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33,分1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服行
行罰
講行
立憲
科折
率教
山場
帝國
行德
麻田
停止
府帖
踐跡
試行
暫行
《漢語大詞典》:服行
施行,實行。《書·說命中》“ 説 乃言惟服” 孔 傳:“美其所言,皆可服行。” 宋 葉適 《母杜氏墓志》:“幸而免於死,而氣力寡弱,不足以服行遺訓(xùn),又恐以終無自見於世也?!?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婦言:‘一言當(dāng)終身服行,何俟再三!’”
分類:施行實行
《漢語大詞典》:行罰(行罰)
實行懲罰;進行懲罰。呂氏春秋·簡選:“行賞及禽獸,行罰不辟天子。”漢書·薛宣傳:“ 宣 得郡中吏民罪名,輒召告其縣長吏,使自行罰?!?span id="76hxnnv" class="book">《晉書·苻堅載記下》:“ 堅 大怒,召 慕容暐 責(zé)之曰:‘卿父子干紀(jì)僭亂,乖逆人神,朕應(yīng)天行罰,盡兵勢而得卿。’”
分類:實行懲罰
《漢語大詞典》:講行(講行)
謀議實行。宋史·儒林傳五·胡寅:“方且製造文物,講行效報?!?span id="vfrnd7i"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理宗淳祐十二年》:“癸丑,帝諭輔臣:‘方田事,且令近城為之,游擊軍當(dāng)招水步各半。’ 謝方叔 等曰:‘客講行之。’”
分類:謀議實行
《國語辭典》:立憲(立憲)  拼音:lì xiàn
制定憲法。如:「我國在經(jīng)過重重困難之后才得以完成立憲,實行民主政治。」
《漢語大詞典》:科折
唐 宋 時代征收賦稅,實行權(quán)宜折變之法,許以物折物、以物折錢或以錢折物,稱為“科折”。 宋 葉適 《朝議大夫知處州蔣公墓志銘》:“夏絹和買,已非正賦,復(fù)有軍衣和買;糯米科折,止為省務(wù),復(fù)有覆紐價錢。”宋史·食貨志上二:“﹝ 紹興 三十年﹞五月,詔:‘ 溫 、 臺 、 處 、 徽 不通水路,其二稅物帛,許依折法以銀折輸,數(shù)外妄有科折,計贓定罪?!?span id="itzcdin"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寧宗嘉定四年》:“夏四月,甲申,禁 福建 、兩 浙 州縣科折鹽酒?!?/div>
《漢語大詞典》:率教
(1).實行教化。 晉 摯虞 《典校五禮表》:“夫革命以垂統(tǒng),帝王之美事也;隆禮以率教,邦國之大務(wù)也?!?br />(2).遵從教導(dǎo)。新唐書·卓行傳·陽城:“沉酗不率教者皆罷?!?宋 蘇軾 《南安軍學(xué)記》:“其不率教者,甚者則撻之,小則書以記之?!?徐特立 《徐懋恂由巴黎致湘學(xué)界書》:“蓋虛心率教,不患程度之低?!?/div>
《漢語大詞典》:山場(山場,山塲)
(1).山中林場或田地。 宋 丁用晦 《芝田錄·會昌狂士》:“ 會昌 開成 中, 含元殿 換一柱,敕右軍采造,選其材合尺度者,軍司下 盩厔 山場,彌年未構(gòu)?!?清 顧炎武 《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詩:“人給地數(shù)畮,把耒耕山場?!?沙汀 《替身》:“他有田地,有山場,閑錢也很松動,但卻永遠換不過節(jié)省刻苦的家風(fēng)?!?span id="zrqinmh" class="book">《人民日報》1960.10.17:“林木不管新老,山場不分遠近,力爭樹上采凈,地上揀光,一株不漏,一粒不丟?!?br />(2).泛指山地。《西游記》第四十回:“行此險峻山場,空身也難走,卻教 老孫 馱人?!?清 吳榮光 吾學(xué)錄初編·律例三·賊盜:“若止於田園山場內(nèi)盜葬者,杖九十,徒二年半,仍勒限一月押令犯屬遷移?!?《元典章·圣政二·賑饑貧》:“官人每根底放鷹犬分撥與的山塲,禁治著不交百姓每採打柴薪。”《水滸傳》第十一回:“山塲水泊木植廣有,便要蓋千間房屋,卻也無妨。”
