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6,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分類詞匯(續(xù)上)
丁公被戮
莒光樓
伏龍觀
二王廟
便門橋
瀘定橋
《國語辭典》:丁公被戮  拼音:dīng gōng bèi lù
季布弟丁公為楚將,圍劉邦于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丁公遂引兵還,高祖危困解。及項羽滅,丁公謁見高祖,高祖以丁公巡行軍中,宣告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顾鞌囟」?。見《史記。卷一○○。季布欒布列傳。季布》。比喻為臣不忠的下場。
《國語辭典》:莒光樓(莒光樓)  拼音:jǔ guāng lóu
位于金門城西郊的金門公園內(nèi)。樓高三層,外形典雅方正,古色古香,金碧輝煌。為金門軍民慶祝古寧頭大捷而建。
《漢語大詞典》:伏龍觀(伏龍觀)
古建筑名。在 四川省 灌縣 城西 都江堰 離堆 北端。相傳 戰(zhàn)國 秦 蜀郡 守 李冰 父子治水,曾制服 岷江 孽龍,鎖于 離堆 下 伏龍?zhí)?中。后人立祠祭祀。 北宋 初改為 伏龍觀 。現(xiàn)有殿宇三重,為 清 代重修。大殿內(nèi)有 李冰 石像,造于 東漢 靈帝 建寧 元年。
《漢語大詞典》:二王廟(二王廟)
又稱二郎廟。在 四川省 灌縣 城西北 玉壘關(guān) 側(cè) 岷江 東岸,背山面江。廟前即 都江堰 。傳為紀念 秦 蜀 郡守 李冰 及其子 二郎 修建 都江堰 的功績而建。
《漢語大詞典》:便門橋(便門橋)
漢 長安 城西北、 渭水 上的橋名, 武帝 建元 三年始建。漢書·武帝紀:“初作 便門橋 。” 顏師古 注:“ 蘇林 曰:‘去 長安 四十里?!?服虔 曰:‘在 長安 西北, 茂陵 東?!?便門 , 長安 城北面西頭門,即 平門 也……於此道作橋,跨渡 渭水 以趨 茂陵 ,其道易直,即今所謂 便橋 是其處也。便讀如本字?!?/div>
《漢語大詞典》:瀘定橋(瀘定橋)
即 大渡河 鐵索橋 。在 四川省 瀘定縣 城西。橋以鐵索系于兩岸橋臺構(gòu)成,索上鋪木板以通行人。1935年5月, 中國 工農(nóng)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由此處突破敵人封鎖,強渡 大渡河 。解放后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