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士卒  拼音:shì zú
兵士。《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漢王病創(chuàng)臥,張良彊請漢王起行勞軍,以安士卒?!埂度龂萘x》第七二回:「披堅執(zhí)銳,臨難不顧,身先士卒;賞必行,罰必信?!?/div>
《國語辭典》:躬先士卒  拼音:gōng xiān shì zú
作戰(zhàn)時將帥親自出馬,奮勇殺敵于士兵之前。唐。張說〈為河內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賊契丹等露布〉:「誓將首冒鋒刃,躬先士卒,上假神兵之威,下定鬼方之罪?!挂沧鳌干硐仁勘姟?、「身先士卒」。
《國語辭典》:身先士卒  拼音:shēn xiān shì zú
1.作戰(zhàn)時將帥奮勇殺敵于士兵之前?!度龂萘x》第七二回:「披堅執(zhí)銳,臨難不顧,身先士卒;賞必行,罰必信?!挂沧鳌腹仁孔洹?、「身先士眾」。
2.比喻領導、帶頭走在眾人之前。如:「總經理身先士卒的帶領員工,進行節(jié)約運動?!?/div>
《國語辭典》:士人  拼音:shì rén
1.泛稱研究學問或有學問的人?!犊鬃蛹艺Z。卷一。五儀解》:「所謂士人者,心有所定,計有所守,雖不能盡道術之本,必有率也?!埂段倪x。范曄。宦者傳論》:「漢興仍襲秦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以參其選?!?br />2.男子的通稱。
3.人民、百姓?!逗鬂h書。卷七五。袁術傳》:「今孤以土地之廣,士人之眾,欲徼福于齊桓,擬跡于高祖,可乎?」
《國語辭典》:兵士  拼音:bīng shì
軍人、士兵?!豆茏?。權修》:「賞罰不信,民無廉恥,而求百姓之安難,兵士之死節(jié)。」
《國語辭典》:師徒(師徒)  拼音:shī tú
1.師生。指師父和徒弟?!俄n非子。說疑》:「言聽事行,則如師徒之勢?!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六:「師徒皆殺,仇已報矣?!?br />2.士卒、軍隊?!蹲髠鳌O骞哪辍罚骸笌熗讲磺?,甲兵不頓。」唐。元稹《鶯鶯傳》:「姨之孤嫠未亡,提攜幼稚,不幸屬師徒大潰,實不保其身。」
《國語辭典》:驍勇(驍勇)  拼音:xiāo yǒng
勇猛。晉。江統(tǒng) 徙戎論:「今五部之眾,戶至數萬,人口之盛,過于西戎,其天性驍勇,弓馬便利,倍于氐、羌?!埂度龂萘x》第九回:「呂布驍勇,萬不能敵?!?/div>
《國語辭典》:赤幘(赤幘)  拼音:chì zé
古時武人束發(fā)的頭巾。《三國演義》第五回:「孫堅披爛銀鎧,裹赤幘,橫古錠刀,騎花鬃馬。」
《漢語大詞典》:壯勇(壯勇)
(1).強健而勇敢;剛勇。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秦 將 李信 者,年少壯勇,嘗以兵數千逐 燕 太子丹 於 衍水 中,卒得破 丹 , 始皇 以為賢勇?!?晉 葛洪 抱樸子·刺驕:“夫入虎狼之羣,后知 賁 育 之壯勇。” 唐 裴铏 《傳奇·韋自東》:“ 貞元 中有 韋自東 者,義烈之士也。嘗游 太白山 ,棲止 段將軍 莊; 段 亦素知其壯勇者?!?宋 范仲淹 《奏上時務書》:“次命武臣密舉壯勇出羣之士,試以武事,遷其等差?!?鄒韜奮 《萍蹤寄語》三十:“他雖是一個二十六歲的青年,但意志的堅強和膽量的壯勇,更勝于他的老子?!?br />(2).壯勇者;壯丁。 唐 陸贄 《論關中事宜狀》:“徙郡縣豪杰處之陵邑,選四方壯勇實之邊城?!?br />(3). 宋 代禁軍之一。宋史·兵志二:“ 陜西 、 河北 ‘振武’, 河北 、 京東 ‘武衛(wèi)’, 陜西 、 京西 ‘壯勇’……皆為禁兵?!?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宋金官印:“以宋史考之云:壯勇, 宋 初禁軍,隸侍衛(wèi)司,以招獲羣盜、配近京徒役者拔立。 咸平 以后,遞有增補?!?br />(4).兵勇;士卒。 唐 無名氏 《劍俠傳·解洵娶婦》:“婦人并囊橐皆不見,從卒走報, 潛 使壯勇三千人出追捕,亡所獲?!?清 龍輯五 《復唐子實書》:“見今餘盜潛匿,土寇橫滋,壯勇之散遣無歸者,所以剽掠,即逆賊不來,而可慮者甚眾?!?/div>
