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鵬風(fēng)(鵬風(fēng))
莊子·逍遙游:“﹝ 鵬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王先謙 集解:“爾雅:‘扶搖謂之飈?!?郭 注:‘暴風(fēng)從下上?!焙笠浴谤i風(fēng)”指迅速上旋的大風(fēng)。 宋 沈瀛 《減字木蘭花·遲速》詞:“未行先止,魚上竹竿人噪喜,九萬鵬風(fēng),六月天池一息通。”
《漢語大詞典》:沙云(沙雲(yún))
(1).被大風(fēng)卷起的呈云狀的沙塵。 唐 馬戴 《早發(fā)故園》詩:“風(fēng)柳條多折,沙云氣盡黃。”
(2).比喻逐隊(duì)影附之人。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自述》三:“世民隨 洪 姓而來,作一路而至,即是沙云而已,懞懞而隨?!?br />(3).沙洲上空的云。 唐 陸龜蒙 《和襲美寄毗陵魏處士樸》:“溪籟自吟朱鷺曲,沙云還作白鷗媒?!?/div>
《國語辭典》:黃風(fēng)(黃風(fēng))  拼音:huáng fēng
因含有黃沙以致云天色變的大風(fēng)。明。李夢陽 送李帥之云中詩:「黃風(fēng)北來云氣惡,云州健兒夜吹角?!?/div>
《漢語大詞典》:梯飆
謂御風(fēng)而行。飇,泛指大風(fēng)。 唐 韓愈 《答張徹》詩:“磴蘚澾拳跼,梯飇颭伶俜。”
《漢語大詞典》:社風(fēng)(社風(fēng))
古代 吳 地民俗稱社日前后所起的大風(fēng)。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下:“土人云:‘ 江 上社前后輒大風(fēng)數(shù)日,謂之社風(fēng)?!?/div>
《國語辭典》:恒風(fēng)(恆風(fēng))  拼音:héng fēng
行星受日照及自轉(zhuǎn)偏向力影響,形成范圍寬廣、方向固定的氣流,稱為「恒風(fēng)」。如信風(fēng)、西風(fēng)。
《漢語大詞典》:海颶(海颶)
海上的大風(fēng)。 明 王世貞 《〈何大復(fù)集〉序》:“夫覩其沉深莽宕,激卬鼓壯,喑鳴憯悽,忽正而奇,正若岳厲,奇若海颶?!?/div>
《漢語大詞典》:風(fēng)帚
亦作“ 風(fēng)帚 ”。 指風(fēng)。大風(fēng)刮地似持帚掃地,故稱。 元 曹泊啟 《陪翟沉二文學(xué)歲暮登宴嬉臺(tái)》詩:“風(fēng)箒誰操執(zhí)?云衣自翦裁?!?巴金 《還魂草》三:“寒夜騎著風(fēng)帚呼呼地在外面飛行,連墻壁也凍得發(fā)出來低聲呻吟?!?/div>
《漢語大詞典》:曾飔(曾颸)
高風(fēng),大風(fēng)。曾,通“ 層 ”。文選·謝靈運(yùn)〈初發(fā)石首城〉詩:“日月垂光景,成貸遂兼茲。出宿薄京畿,晨裝摶曾颸?!?劉良 注:“摶,持也;曾颸,高風(fēng)也。謂張帆持高風(fēng)而行。”
《漢語大詞典》:赤風(fēng)(赤風(fēng))
(1).天赤而有大風(fēng),古代以為兵災(zāi)之兆。太平御覽卷八七六引《春秋潛潭巴》:“天赤有大風(fēng),發(fā)屋折木,兵大起,行千里?!?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前涼·張?zhí)戾a:“十一年,有赤風(fēng)昏闇。至十三年, 苻堅(jiān) 滅之?!?唐 王昌齡 《失題》詩:“赤風(fēng)蕩中原,烈火無遺巢?!?br />(2).南風(fēng)。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二章:“赫赫烈烈,嘻嘻出出,朱霞降天,赤風(fēng)煩熱者,其火焚之炎炎耶!”
(3).中醫(yī)名詞。指火氣或熱邪。《素問·本病論》:“久而不降,伏之化鬱,寒勝復(fù)熱,赤風(fēng)化疫,民病面赤心煩,頭痛目眩也?!?/div>
《漢語大詞典》:夜妖
令白晝昏晦的自然災(zāi)異。如大風(fēng),地震等。漢書·五行志下之上:“夜妖者,云風(fēng)并起而杳冥,故與常風(fēng)同象也?!?span id="urewtls" class="book">《晉書·五行志下》:“ 元帝 景元 三年十月,京都大震,晝晦,此夜妖也?!?span id="sgc1jbz" class="book">《隋書·五行志下》:“ 梁 承圣 二年十月丁卯,大風(fēng),晝晦,天地昏暗。近夜妖也?!?/div>
《漢語大詞典》:攧鷂風(fēng)(攧鷂風(fēng))
能使飛鷂攧跌的大風(fēng)。 宋 惠洪 《大風(fēng)夕懷道夫敦素》詩:“方收一霎掛龍雨,忽作千林?jǐn)匉_風(fēng)?!?/div>
分類:大風(fēng)
《國語辭典》:颯飁(颯飁)  拼音:sà xí
大風(fēng)。唐。杜甫〈贈(zèng)崔十三評事公輔〉詩:「颯飁寒山桂,低徊風(fēng)雨枝。」
《漢語大詞典》:泰風(fēng)(泰風(fēng))
西風(fēng),大風(fēng)。爾雅·釋天:“西風(fēng)謂之泰風(fēng)?!?邢昺 疏引 孫炎 曰:“西風(fēng)成物,物豐泰也。詩·大雅·桑柔云‘泰風(fēng)有隧’是也?!卑?,今本“泰”作“大”。 章炳麟 《〈無政府主義〉序》:“批搗政家,鉏犁駔儈,振泰風(fēng)以播塵壒,鼓雷霆以破積堅(jiān)。” 章炳麟 《泰風(fēng)一首寄贈(zèng)卓如》詩:“泰風(fēng)號(hào)長楊,白日忽西匿。”
《漢語大詞典》:曾飆(曾飇)
高風(fēng),大風(fēng)。曾,通“ 層 ”。 唐 李白 《書情贈(zèng)蔡舍人雄》詩:“曾飇振六翮,不日思騰騫。”一本作“層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