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98,分34頁顯示  上一頁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爪塔
仁塔
四大塔
四塔
石塔
玄秘塔
生處塔
右繞佛塔功德經(jīng)
白塔
寺塔處
全身入塔
印塔
名稱塔
多子塔
多寶塔
爪塔
【佛學(xué)大辭典】
(堂塔)給孤獨長者為供養(yǎng)佛之爪發(fā)而立塔,是為起塔之始。十誦五十六有異說。
仁塔
【佛學(xué)大辭典】
(堂塔)佛塔也。如言佛寺曰仁祠,佛曰仁仙也。是因釋迦譯作仁故。
四大塔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四塔)
四塔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經(jīng)律異相六謂天上人中各有四塔。天上之四塔,如忉利天城東照明園中有佛之發(fā)塔,城南粗澀園中有佛之爪塔,城西歡喜園中有佛之缽塔,城北尊御園中有佛之牙塔。人中之四塔,如迦毗羅衛(wèi)國有生處塔,摩竭提國有成道塔,波羅奈國有轉(zhuǎn)法輪塔,拘尸那國有般涅槃塔。法顯傳曰:「佛泥洹已來,四大塔處,相承不絕。四大塔者:佛生處,得道處,轉(zhuǎn)法輪處,般泥洹處?!?/div>
四塔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經(jīng)律異相六謂天上人中各有四塔。天上之四塔,如忉利天城東照明園中有佛之發(fā)塔,城南粗澀園中有佛之爪塔,城西歡喜園中有佛之缽塔,城北尊御園中有佛之牙塔。人中之四塔,如迦毗羅衛(wèi)國有生處塔,摩竭提國有成道塔,波羅奈國有轉(zhuǎn)法輪塔,拘尸那國有般涅槃塔。法顯傳曰:「佛泥洹已來,四大塔處,相承不絕。四大塔者:佛生處,得道處,轉(zhuǎn)法輪處,般泥洹處?!?/div>
石塔
【佛學(xué)大辭典】
(物名)石造之率塔婆,墓標(biāo)之總名。原為死者之紀(jì)念,為標(biāo)德而建之。佛于凡僧已上雖許建之,然有等級之差。密教別有五輪形之塔,以之為大日如來之三昧耶形。為欲得其加被之功德,聽僧俗一般立之。其趣旨大為殊異。(參見:塔)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圖等。皆梵語窣堵波(Stu%pa,巴Thu%pa)之訛略也。高積土石,以藏遺骨者。又名俱攞。譯言聚、高顯、墳、靈廟等。別有所謂支提或制底(Chaitya),言不藏身骨者。或通稱為塔。亦曰支提。法華義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無舍利名支提。地持云:莫問有無,皆名支提。明了論云:支提,此云凈處。」行事鈔下二曰:「雜心云:有舍利名塔,無者名支提。塔或名塔婆,或云偷婆,此云冢,亦云方墳。支提云廟,廟者貌也?!剐?yīng)音義六曰:「諸經(jīng)論中,或作藪斗波,或作塔婆,或作兜婆,或云偷婆,或言蘇偷婆,或作支提浮都,亦言支提浮圖,皆訛略也。正言窣堵波,此譯云廟?;蛟品綁?,此義翻也。或云大冢,或云聚相,謂累石等高以為相也?!刮饔蛴浺辉唬骸父@堵波,即舊所謂浮圖也。又曰鍮婆,又曰塔婆,又曰私鍮簸,又曰數(shù)斗波,皆訛也?!狗ㄈA文句記三曰:「新云窣睹波,此云高顯,方墳,義立也。謂安置身骨處也?!辜臍w傳三曰:「大師世尊既涅槃后,人天并集以火焚之。(中略)即名此處以為制底?!顾酗@密二教之別。顯教以為揭高德之標(biāo)幟,即所謂墓標(biāo),故限于佛乃至有德之比丘。密教以為大日如來之三昧耶形。五輪塔是佛體。非墓標(biāo)。因而許為結(jié)緣追福。建于一般僧俗之墓處,俗曰石塔、塔婆、窣堵波者,指此五輪塔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一種形高而尖的建筑物,由五級到十幾級不等,藏佛遺骨的叫做塔,不藏遺骨的則叫做支提。
玄秘塔
【佛學(xué)大辭典】
(雜名)唐碑名。塔為大達(dá)法師所建。裴休撰文。柳公權(quán)書。碑本在長樂南原。后移西安府學(xué)。見金石史。
生處塔
【佛學(xué)大辭典】
