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14,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寧安
定疊
綏安
凝定
底綏
厭然
密靜
安奠
止戾
寧靖
綏爰
寧定
案據(jù)
安戢
妥綏
《漢語大詞典》:寧安(寧安)
安定;安寧。《后漢書·和帝紀》:“先帝即位,務(wù)休力役,然猶深思遠慮,安不忘危。探觀舊典,復(fù)收鹽鐵,欲以防備不虞,寧安邊境?!?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魯恭傳》:“定律著令,冀承天心,順物性命,以致時雍。然從變改以來,年歲不熟,穀價常貴,人不寧安。”
分類:安定安寧
《國語辭典》:定疊(定疊)  拼音:dìng dié
安定、太平。宋。蘇軾〈與子由書〉:「候到定疊一兩月,方遣萬去注官。」《朱子語類。卷一三五。歷代二》:「伯謨云:『從那時直到唐太宗,天下大勢方定疊?!弧?/div>
《漢語大詞典》:綏安(綏安)
安定。三國志·吳志·吳主傳:“綏安東南,綱紀 江 外。” 明 朱鼎《玉鏡臺記·召太真》:“此去須當(dāng)委曲濟難,務(wù)期綏安宗社?!?清 昭槤 嘯亭雜錄·廓爾喀之降:“ 圣祖仁皇帝 命皇十四子 允禵 為大將軍,統(tǒng)兵入 藏 ,收復(fù)其地,擁 達賴喇嘛 歸,坐牀於 布達拉 ,以為綏安 蒙古 之計?!?/div>
分類:安定
《漢語大詞典》:凝定
(1).安定;靜止。云笈七籤卷八一:“玄靈飛去,心神凝定,則五方秀氣入於靈臺?!?明 唐順之 《答侄孫一麟》:“自驗病后,此心覺得凝定?!?葉圣陶 《城中·病夫》:“他差不多整個身心都凝定了,專等醫(yī)生隨后的答復(fù)。” 王魯彥 《旅人的心》:“白光象凝定了一會,接著就迅速地揭開了夜幕,到處都明亮起來。”
(2).猶堅定。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一:“﹝ 潘良貴 ﹞晚年力量尤凝定, 秦檜 勢正炎炎,冷處一角,笑傲泉石。作《三戒説》,深以在得之規(guī),痛自警勵。 秦 雖令人致語,亦不答?!?/div>
《漢語大詞典》:底綏(底綏)
安定;平定。書·盤庚上:“天其永我命于茲新邑,紹復(fù)先王之大業(yè),底綏四方?!?蔡沉 集傳:“天其將永我國家之命於 殷 ,以繼復(fù)先王之大業(yè),而致安四方乎!”底,一本作“ 厎 ”。晉書·武帝紀:“底綏四國,用保天休。” 唐 獨孤及 《賀袁傪破賊表》:“非陛下之齊圣格天,文思柔遠,豈能底綏盜亂,如此其速?!?/div>
分類:安定平定
《漢語大詞典》:厭然(厭然)
閉藏貌。《禮記·大學(xué)》:“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孔穎達 疏:“厭然,閉藏其不善之事?!?/div>
分類:閉藏
《漢語大詞典》:密靜
(1).穩(wěn)重安詳。漢書·薛宣傳:“ 宣 為人好威儀,進止雍容,甚可觀也。性密靜有思,思省吏職,求其便安?!?span id="fjnlw6p"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王昶傳》:“ 青龍 四年,詔‘欲得有才智文章,謀慮淵深,料遠若近,視昧而察,籌不虛運,策弗徒發(fā),端一小心,清脩密靜,乾乾不解,志尚在公者,無限年齒,勿拘貴賤。’” 晉 袁宏 后漢紀·桓帝紀:“故光祿大夫 周舉 ,性侔 夷 齊 ,直同 史魚 ,入?yún)⒆摷{,出司京輦,有密靜之風(fēng)?!?br />(2).猶安定。東觀漢記·章帝紀:“密靜天下,容于小大, 高宗 之極至也?!?/div>
《漢語大詞典》:安奠
猶安定。 明 高啟 《贈楊滎陽》詩:“吾皇奮神武,四海始安奠?!?/div>
分類:安定
《漢語大詞典》:止戾
(1).安定。《詩·小雅·雨無正》:“ 周 宗既滅,靡所止戾。” 毛 傳:“戾,定也?!?鄭玄 箋:“是時諸侯不朝王,民不堪命,王流于 彘 ,無所安定也?!?br />(2).確定。 宋 蘇軾 《祭歐陽伯和父文》:“斯文日化,躡風(fēng)繫景,安所止戾。”
分類:確定安定
《國語辭典》:寧靖(寧靖)  拼音:níng jìng
安定。《晉書。卷五七。吾彥傳》:「在鎮(zhèn)二十馀年,威恩宣著,南州寧靖?!埂度龂萘x》第八六回:「吳、魏寧靖,臣當(dāng)征南,平定蠻方,然后圖魏?!?/div>
分類:安定安靜
《漢語大詞典》:綏爰(綏爰)
猶安定。《書·盤庚下》:“綏爰有眾?!?孔穎達 疏:“安慰於其所有之眾?!?span id="laqjuij"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武帝紀》:“綏爰九域,莫不率俾?!?/div>
分類:安定
《漢語大詞典》:寧定(寧定)
安定。《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天下寧定,百姓和集?!?span id="lqqu6yp" class="book">《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這 韋皋 最是豪杰的性子,因見地方寧定,民心歸附,預(yù)傳號令,分付城內(nèi)城外,都要點放花燈,與民同樂?!?葉圣陶 《我們的驕傲》:“他說在 廣州 遇到了八次空襲,有一次最危險了,落彈的地點就在兩丈以外,他在生死渾忘的心境中,體驗到徹底的寧定。”
分類:安定
《國語辭典》:案據(jù)(案據(jù))  拼音:àn jù
舊式公文用語,為敘述下級官署來文的引起詞。
《漢語大詞典》:安戢
(1).安定;平靜。 宋 李綱 《靖康傳信錄》卷二:“是日,并斬殺傷部隊將者亦二十餘人。然后民情安戢,姦宄不作。” 明 馮夢龍 《智囊補·明智·楊廷和》:“故平賊者,勝之易,格之難。所戒于早,班師者必有一番安戢鎮(zhèn)撫作用,非僅僅仗兵威以脅之已也?!?br />(2).安撫。 清 蔣士銓 臨川夢·雙噬:“ 李將軍 、 牛將軍 、 麻將軍 ,三位入城,安戢百姓,慰勞 慶王 ,辦理一切善后事宜?!?/div>
《漢語大詞典》:妥綏(妥綏)
安定。《文選·陸機〈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儀刑祖宗,妥綏天保?!?呂延濟 注:“綏,安?!?/div>
分類: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