曲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