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鳧鹥太平世


《毛詩正義》卷十七之二〈大雅·生民之什·鳧鹥〉~607~
鳧鹥在涇,公尸來燕來寧。爾酒既清,爾殽既馨。公尸燕飲,福祿來成。鳧鹥在沙,公尸來燕來宜。爾酒既多,爾殽既嘉。公尸燕飲,福祿來為。鳧鹥在渚,公尸來燕來處。爾酒既湑,爾殽伊脯。公尸燕飲,福祿來下。鳧鹥在潨,公尸來燕來宗。既燕于宗,福祿攸降。公尸燕飲,福祿來崇。鳧鹥在亹,公尸來止熏熏。旨酒欣欣,燔炙芬芬。公尸燕飲,無有后艱。漢·毛亨傳:「鳧,水鳥也。鹥,鳧屬。太平則萬物眾多?!?/span>
典故
身閒心太平


《太上黃庭外景經(jīng)》卷一〈上部經(jīng)〉
寸田尺宅可治生,雞子長留心安寧。推志游神三奇靈,行間無事心太平。務城子注:「恬淡無欲,以道自娛,施利不足,神明有馀,則為太平也?!?/span>
典故
太平基


《毛詩正義》卷十一之一〈小雅·南有嘉魚之什·南山有臺〉~347~
南山有臺,樂得賢也。得賢則能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南山有臺,北山有萊,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只君子,萬壽無期。
典故
相關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明皇雜錄》卷上〈玉龍子〉~7~
唐天后嘗召諸皇孫坐于殿上,觀其嬉戲,取竺西國所貢玉環(huán)釧杯盤列于前后,縱令爭取,以觀其志。莫不奔競,厚有所獲,獨玄宗端坐,略不為動。后大奇之,撫其背曰:「此兒當為太平天子?!顾烀∮颀堊右再n。玉龍子,太宗于晉陽宮得之,文德皇后常置之衣箱中,及大帝載誕之三日后,以朱絡衣褓并玉龍子賜焉。其后常藏之內府,雖其廣不數(shù)寸,而溫潤精巧,非人間所有。及玄宗即位,每京師僣雨,必虔誠祈禱,將有霖注,逼而視之,若奮鱗鬣。開元中,三輔大旱,玄宗復祈禱,而涉旬無雨,帝密投南內之龍池,俄而云物暴起,風雨隨作。及幸西蜀,車駕次渭水,將渡,駐蹕于水濱,左右侍御或有臨流濯弄者,于沙中得之。上聞驚喜,視之泫然流泣曰:「此吾昔時所寶玉龍子也?!棺源嗣恳怪泄獠瘦x燭一室。上既還京,為小黃門攘竊以遺李輔國,李輔國常置于匱中。輔國將敗,夜聞匱中有聲,開視之,已亡其所。
典故
相關人物
牛僧孺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二〈牛僧孺列傳〉~447~
僧孺素與德裕仇怨,雖議邊公體,而怙德裕者以僧孺害其功,謗論沸然,帝亦以為不直。其年十二月,檢校左仆射、兼平章事、揚州大都督府。時中尉王守澄用事,多納纖人,竊議時政,禁中書密,莫知其說。一日,延英對宰相,文宗曰:「天下何由太平,卿等有意于此乎?」僧孺奏曰:「臣等待罪輔弼,無能康濟,然臣思太平亦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上無淫虐,下無怨讟;私室無強家,公議無壅滯。雖未及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等所及。」既退至中書,謂同列曰:「吾輩為宰相,天子責成如是,安可久處茲地耶?」旬日間,三上章請退,不許。會德裕黨盛,垂將入朝,僧孺故得請。上既受左右邪說,急于太平,奸人伺其銳意,故訓、注見用。數(shù)年之間,幾危宗社,而僧孺進退以道,議者稱之。
《國語辭典》:太平  拼音:tài píng
1.極盛之世?!妒酚?。卷二。夏本紀》:「天下于是太平治?!埂段倪x。王康琚。反招隱詩》:「伯夷竄首陽,老聃伏柱史,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也作「泰平」。
2.安寧、平安無事?!毒劳ㄑ?。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店主人見張客無事,偶話及此房內曾有婦人縊死,往往作怪,今番卻太平了?!挂沧鳌柑┢健埂?br />3.南北朝梁敬帝的年號(西元556~557)。
《國語辭典》:太平年  拼音:tài píng nián
