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丹青圖畫飛去無蹤

相關(guān)人物
顧愷之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巧蓺〉~79~
謝太傅云:「顧長康畫,有蒼生來所無?!鼓铣?#183;劉孝標(biāo)注引《續(xù)晉陽秋》曰:「愷之尤好丹青,妙絕于時(shí)。曾以一廚畫寄桓玄,皆其絕者,深所珍惜,悉糊題其前?;改税l(fā)廚后取之,好加理。后愷之見封題如初,而畫并不存,直云:『妙畫通靈,變化而去,如人之登仙矣?!弧?/span>
典故    
麟閣丹青
 
麒麟圖畫
 
麟閣功名
 
麟閣勛
 
麟閣圖形
 
圖麒麟
  
漢家麟閣
 
麒麟功
  
冠麒麟
 
麒麟臺(tái)
 
麟閣標(biāo)名
  
儀形當(dāng)漢閣
 
高閣圖畫
 
畫像仙閣
 
麟閣畫像
 
麒臺(tái)
 
壯麟閣

相關(guān)人物
丙吉
 
劉德(河間獻(xiàn)王)
 
劉洵(漢宣帝)
 
張安世(字子孺)
 
杜延年
 
梁丘賀
 
蕭望之
 
蘇武
 
趙充國
 
霍光
 
韓增
 
魏相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蘇武〉
甘露三年,單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于麒麟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次曰衛(wèi)將軍富平侯張安世,次曰車騎將軍龍額侯韓增,次曰后將軍營平侯趙充國,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陽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陽城侯劉德,次曰少府梁丘賀,次曰太子太傅蕭望之,次曰典屬國蘇武。皆有功德,知名當(dāng)世,是以表而揚(yáng)之,明著中興輔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凡十一人,皆有傳。自丞相黃霸、廷尉于定國、大司農(nóng)朱邑、京兆尹張敞、右扶風(fēng)尹翁歸及儒者夏侯勝等,皆以善終,著名宣帝之世,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圖,以此知其選矣。三國魏·張晏注:「武帝獲麒麟時(shí)作此閣,圖畫其象于閣,遂以為名?!固?#183;顏師古注:「《漢宮閣疏名》云蕭何造?!?

例句

若非載筆登麟閣,定是吹簫伴鳳臺(tái)。 于季子 早春洛陽答杜審言

新登麒麟閣,適脫獬豸冠。 岑參 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

殘書厭科斗,舊閣別麒麟。 岑參 送秘省虞校書赴虞鄉(xiāng)丞

一去麒麟閣,遂將朝市乖。 李白 書懷贈(zèng)南陵常贊府

龍顏惠殊寵,麟閣憑天居。 李白 贈(zèng)張相鎬二首之二

翰林秉筆回英眄,麟閣崢嶸誰可見。 李白 贈(zèng)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之一

巨海納百川,麟閣多才賢。 李白 金門蘇秀才

麒麟閣上春還早,著書卻憶伊陽好。 李白 鳴皋歌奉錢從翁清歸五?山居

麒閣一代良,熊軒千里躅。 劉祎之 酬鄭沁州

早晚歸漢廷,隨公上麟閣。 劉長卿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píng)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仍呈王員外

昨聞戰(zhàn)罷圖麟閣,破虜收兵卷戎幕。 劉長卿 時(shí)平后送范倫歸安州

中天有高閣,圖畫何時(shí)歇。 劉駕 古出塞

聽君總畫麒麟閣,還我閑眠舴艋舟。 司空?qǐng)D 攜仙箓九首之四

天子預(yù)開麟閣待,祗今誰數(shù)貳師功。 岑參 獻(xiàn)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之一

功名麟閣上,得詠入秦關(guān)。 崔何 喜陸侍御破石埭草寇東峰亭賦詩

歸來畫麟閣,藹藹武功傳。 席豫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待聞出塞還,丹青上麟閣。 張說 藥園宴武輅沙將軍賦得洛字

