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32,分4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腴表
沃淫
一易之地
光板
天下
主人
一方
無地
一丘
天府
尺寸
下土
百畝
實封
風土
《漢語大詞典》:腴表
指最肥沃富庶的土地。 清 馮桂芬 《林文忠公祠記》:“惟是吾 吳 古稱五湖腴表,有 明 以來,尤以財賦雄東南。”
《漢語大詞典》:沃淫
指肥沃潤澤的土地。 王闿運 《丁文誠誄》:“當沃淫之久荒,又虛敝而惰窳。”
《漢語大詞典》:一易之地
指隔年耕種的土地。《周禮·地官·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畮;一易之地,家二百畮。” 鄭玄 注:“不易之地,歲種之;地美,故家百畮。一易之地,休一歲乃復種;地薄,故家二百畮?!?/div>
《漢語大詞典》:光板
(1).磨掉了毛的皮衣服或皮褥子。《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十回:“現(xiàn)在穿的毛都沒有了,只剩得光板子,面子上還打了幾個補釘,實在穿不出去?!?br />(2).指不生作物的土地。
(3).指金屬幣上沒有軋花紋和文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九回:“這些爛板銀,早在 廣州 貼水,換了光板銀元?!?/div>
《國語辭典》:天下  拼音:tiān xià
1.古代中國境內區(qū)域?!稌?jīng)。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為天下君?!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幕兀骸柑煜峦找沧疃啵跻姷帽闶俏抑\害你丈夫?這又出奇了!」
2.中國的政權?!墩撜Z。泰伯》:「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br />3.泛稱全世界。如:「從小就希望能游遍天下。」
《國語辭典》:主人  拼音:zhǔ rén
1.擁有主權的人?!度龂萘x》第五六回:「今日皇叔做了東吳女婿,便是魯肅主人,如何敢坐?」《儒林外史》第五回:「便是管事的管家、家人、媳婦、丫鬟、使女黑壓壓的幾十個人,都來磕了主人、主母的頭?!?br />2.東家,相對于賓客而言?!段倪x。潘岳。笙賦》:「酒酣徒擾,樂闕日移,疏客始闌,主人微疲?!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附鹩锈胖坏糜昧藥讉€小錢,一夥客人都也同了去看,又央及行主人領著?!?/div>
《國語辭典》:一方  拼音:yī fāng
1.某一地區(qū)?!对娊?jīng)。小雅。角弓》:「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升》:「若一年缺祭,必然大興風雨,毀苗殺稼,殃及六畜。所以一方懼怕,每年用重價購求一人,赤身綁縛,送至廟中?!?br />2.一邊、一旁?!对娊?jīng)。秦風。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谷龂?。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今果分別,各在一方?!?br />3.整體事物的一部分或一方面?!吨芏Y。冬官考工記。鮑人》:「信之而直,則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則是一方緩、一方急也?!埂端问?。卷一二八。樂志三》:「君總萬化,不可執(zhí)以一方;事通萬務,不可滯于一隅?!?br />4.一種辦法。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養(yǎng)氣》:「雖非胎息之邁術,斯亦衛(wèi)氣之一方也。」
5.計量名詞:(1)計算土地面積,縱橫一丈稱為「一方」,為「一方丈」的簡稱。(2)方形物品一塊稱為「一方」。如:「一方豆腐」?!都t樓夢》第九回:「尚未去時,從腦后颼的一聲,早見一方硯瓦飛來?!?/div>
《漢語大詞典》:一干一方
一千一萬的隱語。“干”與“千”、“方”與“萬”字形相近。 明 陳洪謨 繼世紀聞卷二:“逆 瑾 ( 劉瑾 )用事,賄賂公行。凡有干謁者,云饋一干,即一千之謂;云一方,即一萬之謂。后漸增至幾干幾方。”
《國語辭典》:無地(無地)  拼音:wú dì
1.沒有土地?!稇?zhàn)國策。趙策三》:「來年秦復求割地,王將予之乎?不與,則是棄前貴而挑秦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
2.臨近水邊的土地。唐。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br />3.不盡。如:「歡喜無地」。
《漢語大詞典》:一丘
亦作“ 一邱 ”。
(1).一座小山。漢書·敘傳上:“棲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唐 李白 《金門答蘇秀才》詩:“未果三山期,遙欣一丘樂。” 宋 黃庭堅 《復庵》詩:“歸來一丘中,萬事不改舊?!?清 顧炎武 《偶來》詩:“偶來湖上已三秋,便可棲遲老一邱?!?br />(2).一座墳墓。 宋 范成大 《次韻樂先生吳中見寄》之七:“幾多螻蟻與王侯,往古今來共一丘?!?清 趙翼 《仙掌路》詩:“一邱兩地各爭高,只為填詞絶世豪。 漢 上有墳人弔 柳 , 漳 南多塚客疑 曹 ?!?劉去非 《秋日登高》詩:“珠沉朱水愁千縷,血染黃花鬼一丘?!?br />(3).指田一區(qū)。丘,丈量土地面積的單位。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三分天下二分亡,猶把山河寸寸量??v使一丘添一畝,也應不似舊封疆?!卑?, 唐 顏師古 匡謬正俗·禹宇丘區(qū):“丘之與區(qū),今讀則異,然尋按古語,其聲亦同……今 江 淮 田野之人猶謂區(qū)為丘,亦古之遺音也?!?/div>
《漢語大詞典》:一邱
