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3詞典 3分類詞匯 30
《漢語大詞典》:女孩
父母所生的女性孩子。 趙樹理 《小二黑結(jié)婚》一:“ 三仙姑 有個女孩叫 小芹 ?!比纾核麄兗业哪莻€女孩長得可真好。
《國語辭典》:女孩兒(女孩兒)  拼音:nǚ hái ér
1.年輕女子?!都t樓夢》第四二回:「好個不出門的女孩兒,滿嘴里說的是什么!」
2.女兒。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三出:「爹娘萬福,女孩兒無限歡娛。」《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女孩兒也吃些,自從進了你家門,這十幾年,不知豬油可曾吃過兩三回哩?」
《國語辭典》:女孩子  拼音:nǚ hái zi
年輕女性,多指女童或少女?!?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五六回:「所使喚的人,都是女孩子們?!?/div>
《國語辭典》:丫頭(丫頭)  拼音:yā tou
1.古代女孩頭上常梳丫形發(fā)髻,因而稱女孩為「丫頭」。如:「黃毛丫頭」。唐。劉禹錫〈寄贈小樊〉詩:「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br />2.婢女?!冻蹩膛陌阁@奇》卷二:「日前見歙縣汪汝鸞家有個丫頭,時常到溪邊洗東西?!埂都t樓夢》第四回:「因那日買了一個丫頭,不想是拐子拐來賣的?!?br />3.父母對自己的子女,或長輩對關(guān)系非常親密的女孩的昵稱。如:「丫頭,爺爺奶奶很想你,有空回來走走?!?/div>
《漢語大詞典》:丫丫
(1).兩髻分叉的形狀。 元 馬祖常 《絕句》之四:“ 江 南女兒年十五,兩髻丫丫面粉光。”
(2).指女孩。 劉亞舟 《男婚女嫁》第三二章:“這丫丫,又是喊,又是叫……小手直拍打,小腳直踔踔?!?br />(3).象聲詞。 元 白樸 《墻頭馬上》第三折:“相公又惡噷噷乖劣,夫人又叫丫丫似蝎蜇?!?/div>
《漢語大詞典》:髫女
女孩。 清 厲鶚 《張今涪〈紅螺詞〉序》:“一篇始出,四方傳唱,敏若風(fēng)雨,雖茶檣酒幟,井眉椒壁閒,偉男髫女,皆能道其名字?!?/div>
分類:女孩
《漢語大詞典》:珠娘
(1).古 越 俗呼女孩為珠娘。亦有呼婦人者。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越 俗以珠為上寶,生女謂之珠娘。生男謂之珠兒?!?清 周亮工 《閩小記》卷三:“ 福州 呼婦人曰珠娘?!?br />(2).指 晉 石崇 歌妓 綠珠 。 金 元好問 《后芳華怨》詩:“塞門憔悴人不知,枉為 珠娘 怨 金谷 ?!?br />(3). 閩 粵 對妓女的稱呼。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祥異·八月十五晡》:“ 閩 語謂夜為晡,屋為宅,妓女為珠娘?!?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 廣東 珠娘皆惡劣,無一可者?!?/div>
《漢語大詞典》:鴉頭(鴉頭)
亦作“鵶頭”。
(1).即丫頭。雙髻丫形。指童男女。 唐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繡面誰家婢?鵶頭幾歲奴?”后專指女婢或女孩。 魯迅 《彷徨·高老夫子》:“這屋子的左邊早放好一頂斜擺的方桌, 黃三 一面招呼客人,一面和一個小鴉頭布置著座位和籌馬?!?br />(2).即鴉頭襪。 金 元好問 《續(xù)小娘歌》之五:“風(fēng)沙昨日又今朝,踏碎鵶頭路更遙?!眳⒁姟?鴉頭襪 ”。
《國語辭典》:鴉頭襪(鴉頭襪)  拼音:yā tóu wà