燕山應(yīng)勒頌,麟閣佇名揚(yáng)。 徐堅(jiān)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據(jù)鞍遙指長安路,須刻麟臺(tái)第一功。 李九齡 代邊將

畫像臨仙閣,藏書入帝臺(tái)。 李嶠

功成畫麟閣,獨(dú)有霍嫖姚。 李白 塞下曲六首之三

身沒期不朽,榮名在麟閣。 李白 擬古十二首之七

當(dāng)令千古后,麟閣著奇勛。 李白 送張秀才從軍

旋應(yīng)獻(xiàn)凱入,麟閣佇深功。 李白 送梁公昌從信安北征

漢庭議事先黃老,麟閣何人定戰(zhàn)功。 李益 赴渭北宿石泉驛南望黃堆烽

君逐嫖姚將,麒麟有戰(zhàn)功。 李益 送柳判官赴振武

他日?qǐng)D勛畫麟閣,定呈肝膽始應(yīng)休。 李群玉 獻(xiàn)王中丞

可憐忠與孝,雙美畫騏麟。 杜甫 奉賀陽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鄧國太夫人

志在麒麟閣,無心云母屏。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zèng)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聞黃閣畫麒麟。 杜甫 季夏送鄉(xiāng)弟韶陪黃門從叔朝謁

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 杜甫 投贈(zèng)哥舒開府二十韻

身許麒麟畫,年衰鴛鷺群。 杜甫 秋野五首之五

瑞光麟閣上,喜氣鳳城端。 楊巨源 和呂舍人喜張員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韻

為數(shù)麒麟高閣上,誰家父子勒燕然。 楊巨源 賀田仆射子弟榮拜金吾

只今麟閣待丹青,努力加餐報(bào)天子。 權(quán)德輿 太原鄭尚書遠(yuǎn)寄新詩走筆酬贈(zèng)因代書賀

行看畫麟閣,凜凜有英風(fēng)。 權(quán)德輿 奉和劉侍郎司徒奉詔伐叛書情呈宰相

今朝麟閣上,偏軫圣情多。 權(quán)德輿 故司徒兼侍中贈(zèng)太傅北平王挽詞

相國已隨麟閣貴,家風(fēng)第一右丞詩。 王韞秀 夫入相寄姨妹

早晚登麟閣,慈門欲付公。 盧綸 寶泉寺送李益端公歸邠寧幕

書屋倚麒麟,不同牛馬路。 莫宣卿 答問讀書居

行望鳳京旋凱捷,重來麟閣畫丹青。 賀朝 從軍行

星落夜原妖氣滿,漢家麟閣待英雄。 鄭啟 嚴(yán)塘經(jīng)亂書事

莫賣盧龍塞,歸邀麟閣名。 陳子昂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從梁王東征

功成報(bào)天子,可以畫麟臺(tái)。 顏真卿 贈(zèng)裴將軍

帝思麟閣像,臣獻(xiàn)柏梁篇。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

畫圖騏麟閣,入朝明光宮。 高適 塞下曲

典故
臺(tái)圖
 
云臺(tái)勛
  
云臺(tái)公
 
圖畫云臺(tái)
 
云臺(tái)畫將
 
云臺(tái)畫象
 
相關(guān)人物
鄧禹


《東觀漢記》卷二《顯宗孝明皇帝紀(jì)》
永平三年詔曰:「登靈臺(tái),正儀度?!勾憾?,圖二十八將于云臺(tái)。
《后漢書》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馬劉傅堅(jiān)馬列傳〉
永平中,顯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圖畫二十八將于南宮云臺(tái),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合三十二人。故依其本弟系之篇末,以志功臣之次云爾。
《后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
永平初,援女立為皇后。顯宗圖畫建武中名臣、列將于云臺(tái),以椒房故,獨(dú)不及援。東平王蒼觀圖,言于帝曰:「何故不畫伏波將軍像?」帝笑而不言。至十七年,援夫人卒,乃更脩封樹,起祠堂。

簡釋

云臺(tái)畫象:指表彰功臣。唐杜甫《寄董卿嘉榮十韻》:“云臺(tái)畫形象,皆為掃氛妖。”