1.和平安定的年代。如:「大家若不珍惜眼前的成果,還能有幾年太平年好過?」《明史。卷六三。樂志三》:「黎民重睹太平年,慶萬里山河磐固?!?br />2.一種流行于清乾隆年間的曲調。唱詞多疊句,每疊為三、三、七、七、七字,凡二十七字。一、二、四句平聲,押韻,第三句仄聲,不押韻。
《國語辭典》:太平洋  拼音:tài píng yáng
Pacific Ocean
海洋名。介于美洲與亞洲、澳洲之間。北以白令海峽通北極海,南接南極海,面積約一億六千五百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海洋。西元一五一九年麥哲倫于暴風后航行至此,見其波浪平靜,故稱為「太平洋」。
《漢語大詞典》:醉太平
(1).詞牌名。又名《凌波曲》、《醉思凡》、《四字令》等。雙調三十八字,平韻。又一體,四十五字,仄韻。
(2).曲牌名。南北曲圴有。太和正音譜、中原音韻屬正宮,《太平樂府》屬南呂宮。字數(shù)均與詞牌不同。南曲亦名《升平樂》,用作過曲。北曲可用作小令,亦可用于套曲內。
(3).花名。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記·瑞圣花》:“出 青城 山中,干不條,高者乃尋丈?;是镩_,四出,與桃花類。然數(shù)十跗共為一花,繁密若綴,先后相繼而開,九閲月未萎也。 蜀 人號豐瑞花……淺紅者為醉太平?!?/div>
《漢語大詞典》:太平策
安邦治國的策略。 唐 杜淹 《文中子世家》:“西游 長安 ,見 隋文帝 。帝坐 太極殿 ,召而見之。因奏太平之策十有二焉,推帝皇之道,雜王伯之略,稽之於今,驗之於古,恢恢乎若運天下於掌上矣?!?宋 葉適 《送鄧諫從制干》詩:“終攜太平策,還上 蜀 江船?!?/div>
分類:策略
《國語辭典》:太平鼓  拼音:tài píng gǔ
1.樂器名。滿、蒙、漢打擊樂器,也稱為「單鼓」、「羊皮鼓」。用鐵為框,蒙以獸皮,鼓面略呈團扇形,底下有數(shù)枚小鐵環(huán),有的鼓面畫有人物花草,鼓框襯以絨球或花生穗。舊時常用于春節(jié)時,或祭祀、跳神等活動,以祈太平,故名。唐代已有,宋代稱為「打斷」。
2.流行于北京、河北、東北、陜西、寧夏等地,表演時左手持鼓柄,右手執(zhí)鼓鞭,敲擊鼓面,并同時震動鐵環(huán)作響,一面舞蹈或演唱,各地跳法不同。此種表演形式,也稱為「太平鼓」、「太平鼓舞」。
《國語辭典》:太平門(太平門)  拼音:tài píng mén
公共建筑物為供緊急疏散人群,于普通門以外增設的門,稱為「太平門」。如:「太平門絕不可堆放雜物,以免緊急事故發(fā)生時妨礙逃生。」
《國語辭典》:太平花  拼音:tài píng huā
1.植物名。虎耳草科山梅花屬,落葉灌木。葉對生,長橢圓形,夏季開花,總狀花序,花冠乳白色,花瓣四枚。蒴果倒圓錐形。原出劍南。宋天圣中獻至京師,仁宗賜名「太平花」。
2.一種煙火。以紙、麻或鐵做成筒狀,中填硝藥,燃放時火花高噴。
《國語辭典》:太平間(太平間)  拼音:tài píng jiān
醫(yī)院或殯儀館中,暫時停放尸體的處所。
《漢語大詞典》:太平雀
鳥名。即頻伽鳥。 唐 元和 間 訶陵國 所獻。頻伽為妙音之意。 宋 方勺 泊宅編卷一:“ 徽宗 興畫學,嘗自試諸生,以‘萬年枝上太平雀’為題,無中程者?;蛎芸壑匈F,答曰:‘萬年枝,冬青木也。太平雀,頻伽鳥也’?!?/div>
分類:鳥名元和
《國語辭典》:太平天子  拼音:tài píng tiān zǐ
指能使國家富強安定的皇帝?!端问?。卷三。太祖本紀三》:「太宗龍行虎步,生時有異,他日必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埂毒劳ㄑ浴>矶?。趙太祖千里送京娘》:「老漢見天下分崩,要保佑太平天子早出,掃蕩煙塵,救民于涂炭?!?/div>
《漢語大詞典》:太平無象(太平無象)
謂太平盛世并無一定標志。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六年:“會上御 延英 ,謂宰相曰:‘天下何時當太平,卿等亦有意於此乎?’ 僧孺 對曰:‘太平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等所及?!焙笠浴疤綗o象”諷刺反動統(tǒng)治者粉飾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