見“ 一丘 ”。
《國語辭典》:天府  拼音:tiān fǔ
1.所得非常多。《荀子。大略》:「學問不厭,好士不倦,是天府也?!?br />2.形勢險固,物產富饒的地方?!稇?zhàn)國策。秦策一》:「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br />3.朝廷的府庫。《宋書。卷九。后廢帝本紀》:「天府虛散,垂三十年。」
4.天上的府第。指宮庭。清。呂碧城〈汨羅怨。翠拱屏嶂〉詞:「翠拱屏嶂,紅邐宮墻,猶見舊時天府。」
5.職官名。周代設置,掌管祖廟的寶藏?!吨芏Y。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廟之守藏與其禁令?!?br />6.星名。即元宿的四星,在室女座?!稘h書。卷二六。天文志》:「東宮蒼龍,房、心?!繛樘旄?,曰天駟?!?br />7.經(jīng)穴名。在腋下三寸,肘腕上五寸。屬手太陰肺經(jīng)。
《國語辭典》:尺寸  拼音:chǐ cùn
1.法度?!俄n非子。安?!罚骸噶挥谐叽缍鵁o意度?!?br />2.些微?!妒酚洝>砥?。項羽本紀。太史公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br />3.戲曲音樂中稱速度與節(jié)拍為「尺寸」?!端螘>硪灰弧B蓺v志上》:「至于都合樂時,但識其尺寸之名,則絲竹歌詠,皆得均合。」
《國語辭典》:尺寸  拼音:chí cun
1.物件的長度、大小?!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原是一起工程之時就畫了各處的圖樣,量準尺寸,就打發(fā)人辦去的?!?br />2.節(jié)度、分寸。如:「他為人穩(wěn)健,凡事都有個尺寸?!?/div>
《國語辭典》:下土  拼音:xià tǔ
1.大地?!对娊?jīng)。邶風。日月》:「日居月諸,照臨下土。」唐。張喬〈試月中桂〉詩:「根非生下土,葉不墜秋風?!?br />2.天下?!稌?jīng)。舜典》:「帝釐下土,方設居方。」《楚辭。屈原。離騷》:「夫維圣哲以茂行兮,茍得用此下土?!?br />3.低地?!稌?jīng)。禹貢》:「厥土惟壤,下土墳壚?!?br />4.偏遠地區(qū)?!稘h書。卷七七。劉輔傳》:「新從下土來,未知朝廷體?!埂段簳>戆似?。節(jié)義傳。朱長生傳》:「我天子使,安肯拜下土諸侯?」
5.入土,埋葬?!度辶滞馐贰返诙鸹兀骸秆b殮了,家里又沒處停,只得權厝在廟后,等你回來下土?!?/div>
《漢語大詞典》:百畝(百畝)
亦作“ 百畮 ”。 一百畝土地。亦泛指廣闊之地。《周禮·地官·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畮。” 鄭玄 注:“畮,古‘畝’字?!?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孟子·滕文公上》:“ 夏后氏 五十而貢, 殷 人七十而助, 周 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span id="lt1zre5" class="book">《淮南子·詮言訓》:“匹夫百畮一守,不遑啟處。” 唐 劉禹錫 《再游玄都觀》詩:“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浄盡菜花開?!?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二編第三章第二節(jié):“ 周 制百步為畝,一夫百畝(約合今31.2畝),稱為一田,是井田的基本單位?!?/div>
《漢語大詞典》:實封(實封)
(1).諸侯實際可以占有的土地。 清 江永 周禮疑義舉要卷二:“諸侯之地,土田為實封?!?br />(2).古代封建國家名義上封賜給功臣貴戚食邑的戶數(shù)與實際封賞數(shù)往往不符,實際上賜與的封戶叫實封。資治通鑒·唐玄宗開元十年:“十一月乙未,初令宰相共食實封三百戶。” 胡三省 注引唐會要曰:“舊制,凡有功之臣賜實封者,皆以課戶先準戶數(shù),州縣與國官、邑官執(zhí)帳,供其租調,各準配租調,遠近,州縣官司收其腳值,然后付國邑官司。其丁準此,入國邑者收其庸。”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官爵封建·實封:“通典曰: 唐 封公侯無國土,其加實封者,則食其所封之戶,分食諸郡,以租庸調給。沿革曰 魏 黃初 間,爵自關內侯不食邑,但虛封而已。故 唐 因之加實封。《宋朝會要》曰: 唐 制食實封者,戶給縑帛,每賜爵遞加一級, 唐 末及 五代 始有特加邑戶,而罷實封之給,今位為虛名也?!?宋 歐陽修 《觀文殿大學士行兵部尚書西京留守贈司空兼侍中晏公神道碑銘》:“﹝ 晏 ﹞勛上柱國,爵 臨淄侯 ,食邑萬二千戶,實封三千七百戶。”
(3).密封;固封。 宋 司馬光 《乞去新法之痛民傷國者疏》:“但乞下詔使吏民皆得實封上言,庶幾民間疾苦無不聞達。” 宋 秦觀 《鮮于子駿行狀》:“ 慶歷 中,天下大旱,有詔,中外臣僚實封言事?!?span id="jmvfysb" class="book">《元典章·圣政一·求直言》:“自今凡政令之未便,人情之未達,朝廷得失,軍民利害,有上書陳言者,皆得實封呈獻?!?span id="biinoma" class="book">《水滸傳》第十八回:“這實封公文,須是觀察自己當廳投下?!?br />(4).指密封的奏折。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九:“卒既至 趙 所,先授以省符,次白有禮部實封。 趙公 疑訝,不知為何事,啟之,乃 楊公 詩一首也?!?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或 懋勤殿 板房看文書,硬拆實封,高聲朗誦?!?/div>
《國語辭典》:風土(風土)  拼音:fēng tǔ
地方的風俗人情和地理環(huán)境?!度龂萘x》第六○回:「修問:『蜀中風土何如?』松曰:『蜀為西郡,古號益州。路有錦江之險,地連劍閣之雄?!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