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季子金
 
蘇印
 
蘇秦印
 
六印懸
 
蘇秦六印
 
蘇子印
 
佩印歸
 
蘇秦六國
 
季子多金
 
蘇秦富貴
 
蘇秦佩印歸
 
何用多金
 
季子金多
 
金印六國
 
六國都丞相
   
蘇公懸印
 
蘇卿印

相關(guān)人物
蘇秦


《史記》卷六十九〈蘇秦列傳〉
于是資蘇秦車馬金帛以至趙。而奉陽君已死,即因說趙肅侯曰:「天下卿相人臣及布衣之士,皆高賢君之行義,皆愿奉教陳忠于前之日久矣。雖然,奉陽君妒而君不任事,是以賓客游士莫敢自盡于前者。今奉陽君捐館舍,君乃今復(fù)與士民相親也,臣故敢進其愚慮?!悸劽髦鹘^疑去讒,屏流言之跡,塞朋黨之門,故尊主廣地彊兵之計臣得陳忠于前矣。故竊為大王計,莫如一韓、魏、齊、楚、燕、趙以從親,以畔秦?!谑橇鶉鴱暮隙⒘ρ?。蘇秦為從約長,并相六國?!眻筅w王,乃行過雒陽,車騎輜重,諸侯各發(fā)使送之甚眾,疑于王者。周顯王聞之恐懼,除道,使人郊勞。蘇秦之昆弟妻嫂側(cè)目不敢仰視,俯伏侍取食。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謝曰:「見季子位高金多也。」蘇秦喟然嘆曰:「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且使我有雒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

例句

題橋每念相如志,佩印當(dāng)期季子榮。 杜荀鶴 遣懷

腰間盡解蘇秦印,波上虛迎范蠡船。 王鐸 罷都統(tǒng)守鎮(zhèn)滑州作

笄年解笑鳴機婦,恥見蘇秦富貴時。 王韞秀 夫入相寄姨妹

惠深范叔綈袍贈,榮過蘇秦佩印歸。 白居易 初除官蒙裴常侍贈鶻銜瑞草緋袍魚袋因謝惠貺兼抒離情

蘇公有國皆懸印,楚將無官可賞功。若使重生太平日,也應(yīng)回首哭途窮。 秦韜玉 寄懷

未學(xué)蘇秦榮佩印,卻思平子賦歸田。 薛逢 座中走筆送前蕭使君

去時此地題橋去,歸日何年佩印歸。 韋莊 東陽贈別

蘇秦?zé)o負郭,六印又如何。 崔道融 過農(nóng)家

洛陽蘇季子,劍戟森詞鋒。六印雖未佩,軒車若飛龍。黃金數(shù)百鎰,白璧有幾雙。 李白 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