例句

清溪一路照羸身,不似云臺(tái)畫像人。 司空?qǐng)D 商山二首

幾人欲話云臺(tái)峻,獨(dú)我方探禹穴深。 吳融 秋日感事

云臺(tái)畫像皆何者,青史書名或不孤。 唐彥謙 奉使岐下聞唐弘夫行軍為賊所擒傷而有作

先生不入云臺(tái)像,贏得桐江萬古名。 方干 題嚴(yán)子陵祠二首

跡謝云臺(tái)閣,心隨天馬轅。 李白 書情題蔡舍人雄

云臺(tái)先著美,今日更貽芳。 李隆基 送張說巡邊

捷報(bào)云臺(tái)賀,公卿拜壽卮。 杜牧 少年行

云臺(tái)畫形像,皆為掃氛妖。 杜甫 寄董卿嘉榮十韻

白骨新交戰(zhàn),云臺(tái)舊拓邊。 杜甫 有感五首

云臺(tái)終日畫,青簡為誰編。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吾病日回首,云臺(tái)誰再論。 杜甫 覽柏中允兼子侄數(shù)人除官制詞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載歌絲綸

休運(yùn)終四百,圖畫在云臺(tái)。 杜甫 述古三首

江樹城孤遠(yuǎn),云臺(tái)使寂寥。 杜甫 陪柏中丞觀宴將士二首

不及云臺(tái)議,空山老薜蘿。 羅隱 輕飆

獻(xiàn)凱云臺(tái)中,自言塞上雄。 袁瓘 鴻門行

松桂生丹禁,鴛鷺集云臺(tái)。 韋應(yīng)物 和張舍人夜直中書寄吏部劉員外

云臺(tái)煥中天,龍闕郁上征。 韋應(yīng)物 自尚書郎出為滁州刺史

應(yīng)當(dāng)自此始,歸拜云臺(tái)前。 韋應(yīng)物 送鄭端公弟移院常州

《國語辭典》:圖畫(圖畫)  拼音:tú huà
1.畫繪形象?!妒酚洝>硭木?。外戚世家》:「上居甘泉宮,召畫工圖畫周公負(fù)成王也?!?br />2.謀策。漢。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發(fā)憤畢誠,圖畫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體,下以便萬民。」
3.以線條、色彩繪成的畫。如:「墻上掛了一幅圖畫,描繪的是斜陽夕照的景象?!?/div>
《分類字錦》:圖畫甘泉(圖畫甘泉)
漢書金日磾傳:母教誨二子有法度,上聞而嘉之。病死,詔圖畫于甘泉宮。日?每見畫,常拜鄉(xiāng)之涕泣,然后乃去。
《國語辭典》:圖畫文字(圖畫文字)  拼音:tú huà wén zì
不具美術(shù)要求與作用,而只用來傳達(dá)意思的簡單圖畫。圖畫文字不代表固定的語詞,也沒有特定的讀法,嚴(yán)格來講,稱不上文字,但可視為文字的前身。曾為北美、非洲、西伯利亞和中東原始部落使用。
《漢語大詞典》:圖畫紙
供繪畫及工程畫用的紙。用漂白化學(xué)漿制成。表面不光滑,不易起毛,耐水性較好。供繪制工程畫、水彩畫、鉛筆畫及木炭畫等用。
《國語辭典》:圖畫明信片(圖畫明信片)  拼音:tú huà míng xìn piàn
印有各種圖畫或風(fēng)景照片的明信片??蔀橛^光事業(yè)或藝術(shù)、工商業(yè)等產(chǎn)品作宣傳。
《國語辭典》:圖畫書(圖畫書)  拼音:tú huà shū
以圖片為主并配合文字說明的書籍。如:「這套圖畫書生動(dòng)有趣,適合幼稚園的小朋友閱讀?!?/div>
《分類字錦》:如睹圖畫(如睹圖畫)
元史·張起巖傳》:拜禮部尚書。文宗親郊,起巖充大禮使,導(dǎo)帝陟降,步武有節(jié),衣前后襜如陪位,百官望之如古圖畫中所睹,帝甚嘉之。
分類:禮部
《國語辭典》:連環(huán)圖畫(連環(huán)圖畫)  拼音:lián huán tú huà
一種有故事情節(jié)的連接畫頁漫畫。以圖為主,以文字對(duì)話為輔,今多用為兒童讀物。如:「具有神話故事性質(zhì)的連環(huán)圖畫,頗能吸引小朋友的目光。」
《國語辭典》:丹青  拼音:dān qīng
