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太平令
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南曲屬中呂宮。北曲屬雙調(diào),較常用,字?jǐn)?shù)定格據(jù)《九宮大成譜》,正格是七、七、七、七、二、二、二、七(八句)。一般接在雙調(diào)《沽美酒》曲牌之后??捎糜陔p調(diào)套曲內(nèi),也可用作小令。 明 清 傳奇用此曲時(shí),往往略加變化,如昆劇《林沖夜奔》 林沖 行路時(shí)所唱,曲調(diào)雄壯,節(jié)奏急促,以嗩吶或海笛伴唱。
《國語辭典》:太平車(太平車)  拼音:tài píng chē
宋代東京搬載用的車輛。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三。般載雜賣》:「東京般載車,大者曰『太平』,上有箱無蓋,箱如構(gòu)欄而平,板壁前出兩木,長二三尺許,駕車人在中間,兩手扶捉鞭??駕之,前列騾或驢二十馀,前后作兩行,或牛五七頭拽之……?!埂抖鲙肪砥撸骸赣麊柊承念^悶答孩,太平車兒難載?!?/div>
《漢語大詞典》:太平引
琴曲名。亦名“廣陵散”。世說新語·雅量《廣陵散》於今絶矣” 劉孝標(biāo) 注引《文士傳》:“﹝ 嵇康 ﹞臨死,而兄弟親族咸與共別, 康 顏色不變,問其兄曰:‘向以琴來不邪?’兄曰:‘以來?!?康 取調(diào)之,為《太平引》,曲成,嘆曰:‘《太平引》於今絶也!’”
《分類字錦》:篆太平字
開天遺事:開元元年,內(nèi)中因雨過,地潤微裂,至夜有光。宿衛(wèi)者記其處所,曉乃奏之。上令鑿其地,得寶玉一片,如拍板樣,上有古篆天下太平字。百僚稱賀,收之內(nèi)庫。
分類:
《分類字錦》:太平萬壽(太平萬壽)
南渡典儀:諸州進(jìn)奏院各有遞鋪腰鈴黃旗者數(shù)人,俟宣赦訖,即先發(fā)太平州、萬州、壽春府,取太平萬壽之語。
分類:赦宥
《漢語大詞典》:太平翁翁
指 南宋 權(quán)臣 秦檜 。 宋 陸游 《追感往事》詩:“ 太平翁翁 十九年,父子氣焰可熏天。”原注:“ 紹興 中,禁中謂 秦太師 為 太平翁翁 ?!?/div>
《漢語大詞典》:太平無象(太平無象)
謂太平盛世并無一定標(biāo)志。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六年:“會(huì)上御 延英 ,謂宰相曰:‘天下何時(shí)當(dāng)太平,卿等亦有意於此乎?’ 僧孺 對曰:‘太平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等所及?!焙笠浴疤綗o象”諷刺反動(dòng)統(tǒng)治者粉飾升平。
《高級漢語詞典》:太平御覽  拼音:tài píng yù lǎn
宋代的類書。宋太宗時(shí)李昉等人輯,共 1000 卷,分 55 門,引證書籍多至 1690 種,其中漢人的傳記、舊地志,都是現(xiàn)在失傳之書
《分類字錦》:太平則見(太平則見)
中興徵祥說:天下太平則騶虞見。騶虞者,仁獸也,狀如白虎而黑文,其尾參倍。昔召公化行陜西之國,而騶虞應(yīng)。
《國語辭典》:太平天子  拼音:tài píng tiān zǐ
指能使國家富強(qiáng)安定的皇帝。《宋史。卷三。太祖本紀(jì)三》:「太宗龍行虎步,生時(shí)有異,他日必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埂毒劳ㄑ浴>矶?。趙太祖千里送京娘》:「老漢見天下分崩,要保佑太平天子早出,掃蕩煙塵,救民于涂炭?!?/div>
《國語辭典》:太平天國(太平天國)  拼音:tài píng tiān guó
清道光、咸豐年間,洪秀全等所建立的國家。清道光二十三年(西元1843),洪秀全創(chuàng)立反清組織上帝會(huì),道光三十年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咸豐三年,建立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勢力所及達(dá)十馀省,凡十四年(西元1851~1864),后為曾國藩等所滅。
《國語辭典》:太平水缸  拼音:tài píng shuǐ gāng
舊時(shí)防火災(zāi)的水缸。
分類:消防水缸
《國語辭典》:太平梯  拼音:tài píng tī
建筑物于普通樓梯以外,預(yù)設(shè)發(fā)生火災(zāi)時(shí),供緊急逃生或消防人員上下樓層所增設(shè)的樓梯。有室內(nèi)太平梯、室外太平梯、特別太平梯三種。
《分類字錦》:太平百歲(太平百歲)
齊書祥瑞志:泰始中。世祖于青溪宅得錢一枚。文有北斗七星雙節(jié)。又有人形帶劍。及治盆城。又得一大錢。文曰太平百歲。
分類:錢幣
《漢語大詞典》:太平島(太平島)
我國 南沙群島 中最大的島嶼,位于群島西北。面積0.43平方公里。 南沙群島 古稱 石塘 ( 千里石塘 、 萬里石塘 ),自古以來就是 中國 的領(lǐng)土。 太平島 、 南威島 、 中業(yè)島 和 馬歡島 為其中較重要的島嶼。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一度為 日本 侵占,戰(zhàn)后歸還 中國 。 中國 政府派官員接管,并在 太平島 上勒石立碑。為紀(jì)念接收軍艦“太平號(hào)”,始改名為 太平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