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68
詞典
14
分類詞匯
54
共54,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3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罰俸
參處
判刑
顯罰
散開
論處
議處
告罪
究處
停職
懲貶
憲坐
特除名
逐斥
責處
《國語辭典》:
罰俸(罰俸)
拼音:
fá fèng
舊時官吏因過失而受到停發(fā)或減發(fā)薪俸的懲罰?!杜f唐書。卷一六二。列傳。李翛》:「以翛前后進奉,不之責,但罰俸而已。」《施公案》第七○回:「且看皇親,暫免不究,著你罰俸一年?!?/div>
分類:
官吏
薪俸
干時
時日
處分
《漢語大詞典》:
參處(參處)
(1).斟酌處理。
《
新唐書·戴胄傳
》
:“參處法意,至析秋豪,隨類指擿,言若泉涌?!?br />(2).加以彈劾和處分。
《
儒林外史
》
第二四回:“況他這件事也還是敬重斯文的意思,不知可以求得大老爺免了他的參處罷?”
《
清史稿·刑法志三
》
:“限滿不結……各級分限如前。如仍遲逾,照例參處?!?/div>
分類:
斟酌
彈劾
處分
《國語辭典》:
判刑
拼音:
pàn xíng
被法院判定刑罰。如:「走私販毒嫌犯已經被法院判刑,就要移送監(jiān)獄,?!?/div>
分類:
判刑
司法
法部
部門
依據
法律
罪犯
刑事
處分
《漢語大詞典》:
顯罰(顯罰)
公開處分。 北齊
劉晝
《
新論·賞罰
》
:“明賞有德,所以勸善人也;顯罰有過,所以禁下奸也?!?/div>
分類:
公開
處分
《國語辭典》:
散開(散開)
拼音:
sàn kāi
1.分散四處。如:「原地散開」、「導游講解完畢,大家才紛紛散開。」
2.軍事上為減少敵火損害及發(fā)揮我方火力,將班內各兵之間隔距離增大。
分類:
散開
軍事
軍事術語
四處
事術
處分
分散
用地
地形
《國語辭典》:
論處(論處)
拼音:
lùn chǔ
判定處分。如:「經過人事評審會議的討論,擬以免職論處!」
分類:
論處
判定
定處
處分
《國語辭典》:
議處(議處)
拼音:
yì chǔ
清代時,官吏有過而交吏部處罰,輕曰察處,重曰議處,更重曰嚴加議處。
分類:
計議
議定
議處
給予
處分
《國語辭典》:
告罪
拼音:
gào zuì
1.面對面交際時的客套話,通常會有自謙的意思。《紅樓夢》第四三回:「那賴大的母親等三四個老嬤嬤告了罪,都坐在小杌子上了?!?br />2.陳述罪狀。《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徒以上囚,則呼與家屬告罪,問其服否?!?/div>
分類:
告發(fā)
宣布
請罪
布罪
罪行
罪狀
有罪
罪過
處分
歉意
謙辭
《漢語大詞典》:
究處(究處)
追究處分。 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嫦娥
》
:“汝既知罪,姑免究處?!?/div>
分類:
追究
究處
處分
《國語辭典》:
停職(停職)
拼音:
tíng zhí
主管機關基于法定事由,得暫時停止公務人員職務之執(zhí)行,但未使其喪失公務人員之身分。
分類:
停職
停止
職務
處分
《漢語大詞典》:
懲貶(懲貶)
給予降職處分。
《
新唐書·盧懷慎傳
》
:“竊見內外官有賕餉狼藉,劓剝蒸人,雖坐流黜,俄而遷復,還為牧宰,任以 江 、 淮 、 嶺 、磧,粗示懲貶,內懷自棄,徇貨掊貲,訖無悛心?!?/div>
分類:
給予
降職
處分
《漢語大詞典》:
憲坐(憲坐)
依法處分。
《
北史·邢巒傳
》
:“如其無功,分受憲坐?!?/div>
分類:
依法
處分
《漢語大詞典》:
特除名
唐 代對官吏的罷免處分。比除名輕。 唐 律除名者六年后聽再錄用,特除名者三年后可敘官,再錄用時降原有官品兩級。 宋 沿 唐 制。
《唐律·名例三·除名者》
:“若本犯不至免官,而特除名者,敘法同免官例?!?span id="f57cug5" class="book">《
宋史·刑法志二
》:“ 熙寧 二年,內殿崇班 鄭從易 母、兄俱亡於 嶺 外,歲餘方知,請行服。 神宗 曰:‘父母在遠,當朝夕為念。經時無安否之問,以至踰年不知存亡邪?’特除名勒停?!?/div>
分類:
官吏
罷免
處分
除名
六年
年后
錄用
《漢語大詞典》:
逐斥
清 代官吏處分的一種處理方式。官吏有過被斥責驅逐回籍不予使用。
《六部成語注解·吏部》
:“逐斥:不要此人做此官,退而去之?!?/div>
分類:
官吏
處分
有過
斥責
驅逐
《漢語大詞典》:
責處(責處)
責罰,處分。 明 劉若愚
《
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
》
:“凡宮人有罪者,發(fā)落責處墩鎮(zhèn),或罸提鈴等名色以苦之?!?span id="mj651vc" class="book">《
儒林外史
》第四三回:“老爺已經責處過管船的,叫他下次小心,寬恕他們罷?!?span id="wphymd5" class="book">《三俠五義》第二一回:“我?guī)煾?邢吉 ,每每作些暗昧之事,是小道時常諫勸,不但不肯聽勸,反加責處?!?/div>
分類:
責處
責罰
處分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