1.繪畫時(shí)所用的顏料。《周禮。秋官。職金》:「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管子。小稱》:「管子曰:『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淵,民知而取之?!弧?br />2.繪畫?!稌x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尤善丹青,圖寫特妙。」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高挑起染渲佳人丹青畫,賣弄他生長在王侯宰相家?!?br />3.丹青不易褪色,因以比喻始終不渝。《后漢書。卷一三。隗囂公孫述列傳。公孫述》:「帝乃與述書,陳言禍福,以明丹青之信?!箷x。傅玄董逃行歷九秋篇〉:「妾心結(jié)意丹青,何憂君心中傾?!?br />4.丹,丹冊(cè),記載功勛;青,青史,紀(jì)錄史事?!傅で唷狗褐甘芳h。王充《論衡。書虛》:「俗語不實(shí),成為丹青;丹青之文,賢圣惑焉?!顾?。文天祥正氣歌〉:「時(shí)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br />5.指畫像;繪畫。唐。杜甫過郭代公故宅〉詩:「迥出名臣上,丹青照臺(tái)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回:「描摹出江山如故,輸與丹青。」
6.畫工的代稱。三國魏。曹丕與孟達(dá)書〉:「故丹青畫其形容,良史載其功勛?!埂段饔斡洝返诰盼寤兀骸竾鮽髦?,召丹青圖下圣僧四眾喜容,供養(yǎng)在華夷樓上?!?/div>
《漢語大詞典》:丹青地
指朝廷廟堂。 唐 杜甫 《奉贈(zèng)鮮于京兆二十韻》:“交合丹青地,恩傾雨露辰?!?唐 杜甫 《石硯》詩:“致於丹青地,知汝隨顧盼?!?仇兆鰲 注:“丹青地,謂丹墀青瑣之間?!?楊倫 箋注:“言此硯致於 明光 禁中丹墀青瑣之地,亦得蒙天子之盼睞也?!?/div>
分類:朝廷廟堂
《國語辭典》:畫圖(畫圖)  拼音:huà tú
1.繪畫各種圖形?!杜f唐書。卷一七二。蕭俛傳》:「滑臨黃河,頻年水潦,河流泛溢,壞西北堤。仿奏移河四里,兩月畢功,畫圖以進(jìn)?!固啤8哌m〈塞下曲〉:「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br />2.圖畫?!稌x書。卷八四。劉牢之傳》:「玄大喜,與敬宣置酒宴集,陰謀誅之,陳法書畫圖與敬宣共觀,以安悅其志?!埂缎咽篮阊浴>矶?。李玉英獄中訟冤》:「那時(shí)玉英已是十齡,長得婉麗飄逸,如畫圖中人物。」
3.圖像、畫像。唐。薛媛 寫真寄夫詩:「恐君渾忘卻,時(shí)展畫圖看?!乖qR致遠(yuǎn)《漢宮秋》第三折:「錦貂裘生改盡漢宮妝,我則索看昭君畫圖模樣?!?br />4.比喻優(yōu)美的景色。唐。元稹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詩:「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畫圖?!?/div>
《國語辭典》:粉本  拼音:fěn běn
畫稿。畫家作畫先以粉筆作底稿,而后始正式著筆,此一底稿,稱為「粉本」。唐。韓偓 商山道中詩:「卻憶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畫有工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六回:「那題識(shí)上,就打橫寫了這九個(gè)字,下面的小字是:『曾見仇十洲有此粉本,偶背臨之?!弧?/div>
《漢語大詞典》:繪事(繪事)
