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側席(側席)  拼音:cè xí
1.空出上座,以等待賢良?!逗鬂h書。卷八三。逸民傳。序》:「光武側席幽人,求之若不及?!?br />2.正位旁側的席位。《紅樓夢》第一一回:「尤氏讓邢夫人王夫人并他母親都上了坐,他與鳳姐兒寶玉側席坐了?!?/div>
《國語辭典》:便安  拼音:pián ān
安穩(wěn)、安適?!度龂?。卷二七。魏書。胡質傳》:「在邵九年,吏民便安,將士用命?!固啤T 耳L鶯傳》:「伏承使于京中就業(yè),進修之道,固在便安?!?/div>
《國語辭典》:心實(心實)  拼音:xīn shí
老實?!都t樓夢》第二八回:「你們令姑表弟兄倒都心實,前日不過是我的設辭,誠心請你們一飲,恐又推托,故說下這句話?!?/div>
《漢語大詞典》:行殿
(1).可以移動的宮殿。指一種安穩(wěn)的大車。 晉 法顯 佛國記:“作四輪像車,高三丈餘,狀如行殿?!?span id="rukx1l4" class="book">《北史·宇文愷傳》:“造觀風行殿,上容衛(wèi)者數(shù)百人,離合為之,下施輪軸,推移倏忽,有若神功?!?br />(2).猶行宮。 唐 李昂 《戚夫人楚舞歌》:“風花菡萏落轅門,云雨徘徊入行殿?!?元 馮子振 《鸚鵡曲·松林》:“山圍行殿周遭住,萬里客看牧羊父?!?/div>
《國語辭典》:保大  拼音:bǎo dà
保護大局?!蹲髠?。宣公十二年》:「暴而不戢,安能保大?」《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保大全祚,非德孰可?」
《國語辭典》:安逸  拼音:ān yì
安樂、舒適自在?!肚f子。至樂》:「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改闳羰墙杩诓豢锨斑M,便是貪圖安逸。」也作「安佚」。
《國語辭典》:不穩(wěn)(不穩(wěn))  拼音:bù wěn
不安穩(wěn)、不妥當。宋。歐陽修 漁家傲。昨日采花花欲盡詞:「羅袖挹殘心不穩(wěn),羞人問,歸來剩把胭脂襯?!埂段拿餍∈贰返诰呕兀骸杆肆⒛_不穩(wěn)只好站在路旁,等候這班人退過,再圖前進。」
《國語辭典》:安瀾(安瀾)  拼音:ān lán
1.水波平靜。比喻天下太平。《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天下安瀾,比屋可封。」
2.清朝河工主管人員在秋汛后,奏報黃河未決口,稱為「安瀾」?!肚迨犯濉>硪欢?。河渠志一》:「前筑土壩,保固堤根,頻歲安瀾,已著成效。」
《國語辭典》:帖帖  拼音:tiē tiē
1.貼近、逼近的樣子。唐。韓偓 雨中詩:「獨自上西樓,風襟寒帖帖?!?br />2.安靜誠服的樣子。唐。韓愈 施先生墓銘:「時先生之說二經(jīng),來太學,帖帖然坐諸生下,恐不卒得聞?!顾?。梅堯臣月下懷裴如晦宋中道〉詩:「我馬臥我庭,帖帖垂頸耳?!?br />3.安穩(wěn)平靜。唐。杜牧 燕將錄:「唯燕未得一日之勞,為子孫壽后世,豈能帖帖無事乎?」
4.形容平淡無奇?!吨熳诱Z類。卷一三九。論文上》:「司馬遷文雄健,意思不帖帖,有戰(zhàn)國文氣象?!?/div>
《漢語大詞典》:仄席
(1).不正坐。謂側坐以待賢良。古時形容帝王禮賢下士。漢書·陳湯傳:“ 湯 曰:‘臣聞 楚 有 子玉 得臣 , 文公 為之仄席而坐。’” 唐 羅隱 《送進士臧濆下第后歸池州》詩:“天子愛才雖仄席,諸生多病又沾襟?!?br />(2).不正坐。謂坐不安穩(wěn)。古時形容帝王勤政。 宋 陳亮 《四弊策》:“圣天子宵旰仄席,憂勤於上,夫亦何忍為此!”
《國語辭典》:禪味(禪味)  拼音:chán wèi
進入禪定時所體會到的妙味。唐。杜甫唐故萬年縣君京兆杜氏墓碑〉:「絕葷血于禪味,混出處于度門?!?/div>
《國語辭典》:安席  拼音:ān xí
1.舒適的睡覺。《文選。曹植。求自試表》:「而寢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埂段倪x。東方朔。非有先生論》:「體不安席,食不甘味?!?br />2.請客人入座?!段饔斡洝返谖逅幕兀骸改桥鯏颗坌洌讣饧?,奉著玉杯,便來安席?!?/div>
《漢語大詞典》:安臥
(1).安穩(wěn)臥息。《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年三十當疾步,年四十當安坐,年五十當安臥?!?br />(2).比喻無憂無慮。《梁書·賀琛傳》:“惡人日滋,善人日蔽,欲求安臥,其可得乎!”
《國語辭典》:安邦  拼音:ān bāng
治理國家,使之安定。如:「身為一國元首,自應有一套治國安邦的策略?!?/div>
《漢語大詞典》:帖妥
(1).靜止不動貌;安穩(wěn)。 明 劉基 《清齊記》:“時雨新濯,竹樹生色,猨鳥不呼,松柏帖妥,而巖壑為之清焉。” 清 龔自珍 《午夢初覺悵然詩成》詩:“瓶花帖妥爐香定,覓我童心廿六年?!?br />(2).指平安穩(wěn)當。 宋 陸游 《黃牛峽廟》詩:“襁兒著背上,帖妥若在榻?!?br />(3).平靜。 唐 李賀 《貝宮夫人》詩:“秋肌稍覺玉衣寒,空光帖妥水如天?!?br />(4).妥帖,合適妥當。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八:“詩用助語字貴帖妥。如 杜少陵 云:‘古人稱逝矣,吾道卜終焉’……皆混然帖妥?!?清 黃景仁 《消寒夜集分賦》:“商略身世事,百法欠帖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