(堂塔)在世尊生處龍彌你之塔也。八塔之一。(參見:塔)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圖等。皆梵語窣堵波(Stu%pa,巴Thu%pa)之訛略也。高積土石,以藏遺骨者。又名俱攞。譯言聚、高顯、墳、靈廟等。別有所謂支提或制底(Chaitya),言不藏身骨者?;蛲ǚQ為塔。亦曰支提。法華義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無舍利名支提。地持云:莫問有無,皆名支提。明了論云:支提,此云凈處?!剐惺骡n下二曰:「雜心云:有舍利名塔,無者名支提。塔或名塔婆,或云偷婆,此云冢,亦云方墳。支提云廟,廟者貌也。」玄應(yīng)音義六曰:「諸經(jīng)論中,或作藪斗波,或作塔婆,或作兜婆,或云偷婆,或言蘇偷婆,或作支提浮都,亦言支提浮圖,皆訛略也。正言窣堵波,此譯云廟?;蛟品綁灒肆x翻也。或云大冢,或云聚相,謂累石等高以為相也。」西域記一曰:「窣堵波,即舊所謂浮圖也。又曰鍮婆,又曰塔婆,又曰私鍮簸,又曰數(shù)斗波,皆訛也?!狗ㄈA文句記三曰:「新云窣睹波,此云高顯,方墳,義立也。謂安置身骨處也?!辜臍w傳三曰:「大師世尊既涅槃后,人天并集以火焚之。(中略)即名此處以為制底。」塔有顯密二教之別。顯教以為揭高德之標(biāo)幟,即所謂墓標(biāo),故限于佛乃至有德之比丘。密教以為大日如來之三昧耶形。五輪塔是佛體。非墓標(biāo)。因而許為結(jié)緣追福。建于一般僧俗之墓處,俗曰石塔、塔婆、窣堵波者,指此五輪塔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一種形高而尖的建筑物,由五級到十幾級不等,藏佛遺骨的叫做塔,不藏遺骨的則叫做支提。
右繞佛塔功德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佛說右繞佛塔功德經(jīng)。一卷。唐實叉難陀譯。因舍利弗之請問說繞塔之功德。
白塔
【佛學(xué)大辭典】
(雜名)白色之塔也。北京有白塔寺。
寺塔處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寺塔處者練若也,此有三種:一達(dá)磨,是菩提場。二檀陀伽,是無穢尊處。三摩登伽,是無喧動處。見不思議疏上。
全身入塔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不火化而全骸入于塔中者。四葬中之埋葬也。佛者雖以火化為本,而因法華多寶塔中有全身舍利及迦葉雞足山入定,往往埋葬。
印塔
【佛學(xué)大辭典】
(堂塔)寶篋印塔之略稱。
名稱塔
【佛學(xué)大辭典】
(堂塔)如來八塔之一。在給孤獨園。
多子塔
【佛學(xué)大辭典】
(堂塔)為辟支佛之古跡,世尊嘗于此處顧視迦葉尊者,分半座使坐六祖壇經(jīng)序曰:「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華于靈山會上?!棺嫱ナ略钒嗽唬骸付嘧铀?,青蓮目顧視迦葉處也。辟支論曰:王舍城大長者,財富無量。生育男女各三十人。適化游觀,到一林間,(參見:人斫于大樹。枝柯)葉繁美茂盛,使多象挽,不能令出。次斫一小樹,無諸枝柯。一人獨挽,都無滯礙。見此事已,即說偈言:我見伐大樹,枝葉極繁多,稠林相鉤掛,無由可得出。世間亦如是,男女諸眷屬,愛憎系縛心,于生死稠林,不可得解脫。小樹無枝柯,稠林不能礙,觀我覺悟我,斷絕于親愛,于生死稠林,自然得解脫。即于彼處得辟支佛,以至現(xiàn)通入滅。時諸眷屬為造塔廟,時人因名多子塔?!?/div>
多寶塔
【佛學(xué)大辭典】
(堂塔)釋迦佛于靈鷲山說法華經(jīng),既終跡門三周之正宗分,至其流通分,忽然地下有安置多寶如來全身舍利(佛體之化石)之一寶塔出現(xiàn)于空中,塔中發(fā)聲贊嘆釋迦,證明法華,法華經(jīng)見寶塔品曰:「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涌出。(中略)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歡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hù)念妙法蓮華經(jīng)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汝說者,皆是真實。(中略)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憶阿僧祇世界,國名寶凈,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愿。若我成佛滅度之后,于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jīng)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jīng)故涌現(xiàn)其前,為作證明,贊言善哉。」
【佛學(xué)大辭典】
(堂塔)(參見:多字部多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