(3). 宋 代為實行茶葉專賣而由政府設(shè)置的榷茶場。場區(qū)茶民稱園戶,由政府派官吏管理。園戶所產(chǎn)之茶除可折合充稅外,其余皆須售于官府,不得私賣。宋史·食貨志下五:“ 宋 榷茶之制……在 淮南 則 蘄 、 黃 、 廬 、 舒 、 光 、 壽 六州,官自為場,置吏總之,謂之山場者十三,六州采茶之民皆隸焉,謂之園戶。歲課作茶輸租,餘則官悉市之。”
《國語辭典》:帝國(帝國)  拼音:dì guó
1.有皇帝稱號的國家。隋。王通《文中子。卷五。問易》:「強國戰(zhàn)兵,霸國戰(zhàn)智,王國戰(zhàn)義,帝國戰(zhàn)德,皇國戰(zhàn)無為?!?br />2.有很大版圖或殖民地的國家。如:「羅馬帝國」、「日耳曼帝國」。
《漢語大詞典》:行德
實行德政。呂氏春秋·愛士:“人主其胡可以無務(wù)行德愛人乎?”史記·殷本紀(jì):“ 武丁 修政行德,天下咸驩, 殷 道復(fù)興?!?span id="lfcin7n" class="book">《漢書·董仲舒?zhèn)?/a>》:“故 堯 舜 行德則民仁壽, 桀 紂 行暴則民鄙夭?!?/div>
《漢語大詞典》:麻田
(1). 北魏 實行均田制時分配給農(nóng)民種麻的土地。魏書·食貨志:“諸麻布之土,男夫及課,別給麻田十畝,婦人五畝,奴婢依良。皆從還受之法?!?br />(2).泛指種麻的田。隋書·于仲文傳:“於是 毗羅 恃眾來薄官軍, 仲文 背城結(jié)陣,去軍數(shù)里,設(shè)伏於麻田中。” 宋 蘇軾 《僧伽贊》:“麻田供養(yǎng) 東坡 贊,見者無數(shù)悉成佛?!?/div>
《國語辭典》:停止  拼音:tíng zhǐ
不繼續(xù),不進行。如:「政府停止徵收鹽稅?!?/div>
《漢語大詞典》:府帖
即軍帖。 唐 代實行府兵制,故稱軍帖為府帖。后世因之。 唐 杜甫 《新安吏》詩:“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明 何景明 《歲晏行》:“長官叫號吏馳突,府帖連催筑河卒?!?/div>
《漢語大詞典》:踐跡(踐跡)
亦作“ 踐跡 ”。
(1).踩著前人的足跡。猶蹈襲,因襲。論語·先進:“ 子張 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于室?!?明 李贄 《〈世紀(jì)列傳總目〉后論》:“儒臣雖名為學(xué)而實不知學(xué),往往學(xué)步失故,踐跡而不能造其域,卒為名臣所嗤笑?!?明 袁宏道 《欽叔陽秀才》:“善人不踐跡,彼卻步步學(xué) 堯 舜 ,有恒踽踽涼涼,彼卻與物無忤?!?清 顧炎武 日知錄·不踐跡:“服 堯 之服,誦 堯 之言,行 堯 之行,所謂踐跡也?!?王闿運 《江陵書院記》:“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赃h慕古圣,未若踐跡循涂之易為功也?!?br />(2).實踐,實行。 晉 郗超 《答傅郎》詩:“奇趣感心,虛飇流芳。始自踐跡,遂登慧場?!?br />(3).行跡;行為。 金 王若虛 《復(fù)之純交說》:“慵夫因人而寄聲曰:‘子之病果革矣。已寔行行,謂人之亢;憫我將顛,而子則先。是何其言之近似而踐跡之乖歟!’”
《國語辭典》:試行(試行)  拼音:shì xíng
未正式實行前作試驗性的施行。如:「這項新法令須試行一段期間,才能知道它的可行性?!?/div>
《漢語大詞典》:暫行(暫行)
(1).謂剛上路;行不久。太平御覽卷七四三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謨 晝眠,夢甲云:‘暫行,忽暴病,患心腹脹滿,不得吐痢,某時死亡?!?br />(2).暫時實行。 明 張居正 《文華殿論奏》:“皇上所謂常例者,亦近年相沿,如今年暫行,明年即據(jù)為例,非祖宗舊例也?!?br />(3).指暫時實行的。如:暫行條例。
(4).猶暫且,暫時。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端肅案:“朕御極之初,即欲重治其罪,惟思伊等係顧命之臣,故暫行寬免,以觀后效?!?/div>