(1).繪畫;繪畫之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是以繪事圖色,文辭盡情?!?唐 杜甫 《嚴(yán)鄭公岷山沱江圖》詩:“繪事功殊絶,幽襟興激昂?!?清 昭梿 嘯亭雜錄·世祖畫牛:“ 章皇 勤政之暇,尤善繪事。”參見“ 繪事后素 ”。
(2).圖畫。 宋 秦觀 《陳承事挽詞》:“八尺衣冠成繪事,百年風(fēng)誼列幽鐫?!?宋 朱熹 《臥龍庵武侯祠》詩:“英姿儼繪事,凜若九原作。”
分類:圖畫繪畫
《國語辭典》:繪事后素(繪事後素)  拼音:huì shì hòu sù
先粉地為質(zhì),而后施五采,猶人有美質(zhì),然后可加文飾。語出《論語。八佾》:「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弧购蟊扔餍惺缕鹣群唵?,然后逐步深入。漢。荀悅《前漢紀(jì)。卷二三。孝元皇帝紀(jì)下》:「孔子曰:『行有馀力則可以學(xué)文』,簡于始也,『繪事后素』,成有終也?!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842' target='_blank'>皇甫湜 答李生第二書:「以非常之文,通至正之理,是所以不朽也,生何嫉之深耶?夫繪事后素,既謂之文,豈茍簡而已哉!」
《漢語大詞典》:畫麒麟(畫麒麟)
刻畫的麒麟。比喻虛有其表的人。
《漢語大詞典》:麒閣(麒閣)
見“ 麒麟閣 ”。
《國語辭典》:麒麟閣(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漢初蕭何所造的樓閣,或謂漢武帝獲麒麟時(shí)所建。后宣帝圖繪功臣霍光、蘇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閣上。故后泛指畫有功臣圖像的樓閣。唐。杜甫投贈(zèng)哥舒開府翰二十韻〉:「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也稱為「麟臺(tái)」、「麟閣」。
《漢語大詞典》:麒麟殿
漢 代宮殿名。漢書·佞幸傳·董賢:“后上置酒 麒麟殿 , 賢 父子親屬宴飲?!币嗍》Q“ 麒麟 ”。文選·張衡〈西京賦〉:“ 麒麟 、 朱鳥 , 龍興 、 含章 ?!?李善 注:“ 漢 宮闕名,有 麒麟殿 、 朱鳥殿 ?!?/div>
《漢語大詞典》:麒麟畫(麒麟畫)
麒麟閣 上的功臣畫像。 唐 杜甫 《秋野》詩之五:“身許 麒麟 畫,年衰鴛鷺羣。”參見“ 麒麟閣 ”。
《國語辭典》:麒麟閣(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漢初蕭何所造的樓閣,或謂漢武帝獲麒麟時(shí)所建。后宣帝圖繪功臣霍光、蘇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閣上。故后泛指畫有功臣圖像的樓閣。唐。杜甫投贈(zèng)哥舒開府翰二十韻〉:「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也稱為「麟臺(tái)」、「麟閣」。
《國語辭典》:麒麟閣(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漢初蕭何所造的樓閣,或謂漢武帝獲麒麟時(shí)所建。后宣帝圖繪功臣霍光、蘇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閣上。故后泛指畫有功臣圖像的樓閣。唐。杜甫投贈(zèng)哥舒開府翰二十韻〉:「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也稱為「麟臺(tái)」、「麟閣」。
《國語辭典》:麟閣(麟閣)  拼音:lín gé
泛指畫有功臣圖像的樓閣。參見「麒麟閣」條。唐。李白 塞下曲六首之三:「功成畫麟閣,獨(dú)有霍嫖姚?!?/div>
《漢語大詞典》:麟閣像(麟閣像)
麒麟閣 內(nèi)的功臣像。 唐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帝思 麟閣 像,臣獻(xiàn)《栢梁篇》?!眳⒁姟?麒麟閣 ”。
