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5詞典 3分類詞匯 72
《國語辭典》:屏風(fēng)(屏風(fēng))  拼音:píng fēng
室內(nèi)用來擋風(fēng)或隔間、遮蔽的用具。形狀像門,有單扇、多扇之分,可以折疊。一般用木頭、竹子、塑膠做框,蒙上布或鑲上玉石。古人的屏風(fēng),與今略有不同,主要在于它重量輕,便于移動,無扇的形式,作長方形,下面大多沒有腳,屏風(fēng)上面裱有字畫?!妒酚?。卷七十五。孟嘗君傳》:「孟嘗君侍客坐語,而屏風(fēng)后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挂沧鳌钙灵T」、「屏障」。
《國語辭典》:蒼涼(蒼涼)  拼音:cāng liáng
凄涼、悲壯。清。呂碧城〈瑞鶴仙。瘴風(fēng)寬蕙帶〉詞:「渺予懷,此意蒼涼,更誰暗解?」
《國語辭典》:遺墨(遺墨)  拼音:yí mò
前人所遺留下來的親筆書札、文稿、字畫等。宋。梅堯臣同蔡君謨江鄰幾觀宋中道書畫〉詩:「鐘王真跡尚可睹,歐褚遺墨非因模?!?/div>
《國語辭典》:石刻  拼音:shí kè
刻有文字或圖畫的碑碣、崖壁等。《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jì)》:「作瑯邪臺,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菇?。元好問 濟(jì)南雜詩:「石刻燒殘宴集辭,雄樓杰觀想當(dāng)時?!?/div>
《國語辭典》:中堂  拼音:zhōng táng
1.正中的廳堂?!秲x禮。聘禮》:「公側(cè)襲受玉于中堂與東楹之閒。」?jié)h。鄭玄。注:「中堂,南北之中也?!埂度辶滞馐贰返谖寤兀骸胳`柩停在第二層中堂內(nèi),眾人進(jìn)來參了靈,各自散了?!?br />2.庭院。三國魏。曹丕感物賦〉:「堀中堂而為圃,植諸蔗于前庭?!姑?。何景明 寄孫世其詩:「系馬中堂樹,聽鶯上苑花。」
3.懸掛在廳堂正中的大幅書畫。《老殘游記》第三回:「只有中間掛著一幅中堂,只畫了一個人?!?/div>
《國語辭典》:中堂  拼音:zhōng tang
唐設(shè)政事堂于中書省,以宰相主領(lǐng)其事,因稱宰相為中堂。明清以后則指內(nèi)閣大學(xué)士?!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钢刑迷诔拍?,薨逝之后,賜了祭葬,謚為文恪?!埂段拿餍∈贰返谌换兀骸改屈S老前輩,不是我說他,碰著幾個闊人,或是中堂、尚書有權(quán)勢的,一般低顏下膝的恭維。」
《漢語大詞典》:青箱
(1).收藏書籍字畫的箱籠。宋書·王準(zhǔn)之傳:“曾祖 彪之 ……博聞多識,練悉朝儀,自是家世相傳,并諳 江 左舊事,緘之青箱。” 唐 賈耽 《賦虞書歌》:“須知《孔子廟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寳?!?清 方文 《潤州早發(fā)》詩:“白露水千里,青箱書一函。”
(2).指青箱學(xué)。 唐 陸龜蒙 《藥名離合夏日即事》詩之三:“青箱有意終須續(xù),斷簡遺編一半通?!?明 無名氏 《贈書記·掃塋遘俠》:“髫年英俊,失恃煢煢甚,繼箕裘青箱自幸?!?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三章:“青箱誰寄,遺書何託;宗祀將斬,祠墓無依?!?br />(3).指古代行藉田禮時裝種子的箱子。隋書·禮儀志二:“ 北齊 藉於帝城東南千畝內(nèi)……以青箱奉穜稑種,跪呈司農(nóng),詣耕所灑之?!?span id="xjnvhar" class="book">《宋史·禮志五》:“ 隋 以青箱奉穜稑, 唐 廢其禮。青箱舊無其制,請用竹木為之而無蓋,兩端設(shè)襻,飾以青。” 宋 李長民 《廣汴都賦》:“遂播青箱之嘉種,以成高廩之豐年?!?br />(4).指古代行冊封禮時裝封土的箱匣。隋書·禮儀志四:“諸王、五等開國及鄉(xiāng)男恭拜,以其封國所在方,取社壇方面土,包以白茅,內(nèi)青箱中。函方五寸,以青涂飾,封授之,以為社。”
(5).見“ 青葙 ”。
《漢語大詞典》:青葙
亦作“ 青箱 ”。 一名野雞冠。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之間開花,花色淡紅,可供觀賞。種子叫青葙子,可入藥,有袪風(fēng)熱,清肝火,明目等作用。《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尺牘之跡,動見??伞?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青牛先生 ﹞常食青葙芫華。年似如五六十者,人或親識之,謂其已有百餘歲矣?!?唐 皮日休 張賁 等《藥名聯(lián)句》:“白芷寒猶采,青箱醉尚開?!?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青葙﹝集解﹞引《別錄》:“青葙生田野間,嫩苗似莧可食,長則高三四尺?!?/div>
