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12,分48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詞典
春夏
夷夏
夏日
長夏
華夏
中夏
中夏
子夏
夏秋
江夏
夏五
盛夏
孟夏
入夏
仲夏
《駢字類編》:春夏
漢 蔡琰 悲憤詩二章 其一 處所多霜雪,胡風(fēng)春夏起。
唐 杜甫 喜晴 春夏各有實(shí),我饑豈無涯。
宋 張耒 自巴河至蘄陽口道中得二詩示仲達(dá)與秬同賦 其一 東南地缺天連水,春夏風(fēng)高浪卷山。
分類:春夏
《漢語大詞典》:夷夏
(1).夷狄與華夏的并稱。古代常以指 中國 境內(nèi)的各族人民。周書·于翼傳:“ 翼 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jiǎn),夷夏感悅,比之大小 馮君 焉?!?唐 劉禹錫 《賀赦表》:“用含弘光大之澤,副夷夏會(huì)同之心?!?明 徐渭 《初入京瞻宮闕》詩:“域中夷夏極,天上帝王家?!?br />(2).指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與內(nèi)地。 唐 王勃 《滕王閣序》:“臺(tái)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div>
《國語辭典》:夏日  拼音:xià rì
1.夏天的太陽。如:「炎炎夏日」。北周。庾信小園賦〉:「非夏日而可畏,異秋天而可悲?!?br />2.夏天的日子。如:「夏日海灘」。
《國語辭典》:長夏(長夏)  拼音:cháng xià
1.夏季白晝極長,故稱為「長夏」。唐。沈佺期〈有所思〉詩:「坐看長夏晚,秋月照羅幃?!固?。杜甫 江村詩:「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br />2.六月?!饵S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卷一。金匱真言論》:「春勝長夏,長夏勝冬?!?/div>
《國語辭典》:華夏(華夏)  拼音:huá xià
原指史前分布于黃河流域中下游的部落,這些部落被后世視為中華文明的開端。后為「中國」的代稱。如:「華夏之光?!埂度龂萘x》第七五回:「近聞云長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
《國語辭典》:中夏  拼音:zhōng xià
1.華夏、中國。《后漢書。卷六○上。馬融列傳》:「是以明德曜乎中夏,威靈暢乎四荒?!?jié)h。班固東都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br />2.中原地區(qū)。晉。陸機(jī) 辯亡論下:「魏人據(jù)中夏,漢氏有岷益,吳制荊揚(yáng)而奄交廣?!鼓铣?。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李平陽,秦州子,中夏名士?!?br />3.盛夏。《淮南子。說林》:「中夏用箑快之,至冬而不知去?!固?。皮日休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須權(quán)元化柄,用拯中夏酷?!?br />4.夏季的第二個(gè)月?!吨芏Y。夏官司馬。大司馬》:「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陳?!?/div>
《漢語大詞典》:中夏
指夏季的第二個(gè)月。周禮·夏官·大司馬:“中夏,教茇舍,告振旅之陳?!?/div>
《國語辭典》:子夏  拼音:zǐ xià
孔子弟子。卜商的字。參見「卜商」條。
《高級(jí)漢語詞典》:夏秋  拼音:xià qiū
夏季與秋季;關(guān)于或見于夏季和秋季的事物——主要指某種類型的瘧疾
分類:夏秋
《國語辭典》:江夏  拼音:jiāng xià
1.湖北省武昌縣的舊名。
2.郡名。西漢高祖六年設(shè)置,轄境約今湖北、河南等地。漢、晉、劉宋、隋所置均在今湖北省內(nèi),北魏所置在今河南泌陽縣地。
《國語辭典》:夏五  拼音:xià wǔ
語出《春秋?;腹哪辍罚骸赶奈濉!挂澜?jīng)文標(biāo)示月分體例,下當(dāng)有「月」字,所以晉。杜預(yù)。注:「不書月,闕文。」后遂借指文獻(xiàn)上的缺漏。
分類:文字殘缺
《國語辭典》:夏五郭公  拼音:xià wǔ guō gōng
比喻缺漏的文字。參見「郭公夏五」條。
《國語辭典》:盛夏  拼音:shèng xià
夏天最熱的時(shí)候。約在陰歷六月。漢。王充《論衡。雷虛》:「盛夏之時(shí),雷電迅疾。」《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盛夏日長,暑以養(yǎng)物,政弛緩,故其罰常奧也?!?/div>
《國語辭典》:孟夏  拼音:mèng xià
夏季第一個(gè)月。即陰歷四月。《禮記。月令》:「孟夏之月,日在畢?!埂段倪x。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詩》:「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div>
《分類字錦》:入夏
唐明皇 今年通閏月,入夏展春暉。
分類:
《國語辭典》:仲夏  拼音:zhòng xià
夏季的第二個(gè)月,即陰歷五月?!抖Y記。月令》:「仲夏之月,日在東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