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愛孝(愛孝)
莊子:以敬孝易,以愛孝難。
《漢語大詞典》:五孝
古代五種等級的人所行的孝道。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賦》:“治本歸於三大,生民窮於五孝。” 唐玄宗 《孝經(jīng)序》:“雖五孝之用則別,而百行之源不殊?!?邢昺 疏:“五孝者,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等所行之孝也?!?span id="hgugw26" class="book">《新唐書·禮樂志九》:“皇帝即座。三老乃論五孝六順、典訓(xùn)大綱,格言宣於上,惠音被于下?!?/div>
分類:等級孝道
《駢字類編》:中孝
禮記祭義: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大孝不匱。
《國語辭典》:不孝子  拼音:bù xiào zǐ
1.沒有善盡孝道的人。如:「他棄父母于不顧,真是個不孝子?!?br />2.子女對父母自稱為「不孝子」。《三國演義》第一一四回:「經(jīng)叩頭大哭曰:『不孝子累及慈母矣!』」
《國語辭典》:愚孝  拼音:yú xiào
昧于事理的孝行,如割股醫(yī)親之類。
《國語辭典》:服孝  拼音:fú xiào
帶孝。如穿孝服、佩黑紗、戴白花。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媳婦兒守寡,又早三個年頭,服孝將除了也?!?/div>
《漢語大詞典》:順孝(順孝)
盡心奉養(yǎng)父母,順從父母意志。禮記·祭統(tǒng):“崇祀宗廟社稷,則子孫順孝?!?/div>
《漢語大詞典》:孝童
卓有孝行的孩童。
《漢語大詞典》:孝竹
竹名。又名子母竹。太平御覽卷九六二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 漢章帝 三年,有子母竹筍生於 白虎殿 前,謂之孝竹,羣臣皆獻(xiàn)《孝竹頌》?!眳㈤?元 李衎 《竹譜詳錄·竹品》。
分類:竹名
《駢字類編》:二孝
唐書孝友傳:侯知道、程俱羅者,靈州靈武人。居親喪,穿壙作冢,皆身執(zhí)其勞。鄉(xiāng)人助者,即哭而卻之。廬墳次,哭泣無節(jié)。知道七年,俱羅三年不止。知道垢塵積首,率夜半踴哭,鳥獸悲號。李華作二孝贊曰:至哉侯氏,創(chuàng)巨病殷。手足胼胝,以成高墳。夜黑飆動,如臨鬼神??逕o常聲,迥徹蒼旻。苴斬三年,爾獨(dú)終身。嗟嗟程生,其哀也均。小學(xué)紺珠:二孝,宋潘綜、吳達(dá)順。明一統(tǒng)志:二孝莊在汝寧府汝陽縣,西漢孝子蔡 董永所居。
《漢語大詞典》:淳孝
猶言至孝。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程器:“若夫 屈 賈 之忠貞, 鄒 枚 之機(jī)覺, 黃香 之淳孝, 徐干 之沉默,豈曰文士,必其玷歟?”南史·張稷傳:“﹝ 稷 ﹞見年輩幼童,輒哽咽泣淚,州里謂之淳孝?!?/div>
分類:至孝
《漢語大詞典》:孝己
人名。傳說為 殷高宗 武丁 之子,以孝行著,因遭后母讒言,被放逐而死。后用作孝子的典范。莊子·外物:“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愛,故 孝己 憂而 曾參 悲?!?成玄英 疏:“ 孝己 , 殷高宗 之子也,遭后母之難,憂苦而死?!?span id="oocq4tp" class="book">《史記·陳丞相世家》:“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問者,行也。今有 尾生 、 孝己 之行而無益處於勝負(fù)之?dāng)?shù),陛下何暇用之乎?”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 孝己 , 高宗 之子,有孝行?!?span id="qunwphd" class="book">《醒世恒言·賣油郎獨(dú)占花魁》:“ 孝己 殺身因謗語, 申生 喪命為讒言,親生兒子猶如此,何怪螟蛉受枉寃?!?/div>
《漢語大詞典》:謹(jǐn)孝(謹(jǐn)孝)
敬慎孝順。新唐書·王敬武傳:“ 師范 喜儒學(xué),謹(jǐn)孝,于法無所私?!?/div>
分類:敬慎孝順
《國語辭典》:滿孝(滿孝)  拼音:mǎn xiào
服孝期滿。如:「初十一過,他便滿孝,可回工作單位了。」也作「滿服」。
分類:期滿
《韻府拾遺 效韻》:弘孝
徐陵與王僧辯書:公履忠弘孝,冠冕縉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