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33,分1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土毛
登壟
復種
履方
鏡屏
作場
宅土
俛伏
邑戶
墳寺
燒荒
放青
土灶
當地
虛邑
《國語辭典》:土毛  拼音:tǔ máo
語本《左傳。昭公七年》:「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何非君臣?」后以土毛指土地所生的五谷、桑麻、蔬菜等作物?!逗鬂h書。卷六○上。馬融傳》:「其土毛則搉牧薦草,芳茹甘荼?!?/div>
《國語辭典》:登壟(登壟)  拼音:dēng lǒng
壟斷市場,獨取暴利。《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飲羊、登壟、計最工。數年暴富,買田宅于水坡里?!?/div>
《國語辭典》:復種(複種)  拼音:fù zhòng
在同一耕地上,一年播種及收穫兩次以上的耕作方式。如:「為了增加農民收益,政府鼓勵農民采復種的方式耕作?!?/div>
《漢語大詞典》:履方
(1).立于地上。《淮南子·本經訓》:“戴圓履方,抱表懷繩,內能治身,外能得人?!?高誘 注:“圓,天也;方,地也?!?br />(2).躬行正道。 晉 皇甫謐 高士傳·許由:“﹝ 許由 ﹞為人,據義履方,邪席不坐,邪饍不食?!?晉 陸云 《贈鄭曼季往返》詩之七:“員規(guī)啟俗,沉矩履方。”
《漢語大詞典》:鏡屏(鏡屏)
(1).框立在地上的鏡子。 宋 秦觀 《寄題趙侯澄碧軒》詩:“捲簾幾硯成圖畫,倚檻鬚眉入鏡屏。” 清 沈初 《西清筆記·紀庶品》:“ 懋勤殿 向設一大鏡屏,歲值銅價涌貴,上命撤以付錢局鼓鑄?!?br />(2).鏡背后的襯物。 魯迅 《華蓋集·補白二》:“如果是大富翁,他肯將十元鈔票嵌在鏡屏里當寶貝么?”
《國語辭典》:作場(作場)  拼音:zuò cháng
賣藝、表演。宋。洪邁《夷堅乙志。卷一九。療蛇毒藥》:「臨州有人以弄蛇貨藥為業(yè)。一日,方作場,為蝮所齧。」宋。陸游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詩四首之四:「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挂沧鳌缸鰣觥埂?/div>
《國語辭典》:宅土  拼音:zhái tǔ
1.居于平地?!稌?。禹貢》:「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
2.所居住的土地,亦引申為領土、國土?!段倪x。左思。魏都賦》:「宅土熇暑,封疆障癘?!埂段倪x。陸機。漢高祖功臣頌》:「王信韓孽,宅土開疆。」
《漢語大詞典》:俛伏
(1).彎下身子。 南朝 梁 江淹 《從冠軍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中坐瞰蜿虹,俛伏視流星?!?br />(2).趴在地上。隋書·音樂志中:“皇帝出閤,奏《皇夏樂》辭: 夏 正肇旦, 周 物充庭。具僚在位,俛伏無聲。”明史·郭緒傳:“諸酋聞,咸俛伏呼萬歲,請歸侵地?!?span id="yoxvvbr" class="book">《紅樓夢》第六三回:“ 賈珍 父子忙按禮換了兇服,在棺前俛伏。” 譚作民 噩夢詩:“百靈萬鬼俛伏爭羅拜,忽然山崩海裂啟天閽?!?/div>
《漢語大詞典》:邑戶
(1).封邑和戶口。漢書·王莽傳上:“ 高皇帝 褒賞元功,相國 蕭何 邑戶既倍,又蒙殊禮,奉事不名,入殿不趨。”后漢書·成武孝侯順傳:“ 建武 二年,封 成武侯 ,邑戶最大,租入倍宗室諸家。”
(2).封地上的田戶。陳書·徐陵傳:“ 太建 中,食 建昌 邑,邑戶送米至于水次, 陵 親戚有貧匱者,皆令取之?!?/div>
《漢語大詞典》:墳寺(墳寺)
古代大臣墓地上的用以祭祀死者的建筑物。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公既登政路,法當得墳寺?!?span id="02z7y53" class="book">《宋史·徽宗紀二》:“甲寅,詔奪 元祐 輔臣墳寺?!?/div>
《國語辭典》:燒荒(燒荒)  拼音:shāo huāng
一種古代御敵方法。守邊將士,每到秋天,出塞縱火,盡燒枯草,以防止敵人來牧馬。
《國語辭典》:放青  拼音:fàng qīng
把牲畜放到草地上吃草?!缎褪姥浴返谝黄呋兀骸副憔驮诠艿鸟R中相上了兩匹壯健的在眼里,乘著夜間放青,悄悄到皮帳邊?!埂都t樓復夢》第八三回:「得祿將牲口卸鞍放青,轎夫們各去吃飯歇息?!?/div>
《國語辭典》:土灶  拼音:tǔ zào
土制的爐灶?!端疂G傳》第六回:「見一個土灶,蓋著一個草蓋,氣騰騰撞將起來。智深揭起看時,煮著一鍋粟米粥。」
《國語辭典》:當地(當地)  拼音:dāng dì
1.本地。晉。葛洪《神仙傳。卷一○。李根》:「李根字子源,許昌人也,根能變化入水火中坐,致行廚能供二十人,皆精細之饌,四方奇異之物,非當地所有也。」
2.在屋中地上?!都t樓夢》第三回:「兩邊是抄手游廊,當中是穿堂,當地放著一個紫檀架子的大理石的大插屏?!埂段拿餍∈贰返诙呋兀骸副阋膊桓疑先ミ狄姡舸舻恼驹诋數?。」
《漢語大詞典》:虛邑
(1).空虛之邑。易·升:“九三,升虛邑。象曰:升虛邑,無所疑也?!?孔穎達 疏:“若升空虛之邑也。”
(2).名義上的封邑。封君在這些封地上沒有征收賦稅的經濟權。 唐 韓愈 《清邊郡王楊燕奇碑文》:“階為特進,勛為上柱國,爵為 清邊郡王 ,食虛邑自三百戶至三千戶,真食五百戶終焉?!?宋 洪邁 容齋三筆·司封失典故:“舊學士待制食邑千五百戶以上,每遇恩則加實封。若虛邑五百者,其實加封二百;虛邑三百二百者,實加封一百。今復不然,雖前執(zhí)政亦只加虛邑三百耳。故侍從官多至實封百戶即止?!?br />墟落,村落。 宋 朱熹 《安溪書事》詩:“清溪流不極,夕霧起嵐陰。虛邑帶寒水,悲風號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