古代女子穿的歧頭襪。唐。李白 越女詞五首之一:「屐上足如霜,不著鴉頭襪?!挂卜Q為「丫頭襪」。
《國語辭典》:女娃  拼音:nǚ wá
1.炎帝的女兒?!渡胶=?jīng)。北山經(jīng)》:「炎帝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br />2.長者對年輕女孩的稱呼。如:「妳這女娃實在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國語辭典》:夢蛇(夢蛇)  拼音:mèng shé
語本《詩經(jīng)。小雅。干斯》:「維虺維蛇,女子之祥?!箟粢娚?。古代認為是生女孩的預(yù)兆?!队讓W(xué)瓊林。卷二。老幼壽誕類》:「夢虺夢蛇,女子之祥?!?/div>
《漢語大詞典》:紡塼(紡塼)
亦作“ 紡磚 ”。
1.紡錘。《詩·小雅·斯干》“載弄之瓦” 毛 傳:“瓦,紡塼也?!?陳奐 傳疏:“傳以紡塼釋瓦。紡即絲紡,塼所以持絲,以瓦為之?!币徽f,即用以鎮(zhèn)定紡車之磚。 清 王應(yīng)奎 柳南隨筆卷二:“余見今世紡車之式,下有木一縱一橫,往往以塼鎮(zhèn)之,或于縱木上,或于橫木上,蓋防其搖動也。豈即所謂紡塼乎?”
2.《詩·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毛 傳:“瓦,紡塼也?!?孔穎達 疏:“瓦,紡塼,婦人所用?!焙笏煲浴凹弶t”為女孩的代稱。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訓(xùn)女》:“不枉了銀娘玉姐,只做個紡磚兒, 謝 女 班 姬女校書?!?/div>
《國語辭典》:紡塼(紡塼)  拼音:fǎng zhuān
古時紡紗時所用的紗錠,通常以陶片或石片制成。
《漢語大詞典》:蝦女(蝦女)
(1).傳說 長須國 蝦王之女。 宋 陶谷 清異錄·水晶人:“二三友買得蝦蟹具饌,語及 唐 士人逆風(fēng)至 長須國 ,娶蝦女事。坐客 謝秉沖 曰:‘蝦女豈不好,白角衫裹箇水晶人?!瘽M筵無不大笑。”參見“ 蝦王 ”。
(2).方言。 廣東 一帶稱漁家女孩。《羊城晚報》1982.3.7:“昨天, 廣州 的街頭上又發(fā)生了一宗新聞-- 南??h 四個十歲以下的蝦女,悄悄離家前來省城 廣州 ,結(jié)果發(fā)生了許多有趣的事?!?/div>
《漢語大詞典》:蝦王(蝦王)
傳說中的蝦中之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諾皋記上:“龍王笑曰:‘客固為蝦所魅耳。吾雖為王,所食皆稟天符,不得妄食,今為客減食?!肆钜鸵曋?,見鐵鑊數(shù)十如屋,滿中是蝦。有五六頭色赤,大如臂,見客跳躍,似求救狀。引者曰:‘此蝦王也?!咳瞬挥X悲泣。龍王命放蝦王一鑊,令二使送客歸中國?!?/div>
《漢語大詞典》:小婢子
謙稱自己的小女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翩翩:“女迎笑曰:‘……小哥子抱得未?’曰:‘又一小婢子?!υ唬骸?花娘子 瓦窰哉!那弗將來?’”
《國語辭典》:小丫頭(小丫頭)  拼音:xiǎo yā tou
1.小女孩。如:「我?guī)н@小丫頭出去逛逛?!?br />2.年輕的婢女。《紅樓夢》第三回:「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個教引嬤嬤,除貼身掌管釵釧盥沐兩個丫鬟外,另有五六個灑掃房屋來往使喚的小丫頭?!?/div>
《漢語大詞典》:丱羈
古代男孩頭發(fā)常束成兩角形,女孩頭發(fā)常剪成馬絡(luò)頭形。故以“丱覊”指童年。 清 姚鼐 《寄仲孚應(yīng)宿》詩:“依依鄉(xiāng)閭愛,握手自丱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