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春畫(春畫)
淫穢的圖畫。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七·春畫淫具:“ 漢成帝 畫 紂 踞 妲己 而坐為長夜之樂於屏,春畫殆始於此也。”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玩具·春畫:“春畫之起,當(dāng)始於 漢 廣川王 ,畫男女交接狀於屋,召諸父姐妹飲,令仰視畫。” 魯迅 《熱風(fēng)·對于批評家的希望》:“我所希望的不過愿其有一點常識,例如知道裸體畫和春畫的區(qū)別?!?/div>
分類:淫穢圖畫
《國語辭典》:院畫(院畫)  拼音:yuàn huà
北宋宣和年間,置御前畫院,南宋與金和議之后,復(fù)設(shè)之。院有待詔,祇候諸官,他們的作品稱為「院畫」。
《漢語大詞典》:采繪(采繪)
器物上的彩色圖畫。亦指文章的修飾加工。 宋 蘇軾 《書〈篆髓〉后》:“自 漢 以來,學(xué)者多以一字考經(jīng),字同義異,皆欲一之,雕刻采繪,必成其説?!?清 惲敬 《答來卿》:“是以并敘 三代 ,均用喻言,使文體均稱,翻出異樣采繪,照耀耳目?!?/div>
《漢語大詞典》:筆彩(筆彩)
亦作“ 筆采 ”。
(1).謂文筆辭采。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孫盛 、 干寶 ,文勝為史,準(zhǔn)的所擬,志乎典訓(xùn),戶牖雖異,而筆彩略同?!?br />(2).指圖畫的光華色彩。 唐 白居易 《游悟貞寺詩》:“粉壁有 吳 畫,筆彩依舊鮮。素屏有 褚 書,墨色如新乾?!?宋 米芾 畫史:“ 顧愷之 《維摩天女飛仙》在余家,《女史箴》橫卷在 劉有方 家,已上筆采生動,髭髮秀潤。”
《漢語大詞典》:模拓
亦作“ 模搭 ”。亦作“ 模搨 ”。 把金石等器物上的圖畫、文字照原樣印下來。 宋 梅堯臣 《觀邵不疑學(xué)士所藏名書古畫》詩:“其餘又莫究,模搭似未備?!?宋 曹士冕 法帖譜系·烏鎮(zhèn)本:“舊傳 湖州 烏鎮(zhèn) 張 氏以絳、閣二帖鋟木家塾,或遇良工模拓,亦有可觀?!?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禹九州圖:“此圖未知今尚在否,果得而模搨之?!?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介紹德國作家版畫展》:“世界上版畫出現(xiàn)得最早的是 中國 ,或者刻在石頭上,給人模拓,或者刻在木板上,分布人間。”
《國語辭典》:集錦(集錦)  拼音:jí jǐn
匯編在一起的各種精彩詩文、圖案等藝術(shù)品。《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原來四面皆是雕空玲瓏木板,或流云百蝠,或歲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錦,或博古?!埂秲号⑿蹅鳌返诙呕兀骸敢幻婊仡^又看那身后炕案邊掛的四扇屏,寫得都是一方方的集錦小楷,卻是諸同人送的催妝曲?!?/div>
《國語辭典》:背景  拼音:bèi jǐng
1.圖畫、攝影中襯托主體的景物。如:「背景太亮,照片容易曝光過度?!?br />2.戲劇舞臺上的布景。如:「這出短劇只換了兩次背景就演完了。」
3.比喻可作倚靠的人物或勢力。如:「人事背景」。
4.對事物起作用的歷史情況或現(xiàn)實環(huán)境。如:「歷史背景」、「時代背景」。
《國語辭典》:翻本  拼音:fān běn
1.商場或賭場上失利的人,設(shè)法撈回失去的資本或賭本,稱為「翻本」?!队魇烂餮?。卷二一。臨安里錢婆留發(fā)跡》:「今日手里無錢,卻睹得不爽利。還去尋顧三郎,借幾貫錢,明日來翻本。」也稱為「撈本」、「撈梢」。
2.翻印的書籍。
《漢語大詞典》:榻本
用紙墨從鑄刻物上拓印出其文字或圖畫的墨本。 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三:“明年冬, 秋帆先生 來撫 齊 魯 ,同有勒成一書之志,遂商榷條例,博稽羣籍,徵取全省碑刻榻本?!?清 昭梿 嘯亭雜錄·呼延碑:“ 乾隆 中,大臣收復(fù)西域 烏魯木齊 ,筑城郭時,掘得 漢 裴岑 《破呼延碑》,字體完善,遠勝《曹全》《夏侯》諸榻本?!币槐咀饕槐咀鳌皳偙尽?。
《漢語大詞典》:尾花
(1).指鮮艷的尾羽。 唐 白居易 《和武相公感韋令公舊池孔雀》:“頂毳落殘碧,尾花銷闇金?!?br />(2).指書刊上詩文等末尾空白處的裝飾性圖畫。
《漢語大詞典》:畫論(畫論)
有關(guān)圖畫、繪畫的論述。《四庫全書總目·藝術(shù)一·歷代名畫記》:“前三卷皆畫論,一敘畫之源流,二敘畫之興廢……五論畫六法。”
《漢語大詞典》:仕女圖(仕女圖)
(1).亦稱“ 仕女畫 ”。以 中國 封建社會中上層婦女生活為題材的圖畫。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 滄州 畫工 伯魁 ,字 起瞻 ,嘗畫一仕女圖,方鉤出輪郭,以他事未竟,鎖置書室中?!?張光福 《中國美術(shù)史》第六章第四節(jié)一:“現(xiàn)存的作品有《簪花仕女圖》、《紈扇仕女圖》、《聽琴圖》等。這些作品,都是 唐 代仕女畫最典型的風(fēng)格。”
(2).舊時比喻大家閨秀安閑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 元 無名氏 《舉案齊眉》第三折:“我本生長在仕女圖中,到今日權(quán)充在傭工隊里,剛備下布襖荊釵,又加著這一副苕箒簸箕。”
《國語辭典》:畫帖(畫帖)  拼音:huà tiè
臨摹用的圖畫范本。也作「畫譜」。
《國語辭典》:軌革(軌革)  拼音:guǐ gé
一種古代用圖書詩文來預(yù)卜,藉以顯示吉兇禍福的占卜術(shù)。也作「卦影」。
《漢語大詞典》:端視(端視)
古代的一種民間雜耍。賣藝者快速轉(zhuǎn)動繪有繁多圖畫的大輪盤,玩客隨意射箭,賣藝者以盤承箭,使命中圖中某物與預(yù)定者無異;或由賣藝者向轉(zhuǎn)盤發(fā)箭,玩客令其射中某物,雖微細如花須、柳眼之類,亦無不命中。參閱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后集·故都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