《漢語大詞典》:巡徼
(1).巡行視察。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蔡少霞:“騶虞巡徼,昌明捧闑?!?span id="7ogudhb" class="book">《資治通鑒·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善巡徼,以待 魏王 ?!?胡三省 注:“言善巡徼宮闕及皇城內外坊市,以待 魏王 繼岌 ?!?明 張敬修 《文忠公行實》:“警夜捕晝,巡徼江海。”
(2).指巡查的士卒。 宋 文天祥 《〈指南錄〉后序》:“ 賈家莊 ,幾為巡徼所陵迫死?!?/div>
《漢語大詞典》:勁勇(勁勇)
(1).頑強勇敢。后漢書·南蠻傳:“天性勁勇,初為 漢 前鋒,數陷陣?!?span id="iiqi0ry" class="book">《周書·韋孝寬傳》:“凡此諸軍,仍令各募 關河 之外勁勇之士,厚其爵賞,使為前驅?!?溥偉 《讓國御前會議日記》:“告以總理大臣之苦心,民軍之勁勇。”
(2).指頑強勇敢的士卒。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河內太守 王匡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謝承 后漢書:“﹝ 王匡 ﹞其年為 卓 軍所敗,走還 泰山 ,收集勁勇得數千人?!?span id="p3mieud" class="book">《宋書·索虜傳》:“ 豫州 刺史 劉德武 勁勇一萬,以相掎角。”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閣二·嚴東樓:“ 世蕃 招集勁勇,圖不軌。”
《漢語大詞典》:軍眾(軍衆(zhòng))
士卒。百喻經·詐言馬死喻:“軍眾既去,便欲還家,即截他人白馬尾來?!?
分類:士卒
《漢語大詞典》:士徒
士卒;軍隊。周禮·地官·載師“凡民無職事者,出夫家之征” 漢 鄭玄 注:“民雖有間無職事者,猶出夫稅、家稅也。夫稅者,百畝之稅;家稅者,出士徒車輦給繇役。”漢書·食貨志上:“有賦有稅。稅謂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賦共車馬甲兵士徒之役,充實府庫賜予之用。” 顏師古 注:“徒,眾也?!?宋 曾鞏 《曲珍四廂都指揮使絳州防御使制》:“爾能躬將士徒,摧堅殪敵,斬捕甚眾,鼓行無前。”
分類:士卒軍隊
《漢語大詞典》:悍勇
(1).勇猛。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彼 三晉 之兵素悍勇輕 齊 ?!?span id="0iwgssb" class="book">《新唐書·北狄傳·契丹》:“有 可突于 者,為 靜析軍 副使,悍勇得眾?!?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福建賊廖恩》:“朝廷以其悍勇,頗任使之?!?span id="njz8l54"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九九回:“悍勇 張苞 欲建功,可憐天不助英雄!”
(2).指勇猛的士卒。新唐書·趙犫傳:“繕甲兵,募悍勇,悉補子弟領兵?!?/div>
《漢語大詞典》:弛惰
(1).懈怠。南史·宋紀中·孝武帝:“外內服其神明,莫敢弛惰?!?span id="sq88voh" class="book">《隋書·隱逸傳·李士謙》:“少長肅然,不敢弛惰?!?br />(2).指懈怠的士卒。 宋 歐陽修 《論乞詔諭陜西將官札子》:“萬一西賊驟出忿兵,擊吾弛惰,則立見敗事?!?/div>
分類:懈怠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