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刻石  拼音:kè shí
1.將文字或圖案刻在碑碣、崖壁上?!妒酚洝>砹?。秦始皇本紀(jì)》:「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后漢書。卷八。孝靈帝紀(jì)》:「詔諸儒正五經(jīng)文字,刻石立于太學(xué)門外?!?br />2.刻有文字、圖象的碑碣?!赌鲜?。卷五七。范云傳》:「云以山上有秦始皇刻石,此文三句一韻,人多作兩句讀之,并不得韻?!?/div>
《國語辭典》:花邊(花邊)  拼音:huā biān
1.鑲在衣服邊作裝飾用的花紋條帶。大都以網(wǎng)為底,用線穿織成。
2.印刷業(yè)等所用帶花紋的框線。
3.舊時俗稱外國銀圓為「花邊」。因中國最早使用的墨西哥銀幣,邊有花紋,故稱為「花邊」。
《漢語大詞典》:花邊錢(花邊錢)
舊時流入 中國 的外國銀元,邊緣有花紋,與我國過去邊緣光滑的錢幣不同,故俗稱“花邊錢”。后亦作為對外國銀元的統(tǒng)稱。《品花寶鑒》第十九回:“我得了一個,聽説在 廣東 買來,一個是一千塊花邊錢?!?span id="il2f5pl" class="book">《十月》1981年第2期:“你奶奶趕集剛賣了雞蛋,又使出了花邊錢,別說買雙小鞋,就是外加個帽子,也用不了?!?/div>
《漢語大詞典》:圖經(jīng)(圖經(jīng))
附有圖畫、地圖的書籍或地理志。 唐 王建 《題酸棗縣蔡中郎碑》詩:“不向圖經(jīng)中舊見,無人知是 蔡邕 碑?!?宋 周密 齊東野語·徐漢玉:“行至 來賓縣 ,得圖經(jīng),視之, 唐 嚴(yán)州 也?!?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經(jīng)中》:“辨疆域者有圖經(jīng), 摯虞 以作畿服經(jīng)也。”
《國語辭典》:鉛華(鉛華)  拼音:qiān huá
1.形容人或物外在的光鮮亮麗。如:「洗盡鉛華」、「褪盡鉛華」。
2.古代女子化妝用的鉛粉。唐。權(quán)德輿 玉臺體詩一二首之一一:「鉛華不可棄,莫是稿砧歸?!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2928' target='_blank'>辛棄疾 西江月。宮粉厭涂嬌額詞:「杏腮桃臉費鉛華,終慣秋蟾影下。」
《國語辭典》:石刻  拼音:shí kè
刻有文字或圖畫的碑碣、崖壁等?!妒酚?。卷六。秦始皇本紀(jì)》:「作瑯邪臺,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菇?。元好問 濟南雜詩:「石刻燒殘宴集辭,雄樓杰觀想當(dāng)時?!?/div>
《漢語大詞典》:畫壁(畫壁)
(1).在壁上作畫。《三國志·吳志·顧雍傳》“其以 雍 次子 裕 襲爵為 醴陵侯 ,以明著舊勛”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曜 《吳書》:“﹝ 雍 族人 悌 ﹞父以壽終, 悌 飲漿不入口五日……常畫壁作棺柩象,設(shè)神座於下,每對之哭泣,服未闋而卒。”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雅游:“倘遇旗亭歌者,不能不畫壁也?!?br />(2).繪有圖畫的墻壁。 北周 庾信 《登州中新閣》詩:“龍來隨畫壁,鳳起逐吹簧?!?唐 溫庭筠 《生禖屏風(fēng)歌》:“畫壁陰森九子堂,階前細月鋪花影?!?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大覺寺》詞:“燕壘空梁畫壁寒,諸天花雨散幽關(guān)。”
(3).指繪在壁上的畫。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書畫:“ 相國寺 舊畫壁乃 高益 之筆,有畫眾工奏樂一堵,最有意?!?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四·商喜畫:“京師外城西南隅 圣安寺 ,寺殿有 商喜 畫壁?!?何其芳 《畫夢錄·獨語》:“有一所落寞的古頹的屋子,畫壁漫漶?!眳⒁姟?壁畫 ”。
(4).在壁上劃記號。新唐書·順宗十一女傳:“ 永貞 元年,﹝ 漢陽公主 ﹞與諸公主皆進封。時戚近爭為奢詡事,主獨以儉,常用鐵簪畫壁,記田租所入。”