《國語辭典》:麒麟閣(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漢初蕭何所造的樓閣,或謂漢武帝獲麒麟時(shí)所建。后宣帝圖繪功臣霍光、蘇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閣上。故后泛指畫有功臣圖像的樓閣。唐。杜甫投贈(zèng)哥舒開府翰二十韻〉:「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也稱為「麟臺(tái)」、「麟閣」。
《漢語大詞典》:云臺(tái)(雲(yún)臺(tái))
(1).高聳入云的臺(tái)閣。《淮南子·俶真訓(xùn)》:“云臺(tái)之高,墮者折脊碎腦,而蟁蝱適足以翱翔。” 晉 郭璞 《客傲》:“夫欣黎黃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云臺(tái)之觀者,必閟帶索之歡?!?唐 王勃 《七夕賦》:“君王廼馭風(fēng)殿而長懷,俯云臺(tái)而自矯?!?宋 張輯 《洞仙歌·代壽張辰川》詞:“問因何五馬,踏月云臺(tái)。秋色里,卻賞煙霞袖手?!?br />(2). 漢 宮中高臺(tái)名。 漢光武帝 時(shí),用作召集群臣議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沈約 《為武帝與謝朏敕》:“今方復(fù)引領(lǐng) 云臺(tái) ,虛己 宣室 ?!?唐 高適 《宋中遇劉書記有別》詩:“白身謁明主,待詔登 云臺(tái) ?!?宋 范成大 《寄贈(zèng)泉石使李元直入覲》詩:“諸公上 云臺(tái) ,一葉渺 湘浦 。”
(3). 漢 宮中高臺(tái)名。 漢明帝 時(shí)因追念前世功臣,圖畫 鄧禹 等二十八將于 南宮云臺(tái) ,后用以泛指紀(jì)念功臣名將之所。 唐 杜牧 《少年行》:“捷報(bào) 云臺(tái) 賀,公卿拜壽巵?!?清 洪升 《長生殿·剿寇》:“擁大將,氣雄哉,合圖畫上 云臺(tái) ?!?br />(4).山名。在 陜西省 華陰縣 境。即 西岳 華山 的北峰。古代隱者和道家多居于此。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十九:“邀我登 云臺(tái) ,高揖 衛(wèi)叔卿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記》:“ 云臺(tái)峯 在 太華山 東北?!?清 厲鶚 《嚴(yán)朗屋寫小像為杜子春事索題》詩之二:“ 云臺(tái)峯 頂約驂鸞,杞犬芝童覓最難。”
(5).山名。在 四川省 蒼溪縣 東南,接 閬中縣 界。一名 天柱山 。
(6).山名。在 江蘇省 連云港市 境內(nèi)。原為海中小島,稱 郁洲 , 明 代始與大陸相連。山上有水簾洞遺跡。 李希凡 《云臺(tái)小記》:“ 云臺(tái)山 屹立在 黃海 之濱……所謂‘花果山’者,只是 云臺(tái) 一百多個(gè)山頭中的一陵?!?br />(7).道觀名。 唐 李商隱 《送從翁從東川弘農(nóng)尚書幕》詩:“ 錦里 差隣接, 云臺(tái) 閉寂寥?!?馮浩 箋注:“所謂 云臺(tái)觀 也。” 宋 劉克莊 《水龍吟·己亥自壽》詞之二:“愿 云臺(tái) 任滿,又還因任,賽 汾陽 考?!?/div>
《漢語大詞典》:云閣(雲(yún)閣)
(1).閣名。 秦二世 胡亥 建。《文選·張衡〈東京賦〉》:“迺構(gòu) 阿房 ,起 甘泉 ,結(jié) 云閣 ,冠 南山 ?!?薛綜 注引《三輔故事》:“ 秦二世 胡亥 起 云閣 ,欲與山齊。”
