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曳行
搖搖晃晃地行走。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玉壺遐覽四·杜亞歸:“﹝ 杜亞歸 ﹞覺腹中攪戚不自安,曳行橋上,倚柱假寐?!?章炳麟 《與人論文書》:“ 復(fù) ( 嚴(yán)復(fù) )辭雖飭,氣體比於制舉,若將所謂曳行作姿者也?!?/div>
分類:地行行走
《國語辭典》:徉徜  拼音:yáng cháng
悠閒自在的樣子。《西游記》第一三回:「說罷,徑出門,徉徜去了?!?/div>
《漢語大詞典》:趾趾
足尖輕輕著地行走的聲音。 宋 洪邁 《夷堅(jiān)甲志·解三娘》:“頃之又來,羣從者皆聞履聲趾趾然?!?/div>
《漢語大詞典》:大弄
放開手干;大規(guī)模地行動。《水滸傳》第二回:“我聽得 少華山 上有三個強(qiáng)人,聚集著五七百小嘍囉,打家劫舍,這廝們既然大弄,必然早晚要來俺村中羅唣?!?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六:“﹝ 周將軍 ﹞言及戰(zhàn)事,則嗤嗤笑曰:‘公曹恐不禁大弄,何不培膽無事時。朝廷祿不當(dāng)白受卻也。’”
《漢語大詞典》:詭動(詭動)
詭詐地行動。謂陰謀行刺。新唐書·文藝傳中·呂向:“或 荊卿 詭動, 何羅 竊發(fā),逼嚴(yán)蹕,冒清塵,縱醢單于,污穹廬,何以塞責(zé)?”
《漢語大詞典》:捷疾鬼
梵語“夜叉”的意譯。以其食人血肉,或飛空,或地行,捷疾可畏,故云。 元 覺岸 釋氏稽古略·共和:“ 東天竺國 阿育王 ,碎七寳末造八萬四千寳塔,盡收西域及龍宮所藏世尊舍利,一一塔之。命 耶舍尊者 舒指放光八萬四千道,令捷疾鬼各隨一光盡處,安置一塔?!?清 錢謙益 《鱉虱》詩:“倏若捷疾鬼,驚走在一瞥。”
《漢語大詞典》:轉(zhuǎn)東過西(轉(zhuǎn)東過西)
轉(zhuǎn)彎抹角地行進(jìn)。《水滸傳》第一○一回:“眾人簇?fù)碇?,轉(zhuǎn)東過西,卻到 酸棗門 外岳廟里來燒香?!?/div>
《漢語大詞典》:儻佯(儻佯)
安閑自在地行走。 明 方孝孺 《適意齋記》:“儻佯恣肆於山泉丘壑之間,詠歌論辨以發(fā)其趣。”儻,一本作“ 倘 ”。
《國語辭典》:銜尾相隨(銜尾相隨)  拼音:xián wěi xiāng suí
前后相連接,跟隨?!稘h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如遇險阻,銜尾相隨?!挂沧鳌搞曃蚕鄬佟埂?/div>
《漢語大詞典》:心緒不寧
焦急不安。例如:他到家以前一直心緒不寧。
坐立不安,焦慮或不合常規(guī)地行動,或沒有效果地極大忙亂。例如:她干家務(wù)時心緒不寧,時常停下來聊天。
《國語辭典》:土地法  拼音:tǔ dì fǎ
國家為實(shí)施土地政策與推動土地行政,以解決土地問題而制定的法律。
《國語辭典》:狗急跳墻(狗急跳牆)  拼音:gǒu jí tiào qiáng
狗本是不跳墻的,但被追的無路可走時,也不得不越墻而逃。比喻走投無路時,不顧后果的冒險,只求一條生路?!都t樓夢》第二七回:「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一時人急造反,狗急跳墻,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div>
《漢語大詞典》:狗跳墻(狗跳墻)
比喻不擇手段地行動。 沙汀 《替身》:“說來說去,也才一個丁啦!就急得來狗跳墻?!眳⒁姟?狗急跳墻 ”。
《國語辭典》:狗急跳墻(狗急跳牆)  拼音:gǒu jí tiào qiáng
狗本是不跳墻的,但被追的無路可走時,也不得不越墻而逃。比喻走投無路時,不顧后果的冒險,只求一條生路?!都t樓夢》第二七回:「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一時人急造反,狗急跳墻,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div>
《國語辭典》:大動干戈(大動干戈)  拼音:dà dòng gān gē
干、戈,古代用以作戰(zhàn)的兩種兵器。大動干戈原指雙方交戰(zhàn)激烈,后多用來比喻行事大肆聲張、勞師動眾或大費(fèi)手腳。如:「這部機(jī)器無多大毛病,你卻要拆掉重組,何必如此大動干戈呢?」
《漢語大詞典》:鏘鏘翼翼(鏘鏘翼翼)
恭敬謙和地行走。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序教》:“每從兩兄,曉夕溫凊,規(guī)行矩步,安辭定色,鏘鏘翼翼,若朝嚴(yán)君焉。” 唐 宋之問 《太平公主池山賦》:“行軒即水,去馬騰云,鏘鏘翼翼兮旋丹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