《國語辭典》:壁畫(壁畫)  拼音:bì huà
畫在墻壁上的畫。唐。駱賓王四月八日題七級〉詩:「銘書非晉代,壁畫是梁年?!顾巍j懹巍独蠈W(xué)庵筆記》卷二:「江瀆廟西廂有壁畫犢車。廟祝指以示予,曰:『此部家子也?!弧?/div>
《國語辭典》:春宮(春宮)  拼音:chūn gōng
1.傳說中春神青帝所居住的宮殿。《楚辭。屈原。離騷》:「溘吾游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br />2.太子居?xùn)|宮,五行家以春季配東方,故稱太子所居住的宮殿為「春宮」。唐。駱賓王代徐敬業(yè)討武氏檄〉:「洎乎晚節(jié),穢亂春宮?!埂顿Y治通鑒。卷一七二。陳紀(jì)六。宣帝太建八年》:「皇太子養(yǎng)德春宮,未聞有過?!挂嘤靡源柑印L?。王建送振武張尚書詩:「回天轉(zhuǎn)地是將軍,扶助春宮上五云?!挂卜Q為「東宮」、「青宮」。
3.宋畫苑有春宮秘戲圖,后以沿稱淫穢的圖畫或畫面?!都t樓夢》第二六回:「昨兒我看人家一張春宮,畫的著實好?!挂卜Q為「秘戲圖」、「春宮圖」、「春宮兒」、「春畫」、「春冊」。
《漢語大詞典》:云閣(雲(yún)閣)
(1).閣名。 秦二世 胡亥 建。《文選·張衡〈東京賦〉》:“迺構(gòu) 阿房 ,起 甘泉 ,結(jié) 云閣 ,冠 南山 ?!?薛綜 注引《三輔故事》:“ 秦二世 胡亥 起 云閣 ,欲與山齊?!?br />(2).泛指高聳入云的樓閣。文選·揚雄〈甘泉賦〉:“乘云閣而上下兮,紛蒙籠以棍成?!?李善 注:“云閣,言高連云也?!?三國 魏 曹植 《節(jié)游賦》:“連云閣以遠徑,營觀榭於城隅?!?南朝 陳 張正見 《賦得日中市朝滿》:“云閣綺霞生,旗亭麗日明?!?br />(3).狀如樓閣的云層。 南朝 陳 張正見 《神仙篇》:“六龍驤首起云閣,萬里一別何寥廓?!?br />(4).指 云臺 。圖畫功臣名將之像以示紀(jì)功的樓閣。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同州刺史爾綿永神道碑》:“詎知 云閣 ,名在功臣?!?倪璠 注:“ 云閣 ,《漢書》所謂‘云臺’是也。臺、閣通稱矣。” 唐 李白 《游敬亭寄崔侍御》詩:“壯士不可輕,相期在 云閣 。” 王琦 注:“ 云閣 ,猶 云臺 也?!?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阿文成公》:“ 高宗 純皇帝 賜其七十壽聯(lián)云:‘耆筵錫慶高千叟, 云閣 銘勛贊上臺?!眳⒁姟?云臺 ”。
《漢語大詞典》:云臺(雲(yún)臺)
(1).高聳入云的臺閣。《淮南子·俶真訓(xùn)》:“云臺之高,墮者折脊碎腦,而蟁蝱適足以翱翔?!?晉 郭璞 《客傲》:“夫欣黎黃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云臺之觀者,必閟帶索之歡?!?唐 王勃 《七夕賦》:“君王廼馭風(fēng)殿而長懷,俯云臺而自矯?!?宋 張輯 《洞仙歌·代壽張辰川》詞:“問因何五馬,踏月云臺。秋色里,卻賞煙霞袖手?!?br />(2). 漢 宮中高臺名。 漢光武帝 時,用作召集群臣議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沈約 《為武帝與謝朏敕》:“今方復(fù)引領(lǐng) 云臺 ,虛己 宣室 。” 唐 高適 《宋中遇劉書記有別》詩:“白身謁明主,待詔登 云臺 。” 宋 范成大 《寄贈泉石使李元直入覲》詩:“諸公上 云臺 ,一葉渺 湘浦 ?!?br />(3). 漢 宮中高臺名。 漢明帝 時因追念前世功臣,圖畫 鄧禹 等二十八將于 南宮云臺 ,后用以泛指紀(jì)念功臣名將之所。 唐 杜牧 《少年行》:“捷報 云臺 賀,公卿拜壽巵。” 清 洪升 《長生殿·剿寇》:“擁大將,氣雄哉,合圖畫上 云臺 。”
(4).山名。在 陜西省 華陰縣 境。即 西岳 華山 的北峰。古代隱者和道家多居于此。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十九:“邀我登 云臺 ,高揖 衛(wèi)叔卿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記》:“ 云臺峯 在 太華山 東北?!?清 厲鶚 《嚴(yán)朗屋寫小像為杜子春事索題》詩之二:“ 云臺峯 頂約驂鸞,杞犬芝童覓最難。”