(2).泛指高聳入云的樓閣。文選·揚(yáng)雄〈甘泉賦〉:“乘云閣而上下兮,紛蒙籠以棍成。” 李善 注:“云閣,言高連云也?!?三國 魏 曹植 《節(jié)游賦》:“連云閣以遠(yuǎn)徑,營觀榭於城隅。” 南朝 陳 張正見 《賦得日中市朝滿》:“云閣綺霞生,旗亭麗日明?!?br />(3).狀如樓閣的云層。 南朝 陳 張正見 《神仙篇》:“六龍?bào)J首起云閣,萬里一別何寥廓。”
(4).指 云臺(tái) 。圖畫功臣名將之像以示紀(jì)功的樓閣。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同州刺史爾綿永神道碑》:“詎知 云閣 ,名在功臣?!?倪璠 注:“ 云閣 ,《漢書》所謂‘云臺(tái)’是也。臺(tái)、閣通稱矣?!?唐 李白 《游敬亭寄崔侍御》詩:“壯士不可輕,相期在 云閣 。” 王琦 注:“ 云閣 ,猶 云臺(tái) 也?!?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阿文成公》:“ 高宗 純皇帝 賜其七十壽聯(lián)云:‘耆筵錫慶高千叟, 云閣 銘勛贊上臺(tái)?!眳⒁姟?云臺(tái) ”。
《漢語大詞典》:云臺(tái)(雲(yún)臺(tái))
(1).高聳入云的臺(tái)閣。《淮南子·俶真訓(xùn)》:“云臺(tái)之高,墮者折脊碎腦,而蟁蝱適足以翱翔?!?晉 郭璞 《客傲》:“夫欣黎黃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云臺(tái)之觀者,必閟帶索之歡?!?唐 王勃 《七夕賦》:“君王廼馭風(fēng)殿而長懷,俯云臺(tái)而自矯?!?宋 張輯 《洞仙歌·代壽張辰川》詞:“問因何五馬,踏月云臺(tái)。秋色里,卻賞煙霞袖手?!?br />(2). 漢 宮中高臺(tái)名。 漢光武帝 時(shí),用作召集群臣議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沈約 《為武帝與謝朏敕》:“今方復(fù)引領(lǐng) 云臺(tái) ,虛己 宣室 。” 唐 高適 《宋中遇劉書記有別》詩:“白身謁明主,待詔登 云臺(tái) ?!?宋 范成大 《寄贈(zèng)泉石使李元直入覲》詩:“諸公上 云臺(tái) ,一葉渺 湘浦 。”
(3). 漢 宮中高臺(tái)名。 漢明帝 時(shí)因追念前世功臣,圖畫 鄧禹 等二十八將于 南宮云臺(tái) ,后用以泛指紀(jì)念功臣名將之所。 唐 杜牧 《少年行》:“捷報(bào) 云臺(tái) 賀,公卿拜壽巵。” 清 洪升 《長生殿·剿寇》:“擁大將,氣雄哉,合圖畫上 云臺(tái) ?!?br />(4).山名。在 陜西省 華陰縣 境。即 西岳 華山 的北峰。古代隱者和道家多居于此。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十九:“邀我登 云臺(tái) ,高揖 衛(wèi)叔卿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記》:“ 云臺(tái)峯 在 太華山 東北?!?清 厲鶚 《嚴(yán)朗屋寫小像為杜子春事索題》詩之二:“ 云臺(tái)峯 頂約驂鸞,杞犬芝童覓最難?!?br />(5).山名。在 四川省 蒼溪縣 東南,接 閬中縣 界。一名 天柱山 。
(6).山名。在 江蘇省 連云港市 境內(nèi)。原為海中小島,稱 郁洲 , 明 代始與大陸相連。山上有水簾洞遺跡。 李希凡 《云臺(tái)小記》:“ 云臺(tái)山 屹立在 黃海 之濱……所謂‘花果山’者,只是 云臺(tái) 一百多個(gè)山頭中的一陵?!?br />(7).道觀名。 唐 李商隱 《送從翁從東川弘農(nóng)尚書幕》詩:“ 錦里 差隣接, 云臺(tái) 閉寂寥?!?馮浩 箋注:“所謂 云臺(tái)觀 也。” 宋 劉克莊 《水龍吟·己亥自壽》詞之二:“愿 云臺(tái) 任滿,又還因任,賽 汾陽 考?!?/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