蘇秦六印歸何日,潘岳雙毛去值秋。 杜牧 贈別

飄飄蘇季子,六印佩何遲。 杜甫 暮冬送蘇四郎徯兵曹適桂州

為客囊無季子金,半生蹤跡任浮沈。 牟融 贈歐陽詹

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黃金。 高適 別王徹

六窠只佩諸侯印,爭比從天擁冊歸。 黃滔 翁文堯員外擁冊禮之歸一路有詩名晝錦集先將寄示因書五十六字

《國語辭典》:國都(國都)  拼音:guó dū
一個國家政治決策的中心都市。也作「首都」。
《分類字錦》:邦國都鄙(邦國都鄙)
周禮:冢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國都鄙。
分類:偶字
《國語辭典》:京師(京師)  拼音:jīng shī
首都?!豆騻??;腹拍辍罚骸妇熣吆危刻熳又右??!埂度龂萘x》第二回:「便發(fā)檄至各鎮(zhèn),召赴京師?!挂卜Q為「京都」、「京國」、「京城」。
《漢語大詞典》:京國(京國)
京城;國都。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我公實嘉,表揚京國?!?唐 牟融 《贈韓翃》詩:“京國久知名,江河近識荊?!?明 高明 《琵琶記·聽女迎親》:“若是到京國,相逢處,做箇好筵席?!?/div>
分類:京城國都
《國語辭典》:都城  拼音:dū chéng
1.國都。三國魏。曹丕與鐘繇書〉:「價越萬金,貴重都城。」
2.古代卿大夫的采邑。
《國語辭典》:京洛  拼音:jīng luò
洛陽的別名。參見「洛陽」條。因東周、東漢曾在此建都,故稱為「京洛」。
《國語辭典》:柱國(柱國)  拼音:zhù guó
1.國都?!稇?zhàn)國策。齊策三》:「安邑者,魏之柱國也;晉陽者,趙之柱國也;鄢郢者,楚之柱國也?!?br />2.職官名。戰(zhàn)國時楚所設(shè)置,原指保衛(wèi)國都之宮,地位非常崇高。后世則指最高級的武官或勛官。
《漢語大詞典》:上柱國(上柱國)
官名。 戰(zhàn)國 楚 制,凡立覆軍斬將之功者,官封上柱國,位極尊寵。 北魏 置柱國大將軍, 北周 增置上柱國大將軍, 唐 宋 也以上柱國為武官勛爵中的最高級,柱國次之。歷代沿用, 清 廢。戰(zhàn)國策·齊策二:“﹝ 陳軫 ﹞見 昭陽 ,再拜賀戰(zhàn)勝,起而問:‘ 楚 之法,覆軍殺將,其官爵何也?’ 昭陽 曰;:‘官為上柱國,爵為上執(zhí)珪?!?span id="tqyahur" class="book">《周書·齊煬王宇文憲傳》:“ 憲 攻拔 武濟 ,進圍 洛口 ,收其東西二城……是歲,初置上柱國官,以 憲 為之?!?span id="7mz7vsf" class="book">《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五》:“詔曰:‘上柱國,勛之極也……今后凡加勛,先自武騎尉,十二轉(zhuǎn)方授上柱國?!?/div>
分類:官名
《國語辭典》:京城  拼音:jīng chéng
首都?!度龂萘x》第三回:「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五:「可討個差使,再入京城?!挂卜Q為「京師」。
《國語辭典》:皇都  拼音:huáng dū
京都?!段倪x。班固。東都賦》:「嘉祥阜兮集皇都,發(fā)皓羽兮奮翹英?!?/div>
《國語辭典》:京都  拼音:jīng dū
1.京城、國都。《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傳》:「著絕世于皇極,顯禍敗京都?!埂度龂?。卷二。魏書。文帝紀》:「六月甲戍,任城王薨于京都?!挂卜Q為「京師」。
2.地名。( kyoto)位在日本本州島西南,三面環(huán)山,形勢壯麗。自桓武天皇以來,至明治二年,共千馀年均定都于此,存有甚多的文物古跡,為日本重要文化中心和佛教中心。
《漢語大詞典》:京輦(京輦)
指國都。 晉 葛洪 抱樸子·譏惑:“其好事者,朝夕放效,所謂京輦貴大眉,遠方皆半額也?!?宋 劉敞 《雨過前軒偶記》詩:“忽驚謝去塵中游,不知正自居京輦。”
分類:國都
《國語辭典》:豐鎬(豐鎬)  拼音:fēng hào
地名。周的舊都,在今陜西省長安縣西南。
《國語辭典》:國城(國城)  拼音:guó chéng
國都。《管子。八觀》:「夫國城大而田野淺狹者,其野不足以養(yǎng)其民?!?/div>
分類:國都城郭
《漢語大詞典》:國邑(國邑)
(1).國都。管子·八觀:“入國邑,視宮室,觀車馬衣服,而侈儉之國可知也?!?br />(2).城邑。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官一》:“繞山林以曲次,襲國邑以水則,辯夜退以明簡。”
(3). 漢 代諸侯的封地。漢書·馬宮傳:“伏自惟念,入稱四輔,出備三公,爵為列侯,誠無顏復(fù)望闕廷,無心復(fù)居官府,無宜復(fù)食國邑。”后漢書·劉盆子傳:“ 崇 等既未有國邑,而留眾稍有離叛,乃遂亡歸其營?!?/div>
《漢語大詞典》:六印
(1).謂六國相印。史記·蘇秦列傳:“且使我有 雒陽 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隱賑而封?!?唐 李白 《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詩:“ 洛陽 蘇季子 ,劍戟森詞鋒。六印雖未佩,軒車若飛龍?!?金 元好問 《天門引》:“丈夫何意作 蘇秦 ,六印才堪警兒女?!?br />(2).六將軍印。史記·封禪書:“是時上方憂 河 決,而黃金不就,乃拜 大 ( 欒大 )為五利將軍。居月餘,得四印,佩天士將軍、地士將軍、大通將軍印…… 大 見數(shù)月,佩六印,貴震天下?!?司馬貞 索隱:“謂五利將軍、天士將軍、地士將軍、大通將軍為四也。更加樂通侯及天道將軍印,為六印也。”
(3). 唐 時官馬身上的六種印記。 唐 杜甫 《瘦馬行》:“細看六印帶官字,眾道三軍遺路旁?!?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詁箋二:“ 杜 《瘦馬行》:‘細看六印帶官字。’考唐六典:凡在牧馬,以小官字印印右膊,以年辰印印右髀,以監(jiān)名印印尾側(cè)。二歲以飛字印印左髀膊。細馬次馬以龍形印印項左。送尚乘者,印三花及飛字印,外又有風(fēng)字印。官馬賜人者,以賜字印。配諸軍及充傳送驛者,以出字印。印凡八,此云六印,意賜、配者不在數(shù)耳?!?/div>
《國語辭典》:佩印  拼音:pèi yìn
將印章系佩在身上。如:「古人有佩印的習(xí)尚?!?/div>
《漢語大詞典》:黃金印
黃金制作的印章。古時公侯將相所佩。史記·五宗世家論:“ 高祖 時諸侯皆賦,得自除內(nèi)史以下, 漢 獨為置丞相,黃金印?!?唐 李白 《別內(nèi)赴徵》詩之二:“歸時儻佩黃金印,莫見 蘇秦 不下機?!?明 吳陽 《威寧伯王襄敏公越》詩:“慘淡黃金印,零落白羽扇?!?郭沫若 《前茅·哀時古調(diào)》:“羨煞人,黃金印,順口說合縱,橫目說連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