(5).山名。在 四川省 蒼溪縣 東南,接 閬中縣 界。一名 天柱山 。
(6).山名。在 江蘇省 連云港市 境內(nèi)。原為海中小島,稱 郁洲 , 明 代始與大陸相連。山上有水簾洞遺跡。 李希凡 《云臺小記》:“ 云臺山 屹立在 黃海 之濱……所謂‘花果山’者,只是 云臺 一百多個山頭中的一陵?!?br />(7).道觀名。 唐 李商隱 《送從翁從東川弘農(nóng)尚書幕》詩:“ 錦里 差隣接, 云臺 閉寂寥?!?馮浩 箋注:“所謂 云臺觀 也?!?宋 劉克莊 《水龍吟·己亥自壽》詞之二:“愿 云臺 任滿,又還因任,賽 汾陽 考?!?/div>
《國語辭典》:畫廊(畫廊)  拼音:huà láng
1.有彩飾的長廊。唐。羊士諤 王起居獨游青龍寺玩紅葉因寄詩:「十畝蒼苔繞畫廊,幾株紅樹過清霜?!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032' target='_blank'>溫庭筠 訪知玄上人遇暴經(jīng)因有贈詩:「縹帙無塵滿畫廊,鐘山弟子靜焚香?!?br />2.專供畫展用或陳列藝術(shù)品的場所。如:「這家畫廊經(jīng)常展示名家的畫作。」
《漢語大詞典》:名畫(名畫)
著名的圖畫。隋書·經(jīng)籍志一:“又聚 魏 已來古跡名畫……又於內(nèi)道場集道、佛經(jīng)、別撰目録?!?唐 司空圖 《贈信美寺岑上人》詩:“紗碧籠名畫,燈寒照浄禪?!?宋 徽宗 《〈宣和畫譜〉敘》:“ 晉 魏 以來,名畫凡二百三十一人,計六千三百九十六軸。” 魯迅 《書信集·致陳煙橋》:“還有古今的名畫,也有可以采取的地方,都要隨時留心。”
《漢語大詞典》:畫卷(畫卷)
(1).裱后帶軸的長幅圖畫。 宋 蘇轍 《次韻王定國見贈》:“屢出詩章新管籥,偶開畫卷小山川。”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隱趣:“弄筆窗間,隨大小作數(shù)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蹟、畫卷縱觀之?!?清 松泉老人 墨緣匯觀錄·名畫上·宋迪秋山圖卷:“此卷且有‘奉華瑤暉’印章及 元 末諸公題詠,宜為 宋 人畫卷中之錚錚者?!?br />(2).比喻動人的場面或情景。 魏巍 《壯行集·開辟中國的黃金時代》:“我們感激 毛主席 和他的戰(zhàn)友們,他們在通宵不熄的燭光下寫下了這部社會主義的燦爛畫卷。” 馮牧 《不斷革命的戰(zhàn)歌和頌歌》:“當(dāng)我們把這些詩篇排列在一起,在我們眼前就出現(xiàn)了一幅充滿著革命者的豪情壯志的我們時代的豐富的畫卷?!?何為 《從蘇家坡到古田會議》:“今天,一幅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的壯麗宏偉的畫卷,已在遼闊的 中國 大地上迅速展現(xiàn)?!?/div>
《國語辭典》:畫稿(畫稿)  拼音:huà gǎo
1.圖畫的底稿或稿本。如:「他定期把畫稿送往雜志社印刷發(fā)表?!?br />2.舊時官員在公文稿上簽字表示認(rèn)可。清。龔自珍〈在禮曹日與堂上官論事書〉:「又頒堂諭一通,不在內(nèi)廷行走之尚書侍郎,日日入署,無須在宮門畫稿,如此則堂事肅矣。」
《國語辭典》:鐵畫(鐵畫)  拼音:tiě huà
用鐵片制作的工藝品。鍛打鐵片成線條,鉤成圖案,再涂上黑色或棕紅色,制成掛屏,用于壁飾。相傳為安徽蕪湖鐵匠湯鵬所創(chuàng)。也稱為「鐵花」。
《國語辭典》:鐵畫銀鉤(鐵畫銀鉤)  拼音:tiě huà yín gōu
語本唐。歐陽詢 用筆論:「徘徊俯仰,容與風(fēng)流,剛則鐵畫,媚若銀鉤?!剐稳莨P畫如鐵般的剛勁,如銀般的柔媚。《幼學(xué)瓊林。卷四。文事類》:「錦心繡口,李白之文章;鐵畫銀鉤,王羲之之字法?!挂卜Q為「鐵筆銀鉤」、「銀鉤鐵畫」。
《國語辭典》:筆畫(筆畫)  拼音:bǐ huà
1.我國書法家將筆畫分為點、橫、豎、撇、捺、鉤、趯、挑、折、彎等十大類。也作「筆劃」。
2.指字跡的一筆一畫,皆為組合成「字」的要件。
《漢語大詞典》:朱碧
(1).猶言丹青。借指圖畫。 明 唐寅 《梨花》詩:“一箱朱碧漫紛紜,獨惜梨花一段云。”
(2).猶言丹青。著色,涂彩。 清 唐孫華 《宋堅齋刑部齋中觀〈南巡圖〉恭紀(jì)》詩:“先成藳本后朱碧,次第妥帖無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