《漢語大詞典》:中條(中條)
(1).謂排列次序居中的一項。禮記·王制“凡執(zhí)技,論力” 唐 孔穎達(dá) 疏:“執(zhí)技之事凡有三條……中條論執(zhí)技之人,并射御之外祝史醫(yī)卜之等。”
(2).懸掛在廳堂正中的尺寸較大的字畫。也叫“中堂”。 清 李漁 《閑情偶寄·器玩·屏軸》:“十年之前,凡作圍屏及書畫卷軸者,止有中條、斗方及橫批三式。”
《國語辭典》:卷軸(卷軸)  拼音:juàn zhóu
卷,可以捲起的書畫。軸,書卷的軸桿。卷軸泛指書籍或帶軸的書畫。唐。李白與韓荊州書〉:「至于制作,積成卷軸?!挂卜Q為「卷帙」。
《漢語大詞典》:玉軸(玉軸)
(1).指車。 南朝 梁簡文帝 《吳郡石像碑》:“非因鷁首,詎假龍橋,豈藉銀連,寧須玉軸?!?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鐵騎成羣,玉軸相接。”
(2).指船。 北周 庾信 《和靈法師游昆明池》之一:“平湖泛玉軸,高堰歇金鞍?!?唐 虞世南 《奉和幸江都應(yīng)詔》:“安流進(jìn)玉軸,戒道翼金吾?!?br />(3).卷軸的美稱。借指珍美的圖書字畫。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乃使玉軸揚(yáng)灰,龍文折柱?!?唐 李商隱 《驕兒》詩:“古錦請裁衣,玉軸亦欲乞?!?清 余懷 板橋雜記·紀(jì)麗品:“﹝ 顧媚 ﹞家有眉樓,綺窗繡簾,牙籤玉軸,堆列幾案,瑤琴錦瑟,陳設(shè)左右。” 蒯文偉 《開鑒草堂消夏》詩:“牙籤玉軸縱橫處,寶鴨時焚一縷香?!?/div>
《國語辭典》:刺繡(刺繡)  拼音:cì xiù
利用各種色線在紡織品或其他物品上,以不同的方法繡出各種圖案。繡法分為直紋、短針兩種。平繡、廣繡、蘇繡、湘繡號稱中國四大名繡,馳名中外。
《國語辭典》:別子(別子)  拼音:bié zǐ
即庶子。古代天子、諸侯嫡長子以外的兒子?!抖Y記。大傳》:「別子為祖,繼別為宗?!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唐故贈絳州刺史馬府君行狀:「其別子趙奢,當(dāng)趙時破秦軍閼與,有功,號『馬服君』。」
《國語辭典》:別子(別子)  拼音:bié zi
1.別東西的用具。如線裝書的套子上或字畫手卷上用來別住開口的夾子。
2.扁形的佩玉。如:「你胸前的別子很漂亮?!?/div>
《國語辭典》:空手  拼音:kōng shǒu
1.徒手?!稘h書。卷六三。武五子傳。廣陵厲王劉胥》:「胥壯大,好倡樂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獸?!?br />2.空著兩手,比喻一無所獲。亦指拜訪不帶禮物。《朱子語類。卷三四。論語一六。述而篇》:「古人空手硬不相見。束脩是至不直錢底,羔雁是較直錢底。」《紅樓夢》第七○回:「小丫頭去了半天,空手回來?!?br />3.無所依據(jù)而作,并非臨摹。多指字畫、刺繡等。如:「他以空手作畫而聞名世界?!埂杆帐掷C的花兒竟也活靈活現(xiàn)的?!?/div>
《國語辭典》:標(biāo)題(標(biāo)題)  拼音:biāo tí
標(biāo)明文章或作品內(nèi)容的簡短語句?!赌淆R書。卷二。高帝本紀(jì)下》:「若標(biāo)題猶存,姓字可識,可即運載,致還本鄉(xiāng)?!乖?。周密《齊東野語。卷六。紹興御府書畫式》:「裝褾裁制,各有尺度,印識標(biāo)題,具有成式?!?/div>
《漢語大詞典》:真本
(1).書籍的手稿或原刻。南史·蕭琛傳:“三輔舊老相傳,以為 班固 真本?!?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三:“ 高宗 得此書真本,大愛之,日置御案?!?br />(2).字畫的真跡;碑帖的原拓。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王右軍 《告誓文》,今之所傳,即其藁草,不具年月日朔;其真本云:維 永和 十年三月癸卯朔,九月辛亥?!?宋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貫休:“嘗覩所畫水墨羅漢,云是 休公 入定觀羅漢真容后寫之……其真本在 豫章 西山 云堂院 供養(yǎng)?!?王西彥 《古屋》第五部二:“他這位老同窗的書法,深得 魯公 ( 顏真卿 )真髓……而且還保有《麻姑仙壇記》秘傳真本,所以能夠不同凡響?!?/div>
《國語辭典》:卷子  拼音:juàn zi
1.可以舒捲的書畫。《儒林外史》第四○回:「蕭云仙拿出一個卷子遞與武書,道:『這是小弟半生事跡,專求老先生大筆,或作一篇文,或作幾首詩,以垂不朽?!弧?br />2.試卷。《儒林外史》第三回:「如今自己當(dāng)權(quán),須要把卷子都要細(xì)細(xì)看過,不可聽著幕客,屈了真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