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581,分10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孝孫
孝道
盡孝
孝陵
孝理
孝感
孝恭
非孝
孝廉船
致孝
有孝
孝愛
孝誠
孝王
孝婦
《漢語大詞典》:孝孫(孝孫)
祭祖時對祖先的自稱。《詩·小雅·楚茨》:“孝孫有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朱熹 集傳:“孝孫,主祭之人也。”禮記·郊特牲:“祭稱孝孫孝子,以其義稱也?!?晉 傅玄 《晉宗廟歌·夕牲歌》:“祖考降饗,以虞孝孫之心?!?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54429' target='_blank'>《宋史·樂志八》:“開基握符,正位凝命,於萬斯年,孝孫有慶?!?/div>
《國語辭典》:孝道  拼音:xiào dào
孝敬父母親長的精神與原則?!度龂萘x》第三六回:「如書到日,可念劬勞之恩,星夜前來,以全孝道?!埂都t樓夢》第四三回:「就是家去了看戲吃酒,也并不是二爺有意,原不過陪著父母盡孝道。」
《國語辭典》:盡孝(盡孝)  拼音:jìn xiào
對父母親盡孝道。如:「子女盡孝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
《國語辭典》:孝陵  拼音:xiào líng
1.明太祖的墳?zāi)?,位于南京鐘山?br />2.清世祖的墳?zāi)?,位于河北省遵化縣。
《漢語大詞典》:孝理
猶孝道。謂以孝治國教民。 唐 杜甫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nèi)諸官》:“孝理敦國政,神凝推道經(jīng)。” 唐 劉禹錫 《謝上連州刺史表》:“伏荷陛下孝理宏深,皇明照燭?!?宋 洪邁 容齋續(xù)筆·權(quán)若訥馮澥:“削之無益於淳化,存之有光於孝理?!?/div>
《漢語大詞典》:孝感
舊謂孝行的感應(yīng)。晉書·王祥傳:“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 祥 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母又思黃雀炙,復(fù)有黃雀數(shù)十飛入其幙,復(fù)以供母。鄉(xiāng)里驚嘆,以為孝感所致焉?!?span id="5qdbyu1" class="book">《北史·孝行傳·王頒》:“﹝ 頒 ﹞夜中睡,夢有人授藥,比寤而瘡不痛。時人以為孝感?!?span id="jfi7thu" class="book">《宋史·孝義傳·易延慶》:“ 延慶 居喪摧毀,廬於墓側(cè),手植松柏數(shù)百本,旦出守墓,夕歸侍母。紫芝生於墓之西北,數(shù)年又生玉芝十八莖。本州將表其事, 延慶 懇辭。或畫其芝來京師,朝士多為詩賦,稱其孝感?!?/div>
《漢語大詞典》:孝恭
孝順恭謹(jǐn)。書·君陳:“惟爾令德孝恭?!?孔穎達 疏:“孝是事親之稱,恭是身之所行。言其善事父母、行己以恭也。”《孔子家語·弟子行》:“蓋 蘧伯玉 之行也,孝恭慈仁?!?/div>
《漢語大詞典》:非孝
詆毀、反對孝道。《孝經(jīng)·五刑》:“非孝者無親?!?邢昺 疏:“孝者百行之本,事親為先,今乃非之,是無心愛其親也?!?/div>
《漢語大詞典》:孝廉船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載: 晉 吳郡 人 張憑 舉孝廉,自負(fù)其才,造訪 丹陽 尹 劉惔 ,與諸賢清談,言約旨遠,一坐皆驚。 劉 延之上坐,留宿至?xí)浴?張 還船,須臾, 劉 遣使覓 張孝廉 船,同侶惋愕。 劉 與 張憑 即同載詣?chuàng)彳?,曰:“下官今日為公得一太常博士?!睋彳姺Q善,即用 張 為太常博士。時人榮之。后遂以“孝廉船”為褒美才士之典。 唐 李白 《送王孝廉覲省》詩:“寧親候海色,欲動孝廉船?!?唐 杜甫 《得廣州張判官叔卿書使還以詩代意》:“云深驃騎幕,夜隔孝廉船?!?唐 溫庭筠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抑揚中散曲,飄泊孝廉船?!?郁達夫 《留別沈濤青》詩:“醉來情易動,泣上孝廉船?!?/div>
《分類字錦》:致孝
禮記:養(yǎng)耆老以致孝。
分類:養(yǎng)老
《國語辭典》:有孝  拼音:yǒu xiào
居喪?!?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六二回:「他因有孝,如今也不穿,竟送了你換下這個來?!挂卜Q為「有服」。
分類:有孝居喪
《漢語大詞典》:孝愛(孝愛)
孝敬愛重。禮記·文王世子:“戰(zhàn)則守於公禰,孝愛之深也。” 孔穎達 疏:“載主將行,示不自專,是孝也,使守而尊之,是愛也,乃是孝愛之深也?!?/div>
《漢語大詞典》:孝誠(孝誠)
孝敬的誠心。新唐書·孝友傳·李興:“墳左作小廬,蒙以苫茨,伏匿其中,扶服頓踴,晝夜哭訴。孝誠幽達,神為見異,廬上產(chǎn)紫芝、白芝,廬中醴泉涌。”《宋史·樂志九》:“嘉觴祗薦,明德惟馨,祖考來格,享茲孝誠?!?/div>
分類:孝敬誠心
《漢語大詞典》:孝王
古代帝王祭祀時對祖先的自稱。禮記·曲禮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諸侯、分職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踐阼、臨祭祀,內(nèi)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孔穎達 疏:“內(nèi)事宗廟是事親,事親宜言孝,故升阼階祭廟則祝辭云:‘孝王某?!常瑸樘熳用?。”
《漢語大詞典》:孝婦(孝婦)
(1).盡孝道的媳婦。漢書·于定國傳:“ 東海 有孝婦,少寡,亡子,養(yǎng)姑甚謹(jǐn)。”明史·列女傳二·倪氏:“姑鼻患疽垂斃,躬為吮治,不愈,乃夜焚香告天,割左臂肉以進,姑啖之愈。遠近稱孝婦?!?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孝婦含寃,尚阻三年之雨;忠臣被謗,猶飛六月之霜。”
(2).舊稱居喪中的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